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点一盏清欢之灯
点一盏清欢之灯

【篇一:点一盏清欢之灯】

薄暮时分,我坐在屋里汗流浃背,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扇动着,窗外知了不停地鸣叫着,真让人心烦。

透过窗户看见隔壁家的小孩依偎在母亲怀中,边静静听母亲讲狼的故事,边仰望布满星星的夜空时,我情不自禁的从书房搬了一张木椅坐到母亲身边去乘凉。

“出来干嘛,去读书。”

我便又折回到了书房,躺在木藤椅上,听着古老的收音机有气无力地在母亲身边唱着现代流行歌曲。

刷刷的钢笔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汗水已经从我的发丝间滴落下来,我使劲唤着自己的神经‘挺住,还有一篇没有背下来’,钟摆使劲摆动着,瞟了一眼七点十一分,乡间的夜比城市来的早些。

也许因为心中太过急躁,怎么也记不住了,我唤妹妹帮我泡了一杯茉莉茶,我细细品尝,抬头又一次透过满是锈斑的木窗望向窗外,看得不尽兴索性推开窗户,“呼”迎面吹来一阵晚风,夹杂着一股稻花的香味,我低下头看了看书桌,上面放着爷爷奶奶结婚时的照片,一本旧农历,少许藏书,和一副我暂时驾驭不了的老花镜。

在这一片清静中我放下书本,走到了门外,刚才的烦躁立刻消失了,将妹妹也叫了出来,她已经在书屋数了一个多小时星星了,她坐在台阶上,拿着我刚跟她做的竹蜻蜓,问道:“姐,你为什么不进书房了呢?姨妈不说吗?”我坐在了门前的台梯上:“嗯,帮我把书和茶拿出来,我明天带你上街。”她一溜烟地跑去了。

坐在台阶上,仔细瞧瞧,整条街只容得下两辆自行车通过,街上坐满了乘凉的人们,他们坐在自家门前,见一个人走过便会问起:“田里收成怎么样?闲了就来喝酒,反正一双筷子的事”。

在皎洁的月光下,拿着蒲扇轻轻扇动。妹妹也拿着竹蜻蜓,闯入了人群,其实那只是用废报纸随意粘的,可她玩得不亦乐乎。

我端着茉莉茶,偎在台阶上,不禁吟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后打开书,清亮的月光顿时涌入书中,耳中不时闯入青蛙的呱呱声。远处那条小溪,也泛着粼粼的银光,皎洁的月光倒映在上面,一阵微风吹来,溪中的玉盘,碎了,整城的夜,醉了。

人生,不过是无数五味杂陈的昨天和无数前路未卜的明天而已,我只愿以欢喜心过生活,在喜乐的日子里,风过而竹不留声!如此前行,在心中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一盏清欢之灯……

【篇二:人间有味是清欢】

夜晚家乡的星星格外亮,明媚地在天空中忽闪忽闪着,淡淡的一层银光笼罩在这一片净土之下。我怅然地长吁一口气,这一年,终于到了尽头。

放眼望去,整条街道没有一个人,但却出乎意料地不是黑压压一片,带来沉重之感,家家户户屋里亮堂堂地一片,映衬在街上,到处是温暖的浅黄色,有股淡淡的温馨之感,我似乎能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快乐,它们久久地、久久地环绕在天空上方,不曾散去……

“春晚开始了,快过来!”我抬起头,是姐姐在叫我。移步客厅,大家基本都到齐了,七歪八斜地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将脚搭着烤火炉。只有外婆在厨房忙活着,说是帮我们烤几个红薯。阿姨给我腾了个位置,示意我坐过去,我嘻嘻一笑,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去,脱下鞋子探进烤火炉里,里面塞了大大小小的十来只脚,我找个空隙安置好两只脚,满脸悠闲地接着看春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婆送来十几个烤红薯,剥开一个,浓浓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连空气都变成了甜甜的,吸一口,甜蜜溢满整个鼻腔。轻轻咬一口,软软糯糯的,散发出的热气升腾到空中,似乎使房间都多了几分温暖。阿姨起身去扶外婆道:“妈,您坐着歇歇,忙了一天了都,这些活你孙子孙女都可以干的啊,不要您操劳,”一口红薯卡在了喉咙间,我连连咽口水,这分热度,从嘴里弯弯曲曲地最终到达心中,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感觉。

“祝大家狗年旺旺旺!”春晚的主持人如是说道,两岁弟弟坐在小姑身上,手中捏着红薯,眨巴着一双眼睛,咿咿呀呀地学着:“汪汪汪,汪汪汪,”“狗叫呢你这是?”小姑嗔怪道,弟弟不明所以地咬咬手指:“汪汪!”“多聪明啊你看他,”外婆乐呵呵地笑着,这下,一家人都忍俊不禁了,只有当事人还置身事外,将一根手指伸入红薯中,转两圈,又拿出来,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含着,小模样煞是可爱,刚停下来的笑声又在房中回荡……

外婆看着春晚,时不时考考弟弟妹妹们字怎么念;小姑接过弟弟手中的红薯,帮他剥开皮,细细吹冷了放他口边;所有人都放下手机,谈天说地。如果你足够幸运,你会发现某一户楼上,有幸福的粉色泡泡冒出。

0点,窗外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的,在我心间绽放出礼花来,窗外似乎天亮了般,整个世界都是彩色的。我看看外婆,又望望弟弟,再瞅瞅姐姐,和着电视里主持人的声音,脑中略过苏轼那句“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何为清欢?便是那最平淡的欢愉,在这清欢里,是那份独特的年味……

【篇三:人间有味是清欢】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句词虽短,却形象地写出了清欢,林清玄认为此处的“清欢”可翻译成“清淡的欢愉”,宁静淡泊又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欢愉,正是其意义所在。剥落世俗外表,清欢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清欢之美在于亲近自然。

只有亲近自然时才会发现:随手采撷的山肴野蔌胜过值万钱的玉盘珍馐;临溪而渔酿泉为酒要比订一份外卖食物更有滋味;凌绝顶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要比盯着步数排行榜狂奔更有成就感YouTube千万博主李子柒记录下田园生活,让大家实现了“云清欢”,这其实体现出一些现代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变得更加强烈,说明清欢与自然密不可分。

清欢之美在于淡泊名利。

我们应当清楚,淡泊名利丝毫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伟大,俯仰古今中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悠然见南山的清欢;居里夫人有着“把奖章扔给女儿玩”的淡泊才有一心钻研科学的清欢;钱钟书先生拒绝接受一切采访才能有不顾舆论投身文学的清欢。坐拥功名利禄看似美哉,实际上人生的却更加迷茫。菲茨杰拉德笔下美国的“爵士时代”繁华又纸醉金迷,“美国梦”的破灭又令多少年轻人迷失。如果我们都淡泊名利追寻清欢,世界将充满更多真实的触手可及的美好。

清欢之美在于精神世界的富饶。

于敏曾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写到:“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物的义务,每个人都有如此的权利。”当我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抛开一切身外之物时,我们所能专注的,就只有我们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我国脱贫更有“扶贫先扶智”的策略,可见精神的匮乏有时比物质匮乏更令人贫穷。

苏东坡的一生多次左迁,甚至算得上颠沛流离,可他的生活态度仍令人神往:饮酒品茶,烹饪美食,结交好友——他竹杖芒鞋,用一篇篇诗词文章告诉世人:“人间有味是清欢。”

追寻清欢其实与现代人主张“贫穷的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以物质贫穷换来精神富裕,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热门推荐
1我的青春宣言
2难忘的“第一次”
3我的自画像
4学放风筝
5让灵魂在阳光下起舞
6我和一支歌的故事
7秋天的树叶
8迪拜游记作文
9初中生自传范文
10小蚂蚁的武功
11触动心灵的力量
12难忘的时光
13孜孜不倦
14我给自己写封信
15我的水乡
16瞬间与永恒议论文
17快乐的探秘之旅
18我们班那些事
19军训
20春天里那场雪
21校园的春天
22我想设个环保节
23感动那份真情
24那一刻,真难忘
25难忘的凤岭水世界欢乐游
26春天的校园
27读《无字图书馆》有感
28夏日清凉
29五彩的梦
30和水做游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