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绣架的作文

【篇一:写景作文】

在我家,有一幅巨大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6米3长,任何人都会被它震憾,它是如此逼真,每一堵墙每一条船,每一棵树,甚至每一个人,面中最繁华的地段是在一座桥上,满满的人,十分热闹,而看画的人也被感染着,似乎听到了那些叫卖声,讨价还价声……

你一定好奇,这么完美的作品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其实,这是我外婆的作品。

二年前,外婆迷上了十字绣,在绣好几个中堂后,决定开始绣这幅巨作。

外婆真是一位超人,每天一起来,做好早餐就坐在绣架前,戴着一副老花镜,拿着书数格子,嘴里默数“1、2、3、4……”然后拿出线,用嘴抿一下线头,慢慢穿过针,外婆穿针总是百发百中,哪怕不戴眼镜。因为线比较长,手也要伸得直些远些,再收回,再伸向前,好像是舞蹈动作一般,那台灯散下的灯正好照着外婆,像聚光灯一般,外婆就是在舞台上演出,而且十分成功。

一坐就是坐一天,每当我回家之后,外婆总是笑着对我说:“快来看看,我又绣了什么!”“哈哈,我这一天修了条船”、“我又造了一堵墙”,在夸耀完后,又问我今天我建了什么?

外婆曾这样对我说:你上学和我绣十字绣是一样的,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要慢慢来,每一天都用最好的状态,尽量不出错,出错了也别慌,还可以挽救,这样才能绣好一幅画啊!

我觉得外婆很聪明,虽然她没念过几年书,但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人生如绣布,每人都是一片空白,有的人勤奋刻苦,可以绣成一幅绝世好作,而有的人,却绣出又乱又难看的一幅,其实,差别都是后天形成的。

【篇二:至少还有你】

你在绣架前端坐,从前晶亮有神的眼前搭了一副老花镜,弓身在绣面上勾稿。我凑近看,认出那是传统苏绣中最经典的一幅——《螳螂小猫》。

“这是最后一幅了。”你这么说道,语气中透出显而易见的不舍和一种我读不懂的痛苦。我帮你把染好的线在绣架边挂好,你看着自己反复染两天才晕出的色彩苦笑:“不如化学染剂颜色多啊。”

我知道你是想起街尾李婶开的苏绣体验馆里五颜六色的绣线,颜色比你的亮,而且不费工夫,过一遍染剂就能染出许多捆的那种。听说年少一起拜师时你比她艺精,现在她接待游客钱闲两收,你倒显得寒酸了。记得她开业那天我陪你去看,你只字不语,只是回家后抚了好一会儿绣品,然后和我开玩笑,说苏绣和你像同病相怜的老太太。

你做苏绣时是不讲话的,我坐在小凳上看你安静地劈丝、慢绣。汗珠凝在皱纹的沟壑间,丝线在你手中翩翩起舞,一压一抬间是细密的平针,最简单也最见功底。尽管手指已不大灵活,多年的经验仍让丝线服服帖帖。我悄悄端起相机,用镜头捕捉下这一刻。

眼睛和体力使你无法支撑到一幅作品完成。你在中途停下休息,聊起我在这个小院度过的童年:“那时候也是蝴蝶绕花飞的季节哩,这翅膀一动啊,你就在绣架前坐不住喽。”我有些羞愧地低下头,知道没能继承苏绣技艺让你有多失望。

从前我不理解你,觉得你是极固执的。不肯离开这个苏州小院去城里生活,我们只有假期才能看望你,你成天只有院中花草和苏绣陪伴,不寂寞枯燥吗?一辈子摊在苏绣上,应该是极爱它吧,可对慕名而来学苏绣的年轻人,你又只教平针,直到几天后人家恼怒不学为止;就连我得知苏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再找你学,你也死活不教我——你不打算保护这门技艺得以传承吗?

后来读老舍的《断魂枪》,沙子龙坚定的“不传”倒让我明白一些。对王三胜们来说,武艺只是求生;但对沙子龙来说,是一种和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我想,每当夜晚,沙子龙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起他的“五虎断魂枪”时,心中一定有一种“至少还有你”的快慰感与苦痛感并存吧。

“学技艺不能是心血来潮时的消遣活,要守上一辈子的,别人都走了,你也得守着。”你是这么说的,然后又坐回绣架前了。

镜头中的你弓身于绣架之上,与它彼此凝视着,那姿势像守护孩子的大雁。

是的,至少还有你,愿意真心倾注于它,守着它。至少还有你,也许只有你了。

汗珠划下来了,有漂亮的蝴蝶飞过。

你头也没抬,绣好了画布上小猫的一根毛。

热门推荐
1写给两年后的我
2年的作文
3美丽的松湖花海
4绽放观后感
5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6我心中的那抹绿色
7翠华山的风景
8那天让我难忘
9老虎发通知
10我给妈妈画像
11冬天来了
12茶花的自述
13饭团王
14古莱坞半日游
15生活万花筒
1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17我们怎样读书
18孝念长存于心
19春风十里不如你
20我的好朋友
21有父亲的肩真好
22那一次,我流泪了
23那个动作别再重复了
24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5我的暑假生活作文左右
26保护汾江河
27以唤醒为题的记叙文
28我的春节
29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