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平视
平视

【篇一:平视】

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增添了许多糟粕,我们学会了用讨好膜拜的眼神仰视,学会了用不屑傲慢的眼光俯视,却惟独缺少了一种平视的姿态。学会平视,还心灵一片宁静的天空。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困扰政府的头等大事,其实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办法不是改变客观环境,而在于调整大学生个人的主观心态。谁都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待遇又好的工作,因此对于那些好的工作岗位都一哄而上,而那些冷门工作便是无人问津。但作为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既无工作经验也无社会阅历,只是抱着空头理论四处求职,不免会屡次碰壁。在这时就需要我们平等的对待每一门职业,打好基础才有更大的升职空间。学会平视,给我们拓宽前方的道路。

“数风流人物,还看李刚。”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的事件让无数人嗤之以鼻。一名青年在开车撞伤一名在校大学生后,不但没有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还耀武扬威的扔下一句“我爸是李刚”,车也不停的转身就走,猛烈的撞击使该大学生当场死亡。李刚是谁?河北省某市的警察局局长。难道就因为自己的父亲有权有势,就可以目中无人,高人一等而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钱和名利就真的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物质至上的社会,我们更需要用平视的姿态去看待每一个人,金钱名利远不能代替道德的评判。我们不需要用杜甫的“一览众山小”的傲立姿态,我们只需要用陶渊明的那份“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豁达。学会平视,抹杀心灵上的那份功利色彩。

街头路边的乞丐我们该不该施舍同情?同情只是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对于那些年轻的乞丐,我们的同情只会让他们更加堕落迷茫。因此,用平视的眼光对待他们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学会平视,给他人自信和力量。

学会平视,让自己回归自然与平静。

学会平视,给社会带来公正和安宁!

【篇二:平视也有价值】

能俯视别人,那是一种能力;

能甘愿仰望别人,那是一种魄力。

我自认没有那般魄力让他人的仰望,也没有那般体力去仰望所有。因此,我只要平视就好。

习惯被人仰视的人,喜欢的是那种感觉,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喜欢的是那上面的风景,一览众山小的风景。他们常自比为鹏自由翱翔于天际,无人可比。殊不知,有一种感觉会令人更心情舒畅;他们认为那里的风景,正如杜甫笔下的泰山,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之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令人顶礼膜拜。却不知,世上有一处风景却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甘愿仰视别人的人,认为仰视别人那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一种敬佩。他们早已学会仰视;他们早已学会欣赏别人的风景;他们早已学会用各种借口来宽慰自己;他们早已学会放下尊严,放弃自尊,卑微地向前匍匐前进着……也许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自保的方式,不用面临官场上的险恶,也不用面对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只要这样平平淡淡的、朴朴素素的就好。殊不知,有一种自保方式比这更保险,更安全,更令人放心。也许他们认为尊严不值钱,认为尊严还不如一句溜须拍马更有价值。可我相信,当他们第一次放下身段,放下尊严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是痛苦的。难道他不知,世上有一种尊严是不用放下就能被认可的。

那就是平视,平视比自己高千百倍的泰山,平视比自己富千百倍的贵人,平视比自己拥有更多权力的人。平视的风景是美好,就如“天街小雨润如酥”一般令人心情舒畅;平视的感觉就如羽毛挠人心窝窝一般舒适;平视的好处不仅仅是不用仰视别人,更多的是不用丧失尊严,不用丧失自尊;平视的用处不仅仅是用来自保,更多的是用来巩固地位。西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之势,扛鼎之力,却对人傲慢无礼。他习惯高高在上,俯视一切,唯我独尊,终究落得个众叛亲离,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反观比他兵力气势弱十倍无才无德的刘邦,确懂得处事为人之道,善待身边的一兵一卒,与将士平等相处,最终成就大业。这就是平视的价值。

平视的感觉是淡淡的,会很安心、定心,因为我们有着平凡的身份、平正的良知、平等的思想、平静的心态。如果说俯视是一种傲视天下,那平视就是一种尊重,尊重所有……

平视的好处,不仅仅是自保,而是一种尊严的守护,自尊的巩固。如果仰视是一种自尊的流失,那平视肯定比仰视更有价值。

让我们学会平视,平视所有。来感受那一种尊严的保证,尊严的巩固,来感受平视那美丽的风景;来体会平视的价值所在……

热门推荐
1妈妈的手
2蚂蚁启示
3有你陪伴的日子
4梦想将成功照亮
5故乡的水仙花
6这件事改变了我
7鸡蛋的秘密
8二十年后回故乡
9依法纳税,与地税同行——《我与地税同行》征文
10小学生作文
11春节
12妈妈教我学滑雪
13青春的童话作文
14淘气可爱的小狗
15夸夸我的手
16神奇的美梦
17我喜欢的一件玩具
18军训
19饭桌上的故事
20妈妈,您辛苦了
21乡村趣事
22荒野求生读后感
23旧书
24蜂读后感
25爱在这方心田
26抓虾
27身边那特点的人
28和书在一起
29贪吃鬼
30梦想成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