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切腹的作文

【篇一: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

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这样评价汉族历史:“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话语如利剑般直达本质,听得让人椎胸顿足,气结一时。尽管我明白那是事实,我很想为此狡辩,那不过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罢了。只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一部份。但是暗暗一想,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似乎真在于鲁迅所述那样,因为西方的封建与中国一比倒是有着明显的反抗性与短暂性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寂寞”二字也大有此意。一个在铁屋子中较先醒来的人,他试着叫醒那些沉浸在各自梦中的人们,但应者寥寥无几。仿佛心甘情愿地被囚禁在铁屋子中,只求能够享受短暂的美梦,安逸地闷死在这铁屋子中。而鲁迅正是深感到这点才弃医从文,希望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远不如西方提倡的民主和自由,中华民族的思想传承是由董促舒改革的专制之儒。而后来又融入了道家清心寡欲的思想和佛家的脱尘入世的思想,也算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吧。于是“三纲五常”,“天下太平”的思想也成了百姓心中的标量幸福指度的尺度。在鲁迅眼中,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百姓迫不及待想找一个给予他们的方向,一个奴隶的游戏规则。从而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再者中国人重视正统,嫡系与非嫡系,男子与女子,农民与商人。这些态度的差异看似与民族性格相差甚远,其实也间接地操控着百姓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正如日本人,大和民族,政府的所作所为使得这群人骨子里有一种疯狂,“切腹自尽”认为是犯下再恶劣的罪行,只要切腹自尽就能得到对的原谅,崇尚强者,欺凌弱者,日本人的民族劣根性就体现而出。

而鲁迅所期待的中华,乃大毅力之中华,强者不必拜,弱者无用欺,人人得以沐浴皓阳之光泽。

热门推荐
1给爸妈的一封信
2找秋天
3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建议书
4六月你好
5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6那一双手
7我给自己写封信
8清明节扫墓
9我的寒假
10大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11龟兔赛跑续集
12那次玩得真高兴
13让熬开花
14路上的风景
15演技制造快乐
16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17游记优秀作文
18做生活的有心人
19最爱我的妈妈
20都是玩笑惹的祸
21爸爸教我骑自行车
22心动不如行动
23家长会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老头
26我的心爱之物
27关于伐木的作文
28花开那一刻
29摩擦起电
30快乐的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