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我的漫漫练琴路
我的漫漫练琴路

【篇一:我的漫漫练琴路】

“出发了,快点,儿子!咱们要去给你报吉他啦!”爸爸站在门口叫道。“哦,马上就来。”我在房间换着衣服说,“来啦!”我推开房门,和爸爸一起匆匆忙忙地去往报名地点——星启航。

到了目的地,我们和我的吉他老师初次见面。他个子很高,长得很英俊。黑葡萄似的眼睛下面架着一幅眼镜,手上起了很多弹吉他留下的厚厚的茧。报完名卖了吉他后,爸爸对我说:“儿子,今天给你报了吉他,你以后可要认真对待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我使劲点了点头,紧紧地握着吉他,感觉自己又多了一份责任。

第一天练吉他,轻松。第二三天都是简单与轻松的感觉。可是,时间如流水。日复一日,以前练其他的轻松变成劳累不堪,练的时间增加,学的曲子也变多,压在身上的“石头”也不断增重,不断增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说起这事还真够呛!

记得那是在我学吉他学了一个多月的一天,老师决定锻炼我来次“吉它大特训”。我来到练琴地点,只见老师拿着一张纸来到我面前说:“杨懿轩,你试着弹下这首二级曲子《浪漫曲》吧。”我看着谱子,完全傻了眼。这怎么弹?老师看穿了我的心思,来到我面前,教我什么弹。刚开始弹几遍还挺顺利,可是后来老师要求提高。“你这动作不对,音没响。”“不对不对,你这里弹错了。”……唉呀,真累。终于练完了,我看了下时间呀,呀,练琴时间比以前多了两倍。这哪是大特训啊!这是魔鬼训练!

后面的练习更累,学的曲子不计其数呀。但是,经过这么多刻苦的训练,我也得到了不能形容的快乐。吉他段位向前进了两级,会弹唱了……总之,付出就有回报。

从新手到二级入门,从弹小曲子到弹唱歌曲。我的漫漫练琴路从未停止,向前努力着,前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经历多少辛苦,我都要坚持练好吉他,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篇二:国产动漫路漫漫】

动漫,随处可见,看那银屏上鲜活的人物,花哨的书上林林总总的情节……动漫我们从小就看起,国内的、国外的,这些动漫在不知不觉渗入我们生活中的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到各自或多或少的差异。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国产动画自然是我们首当其冲的选择,《黑猫警长》,《大闹天宫》……这些国产动画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中的经典。再如《哪咤传奇》,《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新版动画,保持新颖奇妙的内容情节同时,画面也做得更加细腻流畅,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观看动画的同时也逐渐感到了国产与国外的差距。

美国、日本可谓是两个动画大国,其动画风格也是各有千秋,美国的《狮子王》,《蜘蛛侠》,日本的《名侦探柯南》,《圣斗士星矢》……我们可谓是记忆尤深。而据调查得知,现在的大部分青年都偏向看国外动漫,这是为什么呢?各位常看动漫的人想必都和我一样,在很多方面找出了国产与国外动画相比出现的不足。

国产动画不够热潮的根源,就在于缺乏想象力,缺乏想象力所导致的必然后果,就是所制作的动画内容单调,大多动画从传统历史故事中取材,甚至还有一部分有抄袭国外之嫌,最后剩下的一些基本都是幼教动画。

试想,传统历史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与国外动画想比,还不如去看原版;至于幼教动画则针对幼儿制作播放,我们又怎么去看?甚至许多动画人物配置都基本相同,这些也就是导致国产动画低潮的主要原因。

而且,现在我国的动画片开始走低龄趋势,电视银屏上各种幼教动画层出不穷,这也使观看动画的观众面大大地缩小,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去看国外动画。

国产动画还以有个根本不足,动画技术尚不到位,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制作动画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可比起国外仍有差距。

当然,一切都在改变,中国有着厚重绵长的文化底蕴,这是别国所不及的。像是宝莲灯、美猴王之类的动画作品,也是在世界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动画水平正在逐渐明显地进步着。也许在数年之后,在多年历史的沉淀下,厚积薄发的中国终会冲破传统意识的束缚,将蕴含着独有魅力的好动漫呈现给全世界!

【篇三:书路漫漫】

从古至今,从中到西,从竹简到纸质书籍,从纸质书籍到电子书籍,人类一直都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

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说客去秦国游说秦惠王连横,却被秦惠王羞辱没有学问。回到家乡,家人也对贫困潦倒的他不理不睬。一气之下,他立志勤奋苦读。半夜摆开十几只书箱,埋头苦读兵书。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后脚跟,他却一点也不感到疼痛似的,一直读到天亮。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得到了赵王的盛情款待和赏识,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现代的著名作家和诗人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从小嗜好读书,而幼年时家庭贫困,不得不当学徒。每天繁重的工作让他一直忙到半夜,劳累了一天的高尔基却还不休息,点上自制的小灯读书。老板娘却极力反对他读书,高尔基也因此挨了不少毒打。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珍惜这以毒打为代价换来的读书时光。由于他的刻苦勤奋,长大后的高尔基写下了许多影响世界的作品,被后人传为佳话。

但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却认为,读书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的业余时间放在娱乐上面。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人均读书量不超过四本。但即使在今天以及更远的未来,书也是那些高科技产品所替代不了的。我们现在读书的条件比以前优越很多,我们应该抓住青春时光,不负韶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四:人生漫漫书为伴】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际宽阔的海洋……”从小到大,从能识字的那一刻写起,我所拥有的,最为富裕的就是书。

记忆中,最熟悉的场景就是父亲抱着我乐呵呵的站在书架前,对我说,喜欢哪本书,你就点出来,咱们买回来,对于那个只认识几个的我来说,汉字的样子不过是一个个方块的符号,但是奇怪的很,据我爸爸回忆说:“那时的你对文字好象有着奇怪的偏执,就只要带文字的书,像《安徒生童话》《儿童画报》之类带插图的一律不要,而只有文字的书大多都是些中外名著,换言之,就是你那个阶段不可能看得懂的书……还记得你能抱着《资本论》‘看’一下午,不哭不闹的,那本带注解的《资本论》又厚又重……类似的还有很多,什么《增广贤文》《幼学琼林》之类的……还有一些是文言文的,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那么久以前的事了,并且,那么深奥的书,说不定我现在看也看不懂呢?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渐渐学会选择自己阅读能力范围之内的书,三年级的时候我才脱离父母自己独立的看书,那时给自己选了一套四大名著,尽管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字,但多少能看懂几章,再猜上个几节,最后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再去找父母或老师求证,现在想来,还是依靠他人之力读的书,但那时在老师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八、九岁的孩子,放学了都急不可待的冲回家和小伙伴玩耍,要么就看动画,根本就没见到我这样安安份份的坐在教室里看名著,等待家长来接的,为此还找我父母谈了几次,父母都习以为常了吧?我是这样想的。

最先看的是《西游记》那时早以拍成动画片了,但我坚持看书上的,几个回合下来就泄气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唐僧,除最后一个以外,个个身怀绝技,但我马上发现了:每次都是唐僧被抓,随后他那仨徒弟请来各路神仙,收复妖怪,救出唐僧再继续上路,这样的片段重复九九八十一次,最后唐僧一行人取得真经,后半段是我自己想的,而故事的结局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的,既然结尾都能猜到,那还有什么好看的呢?那就看《水浒》吧,看到后来是越来越糊涂,再加上国小低段的历史水平,就觉得那一帮子人总打来打去的,最后好不容易组成了一百零八人吧,却又一个不留全死了。得,看《红楼梦》吧,可没出半个月,又烦上了,诺大个大观园,全都是女的,除那个贾宝玉之外,再就是那个病态的林黛玉,总是多愁善感的,好象看破红尘似的,落得个沉湖的下场,也许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四大名著内,我看的时间最长的是《三国演义》原因是我对三十六计十分感兴趣,父母也想不到:我一个女孩子家,怎么会对兵法、策略有兴趣呢?我也说不清,可能在我心目中,英雄是懂得谋略的诸葛亮一类的人吧!

现在的我仍是喜欢看书,仍是挑一些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书,仍是没有养成读书手札的习惯……但我相信,书是我的挚友,无论在哪里,处在怎样的环境,我都不会抛弃它!

【篇五:练琴】

钢琴是一种难以坚持与提高的才艺。我坚持练习了六年,有过不情愿和不如意,但也收获了快乐。

那次刚上完钢琴课,我回到家,随手把书包一丢,跌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天花板。房间里很安静,没有一丝嘈杂,腰酸背痛的我,发着呆,心想: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也太多了吧!一天六个小时,谁受得了啊!况且我的时间已经排满了。这个暑假还要参加比赛,真是累死了。

我坐了起来,抓了抓头发,起身慢悠悠地坐到钢琴前,手开始漫不经心的肆意乱弹。“嘀…嗒…嘀…嗒…”时针慢慢地跨过每一个刻度,感觉过一分钟就像一个世纪似的。我越来越烦躁,手也越来越累。我丢下乐谱,又躺到了床上,心里有些矛盾。我到底要怎么办?想静下心,可怎么也不行呀!这么久,谁坚持的住啊。

可多练练也好啊!争取比赛获奖。我皱起眉头,重新坐回去,这一次我调整好心情,开始认真弹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手也更加娴熟。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手到了最累的时候,我仍在坚持。这一次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曲的练习中去,慢慢地忘记了疲惫,沉浸在自己弹出的琴音中。渐渐的,我的手开始变得放松了,乐曲也开始流畅起来。六个小时过去了,这一回练习真的很有效果。

一个星期后的比赛,我居然获得了第三名,这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成绩,真是太高兴了。

苦尽甘来,努力之后总会有收获,我对这一点的理解更深了。

【篇六:练琴的启示】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小提琴,不知是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我,还是优雅的姿态吸引了我,反正就两个字——喜欢。

俗话说:“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句名言,使我受益匪浅。

刚进小提琴班,我就很紧张,害怕自己学不好。第一节课老师教我们勾琴,就是用脖子和肩夹住琴。脚分开,琴放肩,紧挨脖,头向左,鼻子对着琴头,左手放左脚,我很认真地练习,开始还能夹住琴,但时间一长,脖子就酸了,差一点儿把琴摔在地上,勾琴是功夫,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接下来学习拿弓、运弓。老师说左手拿琴,右手拿弓,弓毛朝上,摆好手型,右手成90度伸直,胳膊肘与琴在同一平面上,轻轻拉,不压弦。我试着拉,弓子却不听我的使唤,开始拉出像锯木头的声音,难听死了。我拉了一遍又一遍,脖子、胳膊酸了,小小的手指按到琴弦上,就会留下一条深深痕迹,真是痛呀!一天又一天,每天练习30分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能拉出好听的音了。

一段时间后,老师教了我们第一首曲子《小星星》,老师拉的十分动听,听着真是一种享受。要学会这首曲子,首先要认识五线谱,我下定决心,一周就能熟练地读谱了。要使五线谱上的“小蝌蚪”在小提琴的琴弦上变成动听的乐曲可不容易。四根弦粗细不一,琴弓要拉准,手指要按准,这真是太难了。刚开始拉出的声音一点儿也不悦耳,有时像乌鸦叫,呀呀呀;有时像老鼠叫,吱吱吱;我气得直掉眼泪,不想干了,放弃很容易。这时候妈妈会批评我,说我太着急。但她也会鼓励我,继续啊宝宝,怎么一遍比一遍好听啊!就这样我练啊练啊,终于拉熟练了。到给老师展示时,我竟然是五个人当中拉得最好的,我自豪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好多天功呀!

时光如梭,现在我该考五级了,我已经学会了换把、揉弦、和弦——,也能拉出一些简单曲子,如《G大调小步舞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沂蒙山好风光》等等。即使闭着眼睛,我的左手和右手也能配合得很好。我深深体会到了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回想学小提琴的三年,我经历过考级,也经历过上台表演,快乐、伤心、痛苦都有过,还好我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我坚持,我骄傲!

热门推荐
1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叩开幸福之门
3观察鹦鹉
4秋天的田野
5你最珍贵
6叶落的启示
7美丽的九峰公园
8不一样的春节
9真情
10缅怀先烈,爱我中华
11我也是一束阳光
12逆水行舟
13莲花
14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15古诗的阅读时代正在降临
16不再捕猎的猎人
17粽子飘香
18环保建议书
19写人
20游青岛
21青岛游记作文
22教你识别人民币真假
23排队
24我的家庭成员
25邂逅
26细心的王叔叔
27小兔过河
28一起走过灿烂的日子
29她真好
30那一段艰苦的时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