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能忘却的纪念】
“九三”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鲜艳的五星红旗满载着全国人民喜悦和欢腾冉冉升起,人民的脸上浮现出无与伦比的自豪感,但眼眶里又浸满了泪水,因为他们没有忘记,没有忘记那段沉重悲惨的历史。
他们没有忘记,没有忘记曾经辉煌了一时的东方梦,那凝聚了两代人智慧结晶的圆明园,没有忘记曾经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一个放火,豪取强夺,对东方文化犯下的滔天大罪。他们记得,我们记得,曾经的中国母亲经历的沧桑岁月,饱受着摧残,蹂躏,可她懦弱的子女们,一个委曲求全,将中华五千年文化扔进了火里,一些贪污受贿,软弱无能,将中华儿女扔了水里。她哭泣着,却无能为力,她捶胸顿足,却经不起枪林弹雨。她默默忍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威武的东方雄狮,沉睡了。圆明园辉煌着,到了最后却只剩下斑驳破碎的石柱,在风中好像站不稳脚步,哭泣着,提醒我们别忘记她饱受的伤害。
或许有些人忘记了,但有些人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生永世都无法忘记。圆明园的石柱记得,南京的大雪也记着。南京的冬天总会下那么一场或大或小的雪,白茫茫的一片,很美,也很凄凉。那是祖国母亲在清洗,在掩埋,那藏在内心深处,所有中国人民深处,无法磨灭的伤痕。那是用殷虹的鲜血记下的历史,那是用血肉之躯书写的屈辱,铭记着“四万万中国人民,请记住,我们的伤我们的痛,中华民族的伤,中华名族的痛。”“十三亿中华儿女,请记住我们的经历,中国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婴儿的啼哭,妇女的求救,敌人丧心病狂的奸笑。多少年之后,还如昨日一般浮现在中华人民的脑海里。血洗清了南京城,洗亮了人民的眼,人民的心,洗净了960万神州大地。中国!中国!倒在了血泊里,血海深仇凝聚在30万颗小石头里,炽热的鲜血在流动,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沸腾,咬着牙提醒我们别忘记他们的悲惨世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多少年以后,那屈辱像阴霾般笼罩在人民的心头。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变成了孤苦无依的孩子,如一叶扁舟,游荡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上。多少次母亲频来入梦,台湾孩子气未改,疾声呼唤“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怜爱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心如刀割,却只能把泪水往下咽,看到孩子受到敌人的凌辱,换上了日本的名字,学习自己仇人的文字与知识,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母亲每日以泪洗面。深藏在台湾的屈辱史,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名言警句。
中国,东方的雄狮,中华,璀璨了数千年的文化。她从贪污腐败的清代走来,受到列国的摧残与凌辱,吞云吐日的鸦片摧残了她的心智,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侵华行动,东北三省忍受了长达14年的奴隶与殖民统治;她从懦弱无助的民国走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离开自己,蒙古宣布独立,八国联军侵华,俄罗斯肆无忌惮地占据了华夏土地,因为蒋介石的纵容与懦弱,让小日本有机可乘,在华夏土地上任意杀戮,国人承担了难以忍受的屈辱。终于,怀着博大母爱的中国悲痛了,愤怒了,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了神州大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革命先辈再次用鲜血洗清了耻辱,洗红了五星红旗,谱写了新的传奇,换来了我们今日的繁荣与稳定。
我们记得,十三亿中华儿女记得,那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依然浮现在我们脑海里,“九一八”已经过去,“九三”的太阳已经点燃,整齐的方阵,俨然的部队,再次向世界宣告“这才是永恒的中国”“中国雄狮已经复苏”经过70年的努力,圆了周总理的一个梦,也圆了革命先辈的一个梦,更圆了广大人名群众的一个梦。
正如聂华苓所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历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血染了“勿忘国耻”四个大字,用生命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名言智语,时刻提醒我们要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入到我们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千千万万我的梦,才能组成中国梦,只有我们这一代铭记历史,奋勇拼搏,才能再创辉煌,再次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已经觉醒”。
别忘了曾经饱受的屈辱,谨记着今天的太阳,向着明天更好地出发,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篇二:为了告别的纪念】
2020年4月4日,一个应该像1937年7月7日、1949年10月1日、1978年12月18日、2008年8月8日那样被记住的日子。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最适合成为哀悼与纪念在这次疫情中死去人们的日子。当我得知哀悼的消息后,曾无数次设想过它的形式:献花圈?主席发表讲话?还是默哀?事实证明我一个也没猜对。早上10点整,我正在打着篮球,忽然尖锐的笛声从天边响起,划过城市的上空,到达每一个人的耳畔。我赶紧站好,同时看见身边的每个人也都静静地肃立着,像虔诚的教徒——我曾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看到过类似的情景,那里的教徒在祈求神灵的佑护,而我们只是希望死去的人们能够走好——这已经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是对生命的尊重。
笛声如泣如诉,路上的车鸣也不断加入,使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片,笼罩整个城市。虽然笛声有些刺耳,但我却觉得它是一首挽歌,是一首安魂乐,它已经超越了那些华美的乐章、精致的歌曲,超越了教堂里无休无止的赞美诗,它更像是一种永恒。虽然它只有一个音符,一个曲调,但它包含了所有的喜怒哀乐,向人诉说着这个国家在这一次疫情中的一切。它没有歌词,歌词早已写进每个人的心里——我们此时只需要心灵的共鸣。
笛声结束了。我祈求,三千多条在这次疫情中无辜逝去的生命,走好!保重!特别是牺牲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你们对得起“中国人”这个称号!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都是芸芸众生,你们却做了英雄才能做的事。
在历史的推进中,能够传递的只有记忆。这个国家会永远记得你们。
这次疫情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人心的丑恶与良知。有的人倒卖口罩、提高物价发着国难财,有的人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有的人退缩,有的人逆行;有的人彷徨,有的人笃定……这就是此次疫情的众生相。真的,这次疫情我们得到的太多了。
但也失去太多了。这次的死者中很多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很多都是未来祖国的栋梁,很多都是好丈夫和好儿子,但他们都不在了。他们看不到中国真正崛起的那一天了。我为他们惋惜,只能在声声鸣笛中与他们告别——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17年前,非典肆虐,当时的70后和80后保护了还只是孩子的90后;而今年的新冠肺炎,已经长大的90后又再保护我们00后。那么将来呢?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这个特别的纪念,我们这一代要纪念什么?
【篇三:数典不忘祖——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整的神话,跨越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题记
岁月的年轮竟转得那么的快,雪山仍白雪皑皑,草地也还仍然茂盛如初,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辨,但一回首,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经有80年了。
回顾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长征那条风雨路,除了有说不尽的艰难困苦,还有道不尽的严峻险阻,这条路无疑是让人感到恐惧和绝望的。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早期目标不明,路线不统一等艰难险阻,红军战士还是凭借着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了困难,成功会师。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萧华的《长征组歌》唱道:“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恶劣的环境、落后的装备,残酷的围追堵截、时时的生死考验,但是在为穷人打江山、求解放和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驱使下,这一支英勇的队伍“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以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万里长征。
长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互助,一起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在危难时刻红军战士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亲密团结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勇气、生命谱写了历史,铸就了长征精神。
美国作家史特来说过:“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由此可见,长征是伟大的,长征的精神更是辉煌的,红军长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做到的是牢记历史,用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
“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时刻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吧!
【篇四:纪念512大地震作文】
忘不了那山崩地裂的巨响;忘不了那砖砾中的呻吟,更忘不了那一具具触目惊心的尸骸。今天清明节,这雨来的如此猛烈,仿佛在为你们哭泣,为你们伟大的精神而歌泣。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没有任何预兆,你们就被那无情的地震给活埋,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可是废墟中的你们不怕,你们彼此依偎,树立信心,你们深信外面的人们会来拯救你们,还你们一个家园。的确,那些武警官兵,那些白衣天使,那些关心你们爱你们的家人正在努力地搜寻你们的生命迹象。
也许是废墟中太黑,太难熬,没有食物和水源,你们终将没支持到返生的那一刻。可是……可是你们惊人的壮举感动了所有的人民。地震无情人有情。废墟中的你们也许意识到自己已支撑不住,你们毫无顾虑的将自己的指头咬破,让那一股股血液滴入到你们亲人朋友的嘴里,让他们不再干渴,让你们有了更好活下去的希望。你们用自己魁大的身躯遮挡住你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懵懂中变得成熟,让他们重获新生。你们用自己最温柔,最感人肺腑的话语来激励对方活下去。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让我们废墟外面幸福生活得人们痛心?
黑暗中那手机荧屏还在闪烁,你艰难地摁完最后一个留给怀中宝宝的名字。“宝贝,你要好好活下去,你要……”你在自己支撑不住时将自己的乳头放入了熟睡中孩子的口中,你用自己厚大的衣服用自己温热的身体紧紧裹住孩子,最后用你那干枯的嘴唇轻轻地吻了一下熟睡孩子的脸蛋,就这样你闭上眼安静的走了,留下僵硬的尸体和怀中哇哇乱哭的孩子。
地震中死亡的同胞们安息吧!不要担心你们那变为废墟的家园,不要担心你那最后一丝的牵挂。我们,我们这些废墟外幸存的同胞会替你们安置,会还你们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得美好家园,也许再也创造不出那般美好,的确也不能,但我们会努力去修炼。我们会让你们的后代,不!是祖国的后代,幸福、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去铭记你们的壮举,让他们去努力拼搏、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人生。
雨还在下,就让它代表我们所有幸存者最沉重的哀思,让它流淌,让它渗入你们的坟墓。安息吧,我罹难的同胞们!
教师评语:面对灾难,有一种情感叫哀伤,有一种情怀叫悲壮,前者让人萎靡,后者催人奋进。本文就具有悲壮的力量。
【篇五: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改革开放之大国崛起
——我看改革开放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改革开放,见证着中国的大国风范,王者姿态!
改革开放之溯源。
“改革”一词由来已久,自春秋战国时就已被韩非子提出,《国语·鲁语上》中就有:“改革,以更功具,以新政要。”就是要用改革来革除旧的生产工具,更换进攻所用的器具,以创新政治纲领,用改革来促发展。
那么,时隔两千多年,改革一词,从未褪色,它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日本天皇的明治维新……不计其数的改革都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那么,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以高昂的激情来对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至今日它仍是一个闪光点,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实践中区,改革开放历史已经久矣。
改革开放之几多沧桑。
中国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以革除旧的生产关系,促进新动力,新时代的到来。但改革开放曾一度进退维谷,停滞不前。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当改革开放提出要面向世界,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的一些顽固派坚决反对,他们用保守的眼光看问题,不愿敞开国门,不愿与世界交流,并以高压态势提出要打倒这股开放的势头。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顺应社会潮流的,是难以阻挡的,如同春起之苗,以其迅猛之势突破旧的囹圄,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最终铸就了中国的新辉煌。
改革开放之胜利曙光。
经历了几多沧桑,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20峰会在杭州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谱写着新时代中国的绚丽多姿,亚投行的建设彰显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众多非洲铁路的援建凸显着中国之大国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迅猛的发展势头。是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这头狮子觉醒,它就屹立在亚洲的东方,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中国改革已使中国崛起,使中国傲然立于世界之巅!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改革开放,一路辉煌!
【篇六:不能忘却的泪】
爱是什么?爱也许是母亲头发上的几点白星,也许是父亲受伤的几个老茧……可对我来说爱是母亲那湿热的眼泪,那红肿的眼眶,那一幕,我永远都没有忘记。
我的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女强人,很乐观,很坚强,我从来没见过她流过一滴泪。但那一次,我却发现了母亲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哐当!”我不满的看着母亲夹来的青椒,讲说中的饭碗狠狠地摔倒了地上。母亲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收拾着地板。
当天晚上,我起来喝水,隐隐约约听到厨房传来一阵阵抽泣声。我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悄悄把门开了一道小缝。
只见一向豁达的母亲坐在了椅子上,抱着只枕头,豆大的泪珠划过了她通红的脸,一颗颗低落了下来,慢慢连成了串,那枕头被泪水浸透了一大半。
我从未见到过母亲竟然如此伤心,也没想到我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竟对她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突然,虚掩着的门被风吹开了,我看到了那张泪水中的脸,在灯光的照耀下,竟显得如此憔悴。听着阵阵哭泣的声音,我的心仿佛要碎了,视乎有一把尖刀在我心上划着。
我不忍心再看这悲伤的场景,几步溜上了床,躺在被窝里,辗转反侧,始终不得入眠,熬了一个通宵,而母亲的哭声也从未间断,陪我入夜。
第二天早晨,我枕着阳光从床上爬了起来,在那把椅子上又看见了母亲。母亲面容枯槁,脸上依稀残留着泪痕,那红肿的眼眶上闪着泪星。我不忍心吵醒熟睡中的母亲,就让她也休息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