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纤华的作文

【篇一:落叶百态】

春,枝头嫩绿星星点点;夏,投下绿荫此心为谁?秋,叶埋泥土奉献来生;冬,蓄势待发只为来年。

——题记

唯美之形

远看,像是一群舞者在卖弄自己的舞技,近看,像是一群花蝴蝶在翩然起舞。不错,那正是秋之天使——落叶。它们觉得自己早已“成熟”,所以想早日脱离树妈妈的怀抱,再加上秋风整日的“催促”,这种“独立思想”就越为强烈了。一片片落叶,有着秋风的欢送,因而越发调皮。它们就像校园里刚放学孩子,老想第一个冲出校门。那样富有激情,那样唯美动人,唯美之形,令我陶醉。

奉献之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生,展现出了无数的风华,投下了大片绿荫,服务了人类,成全了自己。一夏的纤华,招徕了鸟儿的眷顾,因而唱出了婉转的曲子。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与鸟儿的欢唱合唱一曲动人的合奏。人们在树下下棋,听着这样的“妙曲”,心情更加舒畅。秋天一到,它们又落到地上,化作肥料,以待来年更好的奉献。它们是那样的从容,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奉献之身,令我动容。

闲适之情

有时,一些调皮的树叶会随着风儿飘去远方,竟终究还是被风儿“丢弃”。一片片树叶像一只只花蝶,在翩然起舞。它们落到了水中,甘做一个闲适的“摆渡者”,来“接送”岸边急需过河的小动物。看!一只小蚂蚁轻轻地伏在树叶上,从容的让树叶载着它去“旅行”此情此景,多么惬意,多么闲适。它们像是居于田园的隐者,在平凡闲适的生活中制造快乐,体现自身价值。闲适之情,让我向往。

飘落之姿胜于舞者,奉献之心犹如雷锋,悠闲之情似于隐者。啊!落叶百态,沁人心怀。

——尾记

【篇二:底色】

万里黄沙之上,有一棵树,新绿尽掩,泉上匿踪。又似有驼铃悠悠,旌旗猎猎。而树,只立着,在若隐若现的泥墙里。

总觉得小时候见过这样一幅画,整面被黄褐色水笔涂染,一只纤手将它自歌阕抛下,独属于秦淮两岸的春风将底色吹拂。

水粉在韵染,黄沙在蔓延。

纸很轻,却终究会落地。落地时,已值月朗星稀。水中画舫不绝,花间诗词不尽,而纸上俨然画着另一个世界。那里看不出泼墨挥毫的潇洒,品不出浪迹江湖的放荡。画的背影只是单纯的孤寂。在落霞孤鹜,白雪绿竹的底色上尤为渺远。

在这样的底色上,没人会注意到这张纸,以及黄褐底色上的树。

我为树的前途困惑。谁画了它?它长在哪?它的根将扎在何方?我的心悬着,直到画落地,卷入没有尽头的车轮里。

这里的视角没有高度,一切繁华在这里都归于尘土。笙歌在隆隆的车轮中模糊,画舫在人群熙攘间淡去。眼眶里只有黄褐色的车轮不停的滚动,卷起浑浊而不可察的泥沙。泥沙借着残阳末梢那点微漠的光,在半尺高的一方天地里,刻上了自己的颜色。

这般炫丽,本该由那棵树来写就。可惜,画出来的树,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能力。这片厚土之上,颜料甚至掩不住泥沙,却看不到半点新绿。

我寻一处僻静之地,极力回想儿时见过的画,画上分明是一处农家后院。风过,下意识的抬起头,见四周竹树环合,篱墙低矮,青烟袅袅。起身放下书卷,木门咿呀,断了蛛网,迎山风坲过,细沙在竹林间的小道上徘徊,翻卷着奔向前方。我随着它,终于在山崖前收住脚步。崖下,是瀑布三千尺;抬眼,是漫山绿竹如潮。

这是山的底色,也是作为底色的山。

画飞了好远好远,自吴侬软语的秦淮河畔褪尽纤华。画的旅程,在每一份托它飘落的空气里留下一抹痕迹。

一滴水忽的滴在面前的青山上,水波随即晕染开来。山像纸片一样从一角渐渐倾塌。崩颓的痕迹一直蔓延到脚下。这时,才看清山的背后还是秦淮,那幅画终究会落下的地方。

画舫划开的水面上,荡漾着那幅画,黄褐色的颜料随着纸的软化,消逝在倒映着繁华的河水里,树终于露出了属于它的新绿。

画的生命不过片刻,带着浑浊的颜料,在歌舞升平的世界里苦苦追寻,每一次经历都是一个故事。即便只在淹没前片刻的新绿,也足以不负为它着色的纤手。

热门推荐
1给爸妈的一封信
2找秋天
3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建议书
4六月你好
5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6那一双手
7我给自己写封信
8清明节扫墓
9我的寒假
10大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11龟兔赛跑续集
12那次玩得真高兴
13让熬开花
14路上的风景
15演技制造快乐
16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17游记优秀作文
18做生活的有心人
19最爱我的妈妈
20都是玩笑惹的祸
21爸爸教我骑自行车
22心动不如行动
23家长会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老头
26我的心爱之物
27关于伐木的作文
28花开那一刻
29摩擦起电
30快乐的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