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祭祖
祭祖

【篇一:祭祖】

雪,纷纷扬扬地洒下,浸湿了大地。这个冬天,我们回到了江苏徐州,在小年那天,去祭祀祖先。

我们开车到了郊外,满目凄凉,到处长满了枯树杂草。走在枯黄的植物中,我感受到了萧瑟之意。外公拎着纸元宝,那是祭祖必备品。看到了“李家陵园”,再走几步,苍劲有力的“黄家陵园”四个大字显现出来。台阶因年迈而积满尘土,朴实的土地多了几抹绿—萝卜,一个大土堆显赫立在中央,一块硕大墓碑挺立着,那么苍老。我们祭祀的是老太太和老太公。外公将纸元宝点燃,火无情地啃食着纸元宝,我们默念着,祈祷着:“太太、太公,我们送钱来啦,你们不要愁没钱花了……”每个人心情沉重,祭祖是神圣的。

碑旁一棵松树,似是忠诚的卫士,火终于无风自灭。接着,庄重的磕头仪式开始了,外公、妈妈磕头以后轮到我和妹妹了。我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头:太太、太公,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外公、妈妈受过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也因此感激你们。祝你们在天之灵幸福快乐……磕完头,又虔诚地祝福,便结束了仪式。

祭祖中,我发现长辈都已年近古稀,心里不禁有点酸痛。看着那土堆,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道理。是啊,珍惜眼前最宝贵的人和物,才是真理!

祭祖,就是儿孙对先辈们的心理寄托。祭祖,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是孝的表现。通过祭祀祖先,人们才能懂得:时间不饶人,趁父母还健在,多尽一份孝,免得以后后悔莫及!

【篇二:清明祭祖】

又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便开车带着我和爷爷去农村给祖父、祖母和祖先们扫墓。一路上,春寒料峭,远远望去,路边的小草、大树,绿得充满生机,还不时掠过一束束桃花,但我却无心欣赏,心中飘荡的是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我们来到我们张氏家族的坟山,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先人们都在这小山坡上安静的长眠。爸爸从车上拿出一捆花花绿绿的纸花和纸钱,爷爷也拿出一大捆的炮竹,爷爷首先来到祖母的坟前点上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爸爸把纸花小心翼翼地挂在竹竿上,然后深深的插在坟堆上,风儿吹过纸花,随风摆动,好像在为祖母跳着一支悲伤的舞,突然爷爷点燃爆竹,震耳欲聋。这声音打破山野的宁静,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接着,又是一阵噼噼啪啪声,烟雾弥漫,火焰熊熊,整个坟场热闹起来了,只见每家每户都在各自的祖坟上,扎纸花,烧纸钱。他们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寄托着对祖先的感恩之心。

扫完墓,回家的路上,我仿佛看到了祖母那灿烂的笑容,还抚摸着我的头说:“只要你认真学习,锻炼好身体,我也就放心了……。”

【篇三:寻根祭祖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民谣背后,牵引着的是无数槐乡后裔的心,指引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人们因何而往,请看下文——

“根雕大门”是大槐树的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云,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穿过根雕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闪闪的“根”字的最后一笔,倒着看像一只脚,道尽了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家园的款款深情。

绕过“根字影壁”便能看见三座石桥,从左到右依次是莲馨桥、槐香桥、鹳鸣桥,架于“同源渠”之上,细细水流提醒着过往游客饮水思源,不忘先祖。站在桥上,眼前一座宏伟的全木结构的建筑便是“献殿”。慢步下桥,来到殿内,整整齐齐的陈列着祭祀时的贡品,种类繁多,庄严古朴。

出了“献殿”,顺着台阶往下走,站在殿前,宽阔的“祭祖广场”顿时令人视野开阔,行走其间,两侧花团锦簇,旌旗飘扬。沿着广场的中轴线径直向前,不足百步,拾阶而上便来到了“祭殿”,殿内的祭祖堂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来到这里焚香祭拜先祖的游人络绎不绝。

还有栩栩如生的移民浮雕图、设有移民签发处的广济寺、洪洞名字由来的洪崖古洞、独具特色的民俗村……每一处景观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深深的乡土情谊。

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远方的亲人,欢迎回家!

【篇四:春节祭祖】

还未到大年三十,四处便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各家各户门上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就连小区门口也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而此时的我,却坐在返回老家的客车舒适的车厢内,听着轻松的音乐,畅想我未知的新年。

回家的路上,爷爷打来电话,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次过年,我会带你和赵檬一起去祭祖,以后等我老了,走不动了,就靠你们了。”我不明白“祭祖”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我们来继承爷爷的“衣钵”?带着满腹疑问,我回到了老家。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开始准备,而我也终于找到机会向爷爷询问祭祖的事,在我的追问下,爷爷终于开了金口。原来,祭祖是农村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专在过年时举行,分为两个部分,即“祭祖宗”和“拜神”。爷爷讲完后,我和弟弟就带上四挂鞭炮,一大叠纸和一些香上山了,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我们虔诚地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离开时还放了一挂鞭炮,意思是告诉祖宗后人来祭拜了。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和弟弟完成仪式的时候,都冻得手脚冰凉,但心中却充满神圣和虔诚的敬意:所谓“祭祖宗”,不过是一种仪式,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不要忘根啊!站在风中,我忽然觉得心里很温暖,很温暖。

回到家里,满屋飘着肉香,我好奇地将头伸到锅边一看,原来煮着猪头。一会儿,只见爷爷拿过一个洋瓷盆,把猪头装好,并给猪嘴里咬上猪尾巴,把一双筷子插在猪头上,我恍然大悟:“爷爷,这是不是表示‘有头有尾’呢?”爷爷笑着点点头。

“拜神”仪式开始了。首先要拜家神,大堂上放着一尊庄严的家神像,爷爷将猪头放在供桌上,然后点燃三炷香,虔诚地拜三拜以后,便将香插在神像前,随后爷爷吩咐我和弟弟各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神像两旁。拜完家神,爷爷端起猪头,我和弟弟拿上香和纸,我们祖孙三人又分别到了大门、猪牛圈、灶、水井、路边和菜园等地燃香参拜。爷爷边告诉我们,拜大门是在拜门神,在灶、路边是拜灶神和路神,在猪牛圈、鸡圈求的是六畜兴旺,在水井边拜的是一年四季有水喝……

每到一处,我和弟弟都认真地烧香参拜。就在拜完路神回身之际,我看到爷爷温和的目光,他站在雪地里,眉发上都落了不少雪——他在微笑!爷爷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望着我和弟弟爷爷笑了,笑得那样欣慰。

年过完了,每每想起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我想,除了那温暖的笑容,我更不会忘记的,是过年的祭祖,它不单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要我们记住自己的根。

热门推荐
1戏精老魏
2再也没有
3学雷锋行动
4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5期末考试
6一只粽子的旅行
7碎片化的生活
8瞧,我们这一家
9踢足球
10满分作文
11可以吃的润唇膏DIY活动
12乡间的美好
13独特之旅
14都是车子惹的祸
15的作文
16回味
17我的母亲
18假如我能替你分担一点
19小草
20写游记的作文
21叶之随想
22我发现了乡村的美
23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
24那年秋天
25议论文
26我读懂了妈妈的眼光
27不能说的“秘密”
28开幕式练习
29《中国钓鱼岛》读后感
30中秋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