有关无期的作文

【篇一:赴无期之约】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历史长河中总是以这样的诗句沉淀着血雨腥风。我轻叹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的英武雄姿开头,而结尾却是多少豪杰的英灵浮于水波之上,无法下沉。

历朝历代都有许多的爱国志士,但对于荆轲,我却思虑良久。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脑海中也点染着荆轲身上不同的色彩。

他的身上弥漫着悲情色彩。作为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崇侠重义,这些品格在当时也许是非常流行的。在这场变革的开头,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是不足的,而太子丹却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被迫背负上樊於期的夙愿,在命运的轨道上踽踽独行。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是他作为一个“士”的品质。如果这样来看,因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他只是一个普通落魄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漩涡的中心。是历史选择了荆轲,非荆轲想去改变亦或创造历史。

他的悲剧不仅来源于时代,也因历史的大势所趋。燕丹的刺秦策略历来被人诟病,认为这个方法很糟糕,他的实行以及最后的失败加速燕国灭亡。因为秦强大的国力优势不是更换一个君王就能失去的,统一六国已成必然。荆轲作为这个注定失败的策略执行者,是充满灰色与无奈的。

自古以来,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皆是“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国家大事,不得不赴一场没有归期的约定。所以,他是值得肯定的。

司马迁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望也哉”。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纵然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似乎是学武不精。但不可否认他的计划准备非常成功。他易水取道怒斥太子,攻于心计善于言辞,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视死如归。他的侠肝义胆,不可否认。

赋刺秦使命的荆轲终不似为加西亚送信的信使那样结局圆满。他的命运也注定只是历史洪流的一点水滴。荆轲是我所敬佩的,因为他似赶来为张劭赴约的魂魄,以守信,赴那一场死亡之约。以侠义,赴那一场中华历史之约。

热门推荐
1谈谦虚
2与父同行
3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4乌龟
5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6共享时代,道德先行
7青瓜的自述
8海洋历险
9妈妈的眼睛
10难忘那充满鼓励的目光
11学无止境
12我梦见又举行了一次跳蚤市场
13我最敬佩的老师
14我们家的“三个鬼”
15家乡的春节
16可爱的兔子
17路就在脚下
18文明在我身边
19
20第一次钓鱼
21我家的鱼缸
22盛开在心田的微笑
23学游泳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我敬佩的人
26温暖的伞
27美景就在身边
28诗韵端午
29护蛋行动
30我的哥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