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参观文学馆】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们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河北文学馆。在路上,我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大街小巷,很多行人好奇地看着我们,好像见到了奇观一般,在说笑声中很快到了文化馆。
走进大门,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把我们带进了大厅。“哇!好大呀!”我惊讶道。在大厅的东北方向是“第一展厅”。第一展厅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在这里我们和许多历史人物“面对面”,通过文字了解了他们的生平、成长年代和著名作品。如:戏剧家成兆才与《杨三姐告状》;曹雪芹与《红楼梦》;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还了解了很多知识,如:《四库全书》1773年开馆,汉乐府——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这些知识充实了我们的头脑,增加了我们的文化底蕴。口中念着成兆才的简介,心里却掀起了层层涟漪:成兆才生于一八七四年,家境贫寒,幼年时为了识字,曾给本村教私塾的先生下跪,请先生讲《聊斋》。因买不起纸,就在沙地上练字,自学成才。后投身戏班,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种——评剧。念着这些文字,不由想到了自己,与他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相比,我们是何等的优越呀!父母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不辞辛苦的工作;老师为了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经常是早来晚归。为了练好字,父母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字帖和田字格本,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字的间架结构。我们不需要自学成才,但是我们需要成老前辈的精神,如果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沉思中,增加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
跟着参观的队伍,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这里主要介绍现代作家,冰心、王亚平、张志民、葛翠林、任彦芳、徐光耀等。让我们更多了解了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如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桔灯》《别踩了这朵花》《繁星》《春水》无不透漏出她的爱无处不在,朦胧又神秘。
虽然时间短暂,但不虚此行,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受到了一种毅力,一种永不言败的毅力;感受到了优美语言文字的神圣与伟大。
【篇二:难忘的杭高之旅】
今天,雨像淘气的娃娃一样,从空中纷纷落下。看到此番情形,我便不想跟着妈妈去杭高改卷了,但妈妈一定要让我去,我只好无奈地听从了。
来到了杭高的校门口,我突然眼前一亮,两排高大的百年大树像士兵一样整齐地站着,似乎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它们的枝叶长得特别茂盛,树干比我的两个腰还要粗呢!
中饭我们是在杭高的食堂吃的,那里的菜可丰盛了,有东坡肉、特色大排……整个食堂都飘洒着浓浓的菜香,馋得我垂涎三尺!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张抗抗文学馆。那里最引人注目,因为那里有她写的很多书。她是1950年生于杭州的,高中就读于杭高。她每年都会回来看一下母校,来教一下这里的学生写作文。
一天下来,我已经被杭高征服了,我深深地爱上了杭高。这么好的地方,我幸亏来了。六年后,我一定要以优秀的成绩迈进杭高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