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捍卫母语
捍卫母语

【篇一:捍卫母语】

80后、90后,新时代外国文化的引进者。

他们烦厌团圆的中秋,而去过西方的情人节;他们排斥传统的食品,而去吃洋快餐;他们唾弃民族舞,而去跳迪斯科……他们的口头禅是:你懂什么!这叫前卫!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积成无数富有特色的语言,这是我们拥有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祖先们创设的古老节日,也是无与伦比、涵义深刻的。而现在,这一代人开始崇拜外国,向中国投去恶心的目光。殊不知,中国是他们的本源,他们的根!

政治书上曾说过:有一位英语老师曾让学生将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英语,同学翻译说“Ifyouwanttoseemore,pleasegoupstairs。”老师笑着说:“你说的是:如果你想看到更多,请上楼。”看到名诗变成了这个味道,学生都笑了起来。老师继而庄重地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任何其它文化都无可替代的,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在世界战争中,强国要灭弱国的最可耻、最恶毒的方法,就是让弱国学生忘掉自国语言,灌输他国文化,这种方法使学生们忘了自己心中最本源的思想,成了行尸走肉,没了思想,没有了爱国精神的人的国家,就可以说其是不存在。我们这么抛弃中国文化,不就是“卖国”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排外。适当地接受外国文化,对发展国家也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接受”不能过度。比如,在上海某些大城市,交际场合中,说汉语的人便被他人与粗俗画上了等号;某学校在2008年度曾严厉禁止学生在课上说汉语,最后,学生纷纷退学。

一个国家的文化,大部分都进入了这个国家的语言,它体现在方方面面。正是因为人人都有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国家才有了坚实的脊梁,才有了宽阔的肩膀。

捍卫中国文化!让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骄傲的用汉语说上一句:“我可是中国人!”

【篇二:母语的魅力】

当我站在洞庭湖月旁,在我脑际出现的,是范仲淹“浮光跃金,静影沉壁”的恬静;

当我站在黄昏中,望着那晚风中的几枝梅花,在我耳畔响起的,是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柔和;

当我看到那无边无际的沙漠,在我眼前不断徘徊的,是摩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壮观。

没错,无论何时何地,母语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母语才具有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母语的魅力,是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哀转思念;

母语的魅力,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缕缕情丝;

母语的魅力,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阵阵思念;

母语的魅力,是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高洁与自勉;

母语的魅力,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母语的魅力,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母语的魅力,是鲁迅的彷徨呐喊;母语的魅力,是郭沫若的凤凰涅磬;

母语的魅力,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冬;母语的魅力,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月;母语的魅力,是天在脚下,云在胸端的泰山之巅!

母语,它穿越了五千年的时光,也同样震撼着五千年的沧桑。“禹舜慕唐尧,见尧于羹,见尧于墙。”这纪念前人的文字摄人心神;

“既吾心之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气,也同样感动人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何等的追求学问追求真理的态度,深深的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

五千年的岁月,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金戈铁马,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朝代不断更替,衣着不断变化,科技不断更新,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在改变,但亘古不变的,是母语已渗入我们心房,渗入我们灵魂,融入我们身躯的强大魅力。

虽字形不断变化,虽有字的原意也已改变,但母语的魅力是不可动摇的,是不可推到的,那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

这充满魅力的母语啊!是我们的华夏之祖凭天赋灵根创造,用丰功的伟业铸成,她如暗夜中的明月指引我们前进,她如困难中的慈航为我们引渡。她是我们赖于成长的精神摇篮;是我们安放灵魂的神圣殿堂。

那一天,飞扬着经幡,不唯祈福,只为诉说对你的期盼;

那一月,转动着经筒,不为祷告,只为触碰你的指尖;

那一年,长叩在山路,不为安全,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轮回的转山,不为来生,只为尽是与你同行!

母语啊,我为你的魅力折服,为你的魅力歌唱,为你的魅力而追寻千年……

热门推荐
1大懒虫尔明
2我喜欢的小动物
3登山
4永远记住你老师
5一件烦心事
6书香伴我行作文600字
7辉煌与梦想读后感
8乌云
9美丽的背后
10寻梦路上的坎坷——读《根鸟》有感
11一个特殊的年
12多实在,少浮华
13为他们喝彩
14一句话的力量
15他们
16我的优秀班级
17游安丰古街
18保护神奇树的小仙女
19我们家的“戏精”
20春意
21青春舞曲
22校园风光
23此心安处是吾乡
24黄鼠狼给鸡拜年
25友谊
26项脊轩志触动我的情感
27我眼中的一抹光最美
28语文书的自述
29二十年后的自己
30回味童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