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名制的作文

【篇一:有趣的发现】

六岁那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成都到外婆家做客,这一次出门让我第一次坐上了火车。

傍晚时分我们就收拾好行李,九点钟爸爸带上我们坐上了出租车说要让我体验坐火车,我可激动了!我还没有近距离看过火车呢,更不要说坐了,一路上脑中满是浮现以前见过的火车样子。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火车站,爸爸取了车票,我现在才知道火车票要实名制买票上车,跟汽车票不一样。随着一阵呜呜呜长鸣,火车到站了,眼前这个长长的大家伙让我傻眼了。好多的轮子呀,让我数也数不清,广播员一阵广播后大家都有序的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我就开始东瞅瞅、西望望,发现这火车里面跟大客车是差不多的样子,只是火车座位是两个一组,相对而坐,而有一张很方便的小桌子,旅客在上面吃饭放东西等,一节车厢还有一个厕所。

在晚上火车行驶的很快,可一点也不颠簸,沿途我看到了美丽的夜景,我想要是白天那肯定会更好的,一路上火车停了两次都是一小会儿,大概五分钟吧,下去一些人、上来一些人,车上总是满满的。

出站的时候爸爸说这火车一般,还有一种动车,那可舒适了,可快了,爸爸说的让我又有了新的期待。

【篇二:自由与不自由】

人要走出沙漠,这是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自由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首要考虑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自由之前,首先有着不自由的束缚。

旅行者常视穿越沙漠为一种束缚,一种被迫接受的任务。而人们对于不自由也常常抱有抵触的情绪。但“不自由”也是纪律的代名词。黑格尔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人生活在群体中,若要保证和谐共存。在发展自我时又不干涉他人的发展,就必须有纪律或是规则在其中起作用,并且在必要时让渡权利。倘若自由不被套上“不自由”的枷锁,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说,是一种令人生厌的任性。诸如人们有追求物质的自由,但若官员无视规章以权敛财,记者收钱模糊事实、胡乱报道、医生凭红包大小决定看病态度,那么其他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就被破坏了。因此,若没有不自由,自由也无从谈起。若他们接受物欲被控制的沙漠,他们就能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为民谋福利、报道真相和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价值,达到道德之境,从而自我实现。

明确要走出沙漠后,方法就是多样的。我们若在不自由之上加诸创造力,那么自由就能够被达到,人作为人的身份是绝对的,其能力也是被限制的。但在萨特的观点里,人对其本质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西班牙古谚亦有云:“做什么事,成什么人。”即我们有改变与成长的自由。而陶身体舞团则在人体的大部分保持静止的情况下,不断挖掘每个部分运动的可能性,提高其自由度。词人填词亦是如此,在同一个词牌下,词人运用不同的手法与内容进行填充,所得之物可以是家国之思,也可以是儿女情长。可见,不自由并不一定会限制自由。

对绿洲的渴望能激发其前进,合理的不自由能促进自由的实现。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自由便是言论自由。互联网让言论的自由程度前所未有的高,这也得益于匿名的发言制度。那么,又为什么会有人呼吁网络实名制去限制这种自由呢?因为过分的自由让言论容易变得偏激,许多不实言论无法被追究责任,造成许多批评变成抹黑,科普变谣言的现象。当然,处理这种情况并非只有实名制一途。值得强调的是,对自由的限制有时能提升自由的品质。

自由与不自由,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后者并不否定前者,甚至可以使前者有序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谐但多元的状态,两者是相互依存且辩证统一的。

热门推荐
1我们的校园生活
2美丽的红石公园
3乡土情——幸福潮州征文
4多彩的秋天
5感谢生命
6守门员
7“数学天才”老爸
8感恩母亲
9我喜爱的零食
10弓的自述
11快乐的元旦
12难忘那份真情
13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14生命与灵魂
15妈妈的唠叨
16小时候,我很顽皮
17花自飘零水自流
18阿拉宁波年味
19我给自己写封信
20校庆
21真的不容易
22国庆趣事作文
23推荐一部动画片
24难忘那期盼的眼神
25嘿我成功了
26我的妈妈
27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8我的奶奶
29我的渴望
30关于青海的记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