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珍视这最好的馈赠】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对于整理家居,改善生活不可谓不是妙招,在日渐拥挤的今日更见价值。可是在我看来妙则妙矣,却终有缺憾,难以苟同。
日常之物,虽有眷恋,倘若非要割舍。纵然内心有千般不愿,万般无奈。若狠狠心,想来放下并不困难。自然“断舍离”之术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显而易见。
可对于那些满是回忆,记录着我们曾经美好的旧物,纵然无用,又怎能那么轻易告别?一件旧衣,一个玩偶,几册泛黄的书本,虽已无用,却又饱含深情。它们就像洒落在时间褶皱里的断了线的珠子。每每在静谧的夜晚,抑或沉思的清晨,睹物忆旧,便会在我们内心深处荡起温暖的涟漪。于这样的旧物,我们怎肯轻易告别;于这样的情丝,我们怎愿轻易斩断。
奢谈“断舍离”,那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外物的功用,却无视它深厚而富有蕴藉的底色,它所承载的那些过往云烟,很难就这样简单断舍,从容放下。
轻言“断舍离”,莫不也是一种武断。除了那些人们希冀珍藏永远不愿流逝的美好,即使是那些曾经的痛苦、不幸也并非“断舍离”就可轻松处之。
倘若真可如此,南唐后主李煜该是早想和过去挥别,让那一江的愁绪随着滚滚的春水东流而逝。如果真的一个转身,便是崭新的人生,难道他不想就做个乐不思蜀的刘禅吗?忘却烦恼,自在逍遥。可这样的他还会是我们代代吟咏,感动不已的李后主吗?他的伟大,正在于他的一切,幸与不幸,浮华与落寞,苦痛与欢乐,都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所珍视和所不堪回首的,他都无法选择,无法逃避,因为世间没有哪个人可以将生命割裂。
“断舍离”固然是一种美好的人生愿望,可当面对实实在在的生活,面对何其短暂的一生,我们又怎能轻言“断舍离”。无论是人们希冀永存的美好,还是那些避之不及不愿忆起的苦痛,我们都难“断舍离”,也非“断舍离”就可简单了事,我们唯有欣然面对,坦然接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馈赠。
【篇二:坚持那一抹芳香】
三月的春花烂漫,四月的柳絮飘扬,五月已是绿树浓荫一片。没有那一抹自由奔放的逐流,而是浅浅沿着方向一路前行。花儿因坚持,孤独地随流水飘荡;落叶因坚持,随风落下一片旋舞;腊梅因坚持,在纷飞白雪中展露含香;我因坚持,不去顾自那华美,一路前行,顺着阳光,寻找那一抹芳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迹遍布的地方,是寻找那一抹芳香而前行的见证。没有搁浅的远方,坚持是一贯的梦想。是否是爱上那白莲,所以坚持那独有的清净,那冥冥中传来周敦颐坚定的声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否是看惯了城市的灯火阑珊,所以爱上这一簇茵,依稀间听到陶渊明驾着车马辘辘的声音,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倾诉了归鸟祥林的静谧。是否是懂得梦中水月的迷幻,才会坚持那真实的触感。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坚持纵情山水,所以他是诗仙;杜甫曾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因为坚持为国为民,所以他是诗圣;文天祥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坚持气节,所以他是民族英雄;鲁迅曾因国家危难而弃医从文,因为他坚持,所以他是大文豪。坚持让灵魂得到了释放,让芳香更弥久。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人的一生品味酸甜苦辣,或娴静如水,或淡然如茶,或宁韧如铁。那坚持便是你的性情,那坚持便是一生的辉煌。没有那份乱杂的心,所以那些名利都如过眼云烟,你本来的性情无需改变,你本来的面目也无需改变。是过于留恋蝶丛,所以你不肯坚持一种沉香;是过于柔和,所以你不肯坚持宁静。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挣扎各种莫名的情愫,都在放弃边缘徘徊。成长经历疼痛,疼痛教会我们坚持。坚持你未来的方向,不要让自己动摇。
或许在某些时刻,“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大智,但并不代表任何世事你都要采用这种观点。是,人生本没有意义的事无需多做挣扎,但对于真正停留你心中的那个意念要敢于坚持。坚持你所爱的人,坚持你心中的明亮,是任何风雨、残霜都夺不走的。
坚持,不过是一江春水东流的末端;坚持,不过是花谢秋落的顺其自然;坚持,不过是那夕阳西下的美好。做莲心间的人,嗅其香,在那之中,寻找那一抹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