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爱,请明智
爱,请明智

【篇一:爱,请明智】

“爱豆发唱片了?买!”“吃土也要支持爱豆!”“爱豆出书了?不买不是中国人!”“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和我家爱豆在同一个小区买房子……”看上去挺有趣的是吗?这些金句出自“网红清流”papi酱的视频。视频一出,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评论。看过视频笑过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如何做粉丝?如何对待粉丝文化?

面对粉丝如潮水般的爱,偶像也是挺烦恼的。林心如在韩国就遇到了这种烦心事。粉丝偶遇林心如非常兴奋,于是小迷弟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尾随林心如拍照。当她走进咖啡馆时,那位粉丝依然不肯放过她,凑上咖啡桌前去拍照。林心如显然已经有些反感,用手挡脸。小迷弟拍完照后要签名才肯罢休。我浏览新闻时,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林心如本人的无奈与愤怒。虽然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但是粉丝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吗?

粉丝极不明智的爱给偶像造成了影响。这已经违背了做粉丝的初衷,粉丝文化已经朝着一个畸形的方向发展。众多粉丝中,有一部分是真爱,但是绝大多数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之所以那么坚决地下结论,是因为我坚信真正的粉丝不盲目有思想,而且善于为人着想,尊重他人。粉丝文化正在跑偏,主要因为那些对别人造成影响和不便的“粉丝”。这些人不仅会在生活上给别人添堵,在信息时代,他们在网络上也会掀起惊涛骇浪。

papi酱最近在微博上更新了关于“键盘侠”的视频。我认为“键盘侠”和“粉丝”有类似之处。视频中papi酱不顾形象地装疯卖傻,将“键盘侠”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键盘侠”最爱干的事情是谴责,“粉丝”最擅长的事情是无条件支持。看似矛盾,实则相同。谴责不喜欢的人,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爱豆,这就是现在的“粉丝文化”。微博头条新闻,只要有评论区,就能发现这种“粉丝文化”的踪影。

那么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否和互联网有直接关系?有,但不全是。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只是现在互联网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王安石的《伤仲永》告诉我们的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换个角度理解,方仲永小朋友最终泯然众人何尝不是因为“粉丝文化”?年少成名使众人追捧,但却难免“键盘侠”的攻击。他们可能会说“这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厉害”“文章一定不是小孩子自己写的”……诸如此类的言论一定会让一个孩子脆弱的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孩子的内心没有那么强大。方仲永受到“真爱粉”追捧固然会洋洋得意,但这种言论的攻击一定使他会丧失信心。一位神童的没落造成文学界巨大的损失,仲永的父亲有责任,粉丝们亦有责任。不明智的爱,是种伤害。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粉丝文化”,所以不能一味地将社会上的这种不良现象的形成都归为互联网的错。互联网没有错,是用的人错了。网络是虚拟的,这种特点反而成了这类人的保护色。网络确实是一个发表个人见解和表达个人情绪的一个良好平台,但是,网络也是社会,网友们不应该在使用网络时肆无忌惮地畅所欲言。请发表评论的粉丝们先问问自己:我的言辞得当吗?我的用语文明吗?请见到爱豆时激动的粉丝们问一问自己:我的行为会给爱豆添堵吗?这样做是不是符合道德准则?只要及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用社会公德约束自己,这就是一位明智的粉丝。

papi酱在视频中有一句话:看到爱豆那么努力地在工作,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是的,真正的粉丝应该爱偶像的精神,应该用偶像来勉励自己。爱是因为精神上的共鸣,不是随意宣泄的快感,也不是盲目追求的疯狂。对于我而言,有一个爱豆的意义在于他能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心里默默地支持,在远处默默地努力,这样做粉丝,不也很好吗?

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可爱的粉丝。爱,请明智。

【篇二:一次明智的决定】

木兰因替父从军而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鲁迅因弃医从文而成为一位国人敬仰的文坛巨匠;邓稼先毅然回国方能获得“两弹元勋”的国家荣誉。我也很庆幸,因为一次明智决定而收获了满满的温情。

“你看看你,怎么又在玩手机?”我刚刚写完作业,拿起手机想放松一下,这还不到一分钟,妈妈就啰嗦起来。

“你怎么又把电视打开了?作业做完了,不知道看会儿书吗?”我刚完成一篇作文,正想躺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妈妈又唠叨着。

“现在看什么武侠小说啊?要多看名著才行。”看腻了名著,刚拿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妈妈又嘟嘟囔囔的吵起来。

哎,我可真是太难了!真想开学啊,开学后就可以远离妈妈烦人的啰嗦了。可是疫情结束遥遥无期,妈妈的唠叨却变本加厉!我真担心有一天会爆发一场母女大战。不行,我要反抗!我要据理力争,明明我每天都很认真的学习,根本就没怎么玩嘛。可是妈妈会听我的吗?想起她那张严肃的脸,我就害怕,她可比老爸厉害多了!对呀,不是还有爸爸吗?我可以给爸爸说呀。嗯,也许我可以给爸爸写一封信呀!不错不错,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所有的抱怨的凝集在一张纸上,虽然不太通顺,但是,爸爸应该看得懂吧。

当天晚上我就悄悄把这封信放在爸爸的枕头下边,怀着可能又被妈妈骂一顿的恐惧去睡觉了。

“宝贝儿,起床啦!”朦胧中,耳畔传来呼唤声,我睁开眼,妈妈正站在床边,俯着身子,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我。天哪,这还是我的妈妈吗?我一阵窃喜。我冲妈妈会心地笑了一下。“妈妈昨天看了你的信,知道你觉得妈妈管你太严了,妈妈也反思了一会儿,也觉得确实对你严厉了一点,以后妈妈会多加改正的。”妈妈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道。

惊喜总是来得太突然,也许妈妈正尝试着用我能接受的方式爱我吧。

我庆幸自己做了这次明智的决定。这次经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人与人之间沟通很重要,哪怕是母女也不例外;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只要你能找到适合的方式。(

【篇三:明智的心】

培根的一句“读史使人明智”流传百年。读史便是读书,学会阅读,进而获得一颗明智的心。

读那颗真切实在的心

爱读三毛的文字,更爱读她的人。认识这位“沙漠奇葩”源于《我的宝贝》。书中收录了三毛走遍千山万水收集的八十六件宝贝的来历故事。正如这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贝一样,三毛用她生花的笔和敏锐的心记述了宝贝背后的故事。的确,三毛的文章好,心更好。她用文字传递给我们一种阳光般温暖的味道。她在撒哈拉里生了根,在沙漠中把陋室住成了行宫。除了她,又有谁呢?她的心境和个性令人折服。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到随心所欲又不失理智,三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精彩的范例。

读那颗不同流俗的心

对于“平凡”的认识,源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对于简·奥斯汀的作品,厌恶者认为她的作品是通俗读物。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她巧妙地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景象。可恰恰相反的是,不管是爱玛还是伊丽莎白,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女性却都不约而同地收获了幸福的人生,看似是巧合,实则是无尽的努力和坚持自己个性的缘故。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完美的结局便不是结局。正如简·奥斯汀作品里的人一样,可以平凡,但决不平庸。一个人若能做到如此,便也能像书中人物一样活得精彩了。

其实,读书便如读人。读书之所以能使人明智,源于我们透过作者的笔尖看见了社会百态。但无疑的是,每位杰出的作家都拥有一颗热爱这个大千世界的心,拥有一颗感恩世间一切的心。而我们,只不过是从书中人物的世界路过,然后,满载一颗热忱的心,继续前进。

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出一颗心,读出一个世界。

热门推荐
1我的爱好打乒乓球
2我学会了骑电动车
3凉薯
4我爱秋天
5猜猜我是谁
6我的那些梦想
7因为有她
8桂林山水甲天下
9哇哦,电突然消失了
10改变
11回忆爷爷
12放风筝
13体操展演给我的启示
14伊水东流
15走进大自然
16思念的味道
17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异地恋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家乡的小院
20雨,我的最爱
21乌鸦和狐狸
22爱在细微处
23知足
24心灵深处的薄雪草
25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6狗的自述
27感谢师恩
28抢“七”大战
29我的同学
30我爱我家乡的什么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