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远韵的作文

【篇一:听蝉】

吃过晚饭,我披上外套,去小公园散步。

带着丝丝凉意的夜还真是静。柔和的月光笼罩下,公园里的树木都渡上了一层银边。我坐到秋千上,嗅着淡淡的花草香,感觉十分舒适。

突然,一声蝉鸣划破了这份静谧。“知了——知了——知了……”紧接着‘接连不断地响起了高昂、嘹亮的蝉声。

我突然想起妈妈讲述过蝉的一生。处于幼虫时期的蝉生活在黑暗、潮湿的地下。蝉的幼虫时期很长,可能2年、3年,也可能十几年。但是,蝉离开泥土,高歌于树头的日子却很短,只有一两个月。

人不也是如此吗?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共六年。十五年只为在高考中能考上清华、北大,一鸣惊人。

“知了——知了——知了……”蝉又开始鸣叫。

细细听,细细听,这声音时而高亢,时而激昂。是在感叹自己的一生吗?“知了——知了……”这一只蝉发出的声音那样洪亮,如同上百种的乐器的大合奏。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被蝉鸣的洪亮所感染,挥墨写下千古名句。宋代诗人朱熹:“高蝉多远韵,茂树有音余。”唐代诗人:“登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知了——知了——知了……”这是动听之歌!我站起身,终于准备离开。蝉啊,再见!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树,但没有了蝉鸣,就像人生了病,失去了生命力。

【篇二:用心咀嚼】

知了不停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的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这让本来就心情不好的我更加烦躁了,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准备向树上丢掷。“不要,不要。”稚嫩的童声在我耳畔响起。我转身一看,只见一个小弟弟着急地说:“你看,它们是那么坚强,歌声是那么美妙……”我本不是故意为之,听到小弟弟的劝告,便羞愧地答应,转身离开。

这段小插曲,本早已被我遗忘,但最近几日,无边的流言蜚语不断而来。

我又走到那棵树底下,现在已是寒冬,树上早已没有知了的身影。蝉去哪儿了呢?我低头思考着。蝉又一次潜伏在黑暗的土壤中,等待有朝一日的破土而出,羽化成蝉。蝉的一生是坚强的,是永恒的。明年入夏时定会有数十只在原位鸣叫,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再遮挡他的光辉。在元稹眼中“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蝉是暮年的凄凉。柳永认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是离别的象征。“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在白居易笔下,蝉是那挥之不去的乡愁。我现在却认为“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我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稚嫩的童声。是啊!蝉在匹夫结愤,六月飞霜时,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出一种精彩,活出一种永恒,不惧风,不惧雨。无论任何的流言蜚语,它都能将生命的赞歌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么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曾看过这样的一段话:“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在一生中定会碰到许多险阻,许多流言蜚语,但只要我们足够坚强,足够强大,定会雨过天晴。加油吧!

有些话语,它不是名言警句,却值得我们去用心咀嚼……

热门推荐
1蜘蛛的启示
2古诗词里的秘密
3难忘的寒假
4粉笔头有危险
5北京的冬天
6小猫钓鱼新法
7文学梦
8幸福的生活
9无锡小笼包
10放风筝
11美丽的濠河
12听水
13读《老人与海》有感
14我们家的特殊成员
15学会欣赏
16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作文
17未来的汽车
18金鱼
19品味成长
20住进岁月的白发
21信赖的升华
22离乡第一夜
23描写柳树的作文
24我最感激的一个人
25体育锻炼是快乐的
26我终于理解了您
27走过那流年
28生命中的刚与柔
29冷江鳖孵化屋
30看见这个水杯就想起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