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梁山泊游记】
“霹雳火秦明、大刀关胜、入云龙公孙胜……”这一个个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好汉。为了领略他们当年的风采,期末考试一结束,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了这些好汉的聚义地——位于山东省梁山县的梁山泊。
梁山泊的大门十分威武,两侧摆着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兵器,大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梁山寨”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我们抵达时已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了!售票处前面排着两路整齐的纵队,就像一双大筷子,似乎要把梁山给吃了!景点的门票也与众不同,上面印着“山寨宝券”四个大字,看上去就像古代泛黄的银票,凭着这张“山寨宝券”我们顺利进入梁山大门。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走,就进了有名的马道,马道两边到处都是又高又大的松柏,郁郁葱葱的一眼都看不到尽头,仿佛是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士卒在列队欢迎远方而来的游客,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消除了万般疲劳。
走到马道尽头就来到了传说中“忠义堂”,这里是众好汉聚义的地方,坐在大堂正中间的是呼保义宋江,宋江的左边是智多星吴用,右边是玉麒麟卢俊义,好比左膀右臂,下面则有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等一百零五将依次排开,看他们那严肃的表情,仿佛正在等待出征。忠义堂前是一根高达12米的旗杆,上面挂着一面写有“替天行道”四个大字的杏黄旗,一阵山风吹过,杏黄旗在空中随风飘扬,充满了气势。
接着我们又走到了小李广花荣的雕像前,花荣是当时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有着百步穿杨的本领,只见他前腿蹬直,后退弯曲,背着一个箭囊,左手挽弓,右手搭箭,眉头微微皱起,双眼盯着远方,仿佛正在寻找目标。
最后,我们到了雄伟壮观的一关和二关,这是梁山泊的两道防线,城墙是经典凹凸状,上面插着鲜艳的旗帜。城门前还有木栅栏,上面插着许多尖锐的木棍,我想那一定是非常厉害的防御装备。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梁山泊,好像也离开了那段历史,回头望去,此时的梁山泊多么安静,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和平是多么的美好!
【篇二:《水浒传》读后感】
北宋末年,吏治腐败,各种矛盾爆发,一些走投无路者落草为寇、占山为王。《水浒传》就写了梁山好汉与官府作对、打家劫舍的故事。水泊梁山先后出现了王伦、晁盖、宋江三位领导人,我想说一说宋江,说一说宋江的银子从何而来?
宋江,梁山泊的第三任领头人。绰号“及时雨”、“呼保义”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名号,他仗义疏财,大把大把撒银子,在别人危难时刻常常出手与人方便,深孚众望。
阎婆惜父亲去世,宋江花银子帮忙买棺材,再给十两银子,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阎婆惜。遇上李逵时,宋江给了他十两银子去赌,李逵输不起,抢走了别人的银两,宋江为他善后,又花了不少银子了结此事。在柴进那里碰到落魄的武松,一出手又是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不少,总有今天的几千元吧。
我是个喜欢较真的人,宋江家是不是有家财万贯?好像并不是。宋江也算农民出身,他弟弟宋清和老父亲在宋家庄务农,好像还不是什么大地主,一年所得穿衣吃饭当然没问题,远远够不上家财万贯。我打开《水浒传》,从头翻到尾,没有一个字提到宋江会经营,懂买卖,他不是一个生意人。宋江也不是高官,就郓城县一押司,相当于今天县政府的一个文书,工资高不到哪里去,也就一工薪阶层吧。
宋江的银子就像从天上砸下来一样,见到疾苦百姓,有难兄弟,银子怎么都使不完。宋江视金钱如粪土,广交天下朋友,赢得了“及时雨”的好名声,可见金钱魔力非凡。
作为一个孝子,宋江一定还得拿钱时常孝敬父亲。平时只要别人来投奔,他都会大大方方地上酒馆招待,宋江不差钱呀。虽然也曾有人给宋江送过钱,毕竟也只有几次,而且大部分都被宋江退还了。上山之前,宋江的钱从何而来?就是一个疑问。上山之后,特别是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后,大把大把来钱那就不奇怪了。
都说宋江忠,我却不觉得。他忠于大宋皇朝吗?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本该逮捕法办,他私自放虎归山。都说宋江孝,我也不觉得。犯下天大的罪行,祸及老父亲,一大把年纪,不得安生。
逼上梁山之前,宋江的大把银子到底从何而来?这始终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