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俗风情让我的作文

【篇一:民俗风情让我懂得了欣赏古人】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当端午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我再次感受到了伟大的诗人——屈原的魅力。

他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被奸臣所害而放逐。他在放逐的路上写下了传世之作《离骚》。虽然命运坎坷,但他有一身正气,至今被后人所传颂。

我九岁那年,过端午节时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过端午节呀?”爸爸笑着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屈原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有空就查资料,翻阅了许多的书籍,对他的认识也逐步逐步增加。我读了他写的《离骚》,他写到“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屈原宁死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和对心中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无怨无悔,即使前方的道路困难重重,也无法改变他心中的理想。当时楚怀王不辨忠良将他流放,使他满腹的才华被埋没不说,美丽的家园也即将毁灭。理智是冰冷的慰籍,满腔热血的他毅然选择离去,他来到泊罗江边,感慨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说罢,纵身一跃。他用他的生命来表达对楚国的爱、对人民的爱,这种爱如江水,是无尽的,他用他的骨气向世人证明他的不屈。

转眼千年已过,他的身躯虽已不在,但是他的灵魂依旧在泊罗江上,他的品格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他的壮烈、他的爱国,被后人传颂,他的死是另一种重生,他将永远感召着我们。

人们认为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民俗风情让我认识了屈原,民俗风情让我赞美、欣赏、敬佩屈原。古代的人物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他们的正气、才气引领后人、感染后人。让我们从民俗风情中走近他们,在民俗风情中提升自己,他们将在华夏大地上永存。

热门推荐
1写给两年后的我
2年的作文
3美丽的松湖花海
4绽放观后感
5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6我心中的那抹绿色
7翠华山的风景
8那天让我难忘
9老虎发通知
10我给妈妈画像
11冬天来了
12茶花的自述
13饭团王
14古莱坞半日游
15生活万花筒
1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7我们怎样读书
18孝念长存于心
19春风十里不如你
20我的好朋友
21有父亲的肩真好
22那一次,我流泪了
23那个动作别再重复了
24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5我的暑假生活作文左右
26保护汾江河
27以唤醒为题的记叙文
28我的春节
29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