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何处不能求学
何处不能求学

【篇一:何处不能求学】

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留学生,出国学习成为稍微富裕的人家中孩子的选择之一,然而,花费如此多的金钱与力气,大部分海归的工资却不比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高。因此,我觉得,出国留学或许不应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出国留学不是求学的唯一选择。求学并非由地点决定,而是关乎于你是否拥有求学的态度。你若能考上清华北大等,大学同样拥有世界一流的水平,有与国外的知名大学类似的资源,有国外聘请回来的教授。在这样的大学里,我们不存在语言的差异,不存在上课难以听懂的情况,也不存在因语言而造成的隔阂。相对而言,对于一些不富裕,而要贷款出国的留学生,给毕业后的自己给予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如果海归们回国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你的金钱就像打了水漂,白白花费了。

出国留学让你失去人脉与实习的经验。留学生在国外积累的人脉,在国内却如同鸡肋,难以有用上,回国后只能一个人单打独斗,遇上困难,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拥有投资的机会,也没有合作的伙伴。反观国内,大多是大学同学共同创业,三五成群,拥有青春与激情,这样不是更加让大家向往吗?如今,在国内大学就读,并拥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也更加受到用人机构的关注。国内学生从大学时便可以开始找工作,并且持续关注各个单位的动向,远远比那些回国后一头雾水的海归要强的多。“强龙不压地头蛇”,高学历的海归若是习惯了西方的风格做法,过于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在以和为贵的中国,就像把鸟的羽毛拔掉让它去飞,空有一身力气,而无法一跃而起。

出国留学让你缺少了对父母的关怀,拉开了彼此之间距离。百行以孝为先,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在国外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当地,使得家人与自己每年甚至几年才能相见一次。平心而论,对于养育自己二十年,花费无数金钱在自己身上的父母来说,着实是不公平的,就算你赚到了再多的金钱寄给父母,但父母对孩子的想念又哪是金钱可以填满的,大部分父母大概会选择把这部分钱存起来罢了。而在外国出生的孩子,因为环境的原因,甚至连母语都不会说,祖孙二人连交流都成了问题,恐怕更加会让父母感到心酸吧。

何处不能求学,如果拥有求学的心,或许留在国内才是更好的选择。

【篇二:人生何处无书香】

蒙蒙细雨中,丝丝凉意从窗外透进来。我坐在窗前,手捧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读着。桌上放着一杯茶,几片茶叶在杯中悠悠地飘着,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茶香……

转眼间,闲适的暑假生活便逝去了,迎来了开学季。那本只看了几页的书也随之被我放入书柜,书桌上铺满了教辅书。课业的繁忙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忙碌的一个月。

不知是哪个黄昏,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查一些资料的我,暼见了书柜中蒙着薄薄一层灰的那本书。轻轻拭去书上的灰,金黄色的书名在夕阳的反射下刺痛了我的眼睛,更刺痛着我的心,仿佛在责问我这段时间把那些碎片化的时光都浪费了,打着学习的名义虚度光阴。于是,我把这本书放在了书桌上,它正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哪儿来的时间呢?我便开始向从海绵中挤水一般从自己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早上坐公交车亦或是地铁去学校时,或是坐在空位上,或是倚在杆子旁,总会有我看书的声影。中午吃好饭的午休时间,趁着作业还未布置,我会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回家路上、等候晚饭的时候……亦是如此,甚至在临睡前我也会看上一页,一方面缓解一天的疲劳与压力,一方面他充当了睡前故事的角色,让自己安心入睡。

利用着那一点一滴碎片化的时光,我不仅读完了那一半书,而且还领略了文学的风采与魅力。在地铁上与鲁迅先生共同回忆往事,让我体会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种种丑恶;在公交车上与冰心奶奶共同欣赏世间的美,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充满爱,充满真、善、美;在午饭后与契科夫共同蔑视奥楚蔑洛夫的阿谀奉承、欺压百姓,让我体会到了沙皇专制主义的穷凶极恶;在临睡前与莎士比亚共同了解哈姆雷特与其叔叔克劳狄斯的王权斗争,让我体会到了英国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的封建现实之矛盾……我也同样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从那时候起,我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的见识又增长了许多;我对于阅读的含义理解又多了一层……

同样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天空中蒙着一层薄雾。书桌上的一杯牛奶正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香与奶香。阳光透过树梢斑斑驳驳地照映再我米黄色的书上,我看着看着入了迷,逐渐沉浸在书的世界中……

【篇三:人生何处无清欢】

“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对于我都有一种向往,不是向往于它的美丽,便是向往于它的传说”。小学毕业那年,卸下一切重担的我与父母一起驱车奔赴向往已久的镇远。

经过了长途驱车的我,终于来到了镇远,那个令我神往的他方。镇远的美与城市的美大相径庭。城市的美美在霓虹灯的闪烁,街道的灯红酒绿,马路上的车水马龙。而镇远的美美得不同寻常,美在自然。镇远的水是绿的,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那是画家的调色盘里所不能调出的。那里的蓝天很蓝,蓝得没有一些杂质,蓝天与山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选择居住在一个当地人家里。那栋小瓦楼安静地卧在镇远的一隅,小瓦楼的主人下来迎接我们,他叫阿满,为土生土长的镇远人,他告诉我们小瓦楼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我不由得望了望它,它的瓦片已经斑驳了,墙略微的倾斜,看起来似乎弱不禁风,可它却伫立不倒,让人赞叹。

我们跟随阿满的脚步,走了进去,不错,虽没有城市五星级酒店那么豪华美丽,却很古韵淳朴、干净整洁。如果将城市比作浓妆艳抹的富家少女,那镇远应该是不施粉黛清新悦人的花季少女吧。我们放下行李,不曾小憩一下,便迫不及待的想更深的走进镇远,阿满便自告奋勇的当起导游,带我们领略镇远的韶华。

小巷极多,贯穿整个镇远,每一条小巷都有自己的特色。“女人巷”“情人巷”……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在城市所不能吃到的美味,如酸菜鱼,粉条,勾迷味蕾。镇远人是热情好客的,看见我的这般“小馋虫”模样,便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完全没有城市中的生疏和尔虞我诈。只有喜欢你就多吃点,吃不完打包带走。晚上吃得太饱的我走在镇远的桥上消食,月光如瀑布倾洒下来,将镇远笼罩在银白色之中,间或有几声悦耳空灵的笛音。大多数人家早早地熄灯了,他们追求的是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而城市人却在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中渐行渐远。

后来,我离开了镇远,回到了城市,蓦然回首间恍若旷世。人生何处无清欢,不要一味的追求那种空虚的物质生活,要多一份闲适恬淡,静而不躁;少一点尔虞我诈,为而不争。如此,我们便能很从容地欣赏沿途的风景,看见身边的美丽,享受生活的诗意。

【篇四:人间何处无风景】

一道靓丽的风景,不仅仅是指美丽的景物。其实,细微的事,卑微的人,一瞬间的温暖,一份小小的感动,何尝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呢?

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从远方走来,看他们的面色和衣着,就能知道,他们是远方逃难的灾民。这时,母亲拿出一个面包,递给她的儿子:“孩子,赶了这么久的路,饿了吧?吃吧!”,儿子看看母亲,说:“妈妈,你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你吃吧!我不饿!”,母亲笑了笑:“没事,妈妈是大人,不饿,你还是个孩子,正在长身体,你吃,我不饿”。儿子见拗不过母亲,无奈,只能说:“妈妈,我们一人一半”。就把面包分成了两半,大的一半给了妈妈,小的那半留给了自己。

原来,我爱你,并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体现在生活当中的小事上。

戏台小舞台,人生大舞台,这个舞台上的我们,是平平淡淡的。我们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如茶的人生,平淡、香醇,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每天早起早睡,从不出远门。闲下来,看看电视,拉拉家常,种种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早晨起床,奶奶总会泡一杯浓茶放在爷爷床前;晚上睡前,爷爷也会为奶奶灌满一个热水袋放在被窝里,多少年雷打不动。

爷爷家的日子很平静,很祥和,总有人说,爱情有多美妙,轰轰烈烈。而爷爷奶奶之间,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平凡的人生中,也有极其丰盈的美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待你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寻找。

【篇五:人生何处无完美】

在西方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名言: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经高考三次,前两次落榜时,他曾想去书店找一份送书的工作,结果因相貌问题而失败了,之后他又拼命进行了第三次高考,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之后的他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创建了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电商软件,成为了电商巨头。

成功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上帝为你打开那扇窗的同时,也许会拉上一层窗帘,而那扇窗帘只有你自己去打开它。虽说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老祖宗的那一套理论如今也不曾适用,因为时代在进步,过去那个只有读书中举才是成功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的世界,成功不止一种道路,读书考研考公务员不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了,名校也不再是成功的保障了,我们也不必再过众人抢过独木桥的生活了。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类只有一条成功的道路,那就是读书,这样社会就会毁灭,因为这样家长就会强迫自己的子女光读书,让他们学傻,这样就算他们最后当了官,只会学习而不会造福百姓,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又因为年轻一代光去读书了,所以没有人去做其他的手工艺,也就无法获取一些生活必需品,人类也就会灭亡,所以说人生不止一条成功路。

最后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去向着未来去拼搏,去成就那个不一样的、完美的明天……

热门推荐
1有趣的一家
2实地扫雷
3我的愿望
4小学生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5秋天的图画
6微笑是那一缕曙光
7放风筝
8让梦想成就永恒
9迎春花
10留给母校最美的背影
11跳舞很累,但我快乐着
12赞美玫瑰花
13错误
14课间十分钟
15文明日记
16碎片化生活
17我的老师
18那一次,我真愧疚
19走进草原兔的幸福生活
20绿叶
21大树的梦
22我想做一名天文学家
23我的校园
24意外的收获
25成功了的作文
26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27又见枝头吐新绿
28故乡的秋
29《读路旁的橡胶树》读后感
30形形色色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