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慈善之心
慈善之心

【篇一:慈善之心】

树木扶持藤蔓,雨露润泽万物,太阳温暖寰球,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关怀温暖人心,同情滋润心灵,慈善造福人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然而说起慈善这个词,人们总是会和财物联系起来,那么说,你捐的钱越多,你的慈善心就越大么?不然,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慈善宴会上,一些富商大款在一起夸夸其谈自己的慈善心,只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默默坐在一旁,独自喝着红酒。这时,一位满脑肥肠的大款走到他面前,带着一丝戏谑和鄙夷对作家说:“你捐了多少钱啊?”作家平静地回答说:“十万。”大款更加自得,嘲弄地笑笑,说:“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捐了一百万!”作家仍然是面不改色:“这十万元是我全部资产的一半,那么,您口中的一百万,是您资产的百分之几呢?”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到,慈善不是炫耀的砝码,而且慈善心的大小也不在于钱的多少。汶川地震中,我们也都献出了自己的慈善之心,我的储蓄也全部捐给了灾区,虽然钱不多,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慈善心就比那些捐出几百上千万的明星富豪要小,相反,这一点资产是我的全部储蓄,而那几百上千万,不过是那些名人资产的九牛一毛。

慈善心并不止于个人,它是具有感染力的,是可以像火炬一样传递下去的。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来印证慈善的传递就再好不过了。一个穷小子“辛苦遭逢起一经”,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家里却无力供他上大学,一位好心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便本着慈善之心,资助这个年轻人念完了大学,年轻人事业有成,想要报答好心人商,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于是,他便学着好心人,资助了千千万万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慈善的传递,由此可见一般。

慈善之心是一种人文情怀,并非只是富人、名人的专利,只要怀着一颗爱心,怀着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对人充满关怀之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洪战辉从11岁起就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12年含辛茹苦,慈善之举感动中国。

参与慈善活动是精神追求和道德完善的过程。国际知名电视制片人靳羽西把“拥有一颗愿意关怀别人的慈善之心并付诸实践”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说:“慈善的形式在我看来完全是多种多样的。”

让我们怀着一颗慈善之心,面对生活,面对阳光,将慈善传递下去。

【篇二:慈善义卖】

2019年1月1日我去全民健身广场参加学校组织慈善义卖。

我和妈妈一起参加,我们是9点左右到义卖现场的,现场已经人山人海了,看到我们班的人,他们一看到我就叫我帮忙,我们是两个人一起把一箱东西给搬过去,一到我们班的摊位就已经有人了,我们把商品摆好之后,当时高级推销员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是机动人员张梓康和我一起去做流动小贩,推销我们的商品,最火的商品就是小鸡头饰,女生特别喜欢,第二是乐高,少人买的就是麦芽糖,我们俩个人走了几圈,卖了十几只“小鸡”和三盒乐高。我边卖边买,我在我们班里的摊位买了十五只“小鸡”、一套中山名信片、一盒麦芽糖,“小鸡”准备送表妹她们,名信片是准备给过年来我家过年的姑奶奶和表姑表淑他们看的,麦芽糖是送给我外婆的。我还在小家电摊位买了两支灯管;我还在五(7)班黄老师的推荐下10元买了个玩具;还在五(6)班摊位那里10元三个圈套圈圈,我圈中了一个魔方;我还看到有人在卖对联,我叫妈妈买对联妈妈说那对联太短了我们家贴不了,我只能垂头丧气地走了。

商品卖完了,负责清洁的同学在清理现场垃圾,我问问赵老师可以走了吗?赵老师说可以走了,然后我们回家了。

今次的买卖很有意义,我很开心,我想再来一次!可是一年只有一次,明年有的话我还想参加。

【篇三:关于慈善、公益】

提到公益、慈善,人们似乎总是会首先想到红十字会等大型的慈善机构和公益事业,或是某公司,某明星捐出几百万的慈善举动。但实际上慈善和公益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

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可以做到省吃俭用,回收垃圾,以此来做公益为贫困县的学校捐助上自己的积蓄。未涉世的小学生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和午饭钱去支持学校的公益活动,为大山里的孩子献上自己的爱心。我们每个人又怎么有资格说自己没有能力做公益呢?公益、慈善需要的不是多么宏大的规模,多么隆重的场面,多么浩大的声势,需要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爱心和行动。况且,那些慈善机构、那些公益事业靠的不就是无数平凡而热心的公民吗?所以要相信只要愿意去做,每个人都能参加公益,做慈善,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首位,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修身”,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完善人格,也是一种责任。梦想的实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建设,需要的何止是科学技术?需要的还有高道德水平。而提高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经济在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支撑和继承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其中就包括慈善、公益事业。不少人会问为什么要继承这些,因为有了慈善和公益才唤醒了人们心底沉睡的爱心,有了慈善和公益,才让人们明白什么叫做互帮互助,什么叫快乐,有了慈善和公益,才让这个社会充满了爱。我想一个没有爱的社会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死气沉沉。同时,慈善和公益也能发挥出我们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我们虽然不是太阳,但可以奉献爱心变得光芒万丈;我们虽然不是造物主,但可以让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充满爱与希望;我们虽然只是一滴水,但只要发挥每个人小小的力量,终会聚成浩瀚的海洋!

【篇四:慈善是什么】

慈善就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每天报纸上都会报道一些新闻——不是谁家孩子没钱上大学,就是什么地方又地震了,或是别的。看到报道的人都会纷纷赶来帮忙捐款,使受帮助的人感激不已。各个地方受灾害,领导也捐款并前往慰问,使人民群众的心与受灾人民的心系在一起。每个孤儿院与敬老院每年都会收到礼物,并有好心人来看望他们,让他们残缺的心灵得到安慰。

在我的老家杨树房有这样一个例子。那个姐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每个月只有一点工资。这些钱一方面供自己在外地的生活费用,另一方面还要寄一些给那个姐姐与家中80岁老太太的学费和生活费。周围的好心人把她的事迹跟报社的人说了,报社立即派记者前往了解。了解后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放在报纸上报道。一周后,便有人来捐款并看望大姐姐和老太太。大姐姐有钱上高中了,之后她又以班级前几名的成绩考入一个大学。但它离姐姐家太远了,好心人便想办法把大姐姐调到附近的地区上大学,——这样她既可以学习,又可以照顾80多岁的老太太……这只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还有无数个这样感人的事例。

偶尔会在街道上看那些停着的车上贴着一些标语,其中有一个说:“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没钱!”没钱你买名贵车?LV包?

请把吃冰棍的钱省下,帮穷孩子拥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铅笔;请把吃零食的钱省下,帮饿了好多天的人买一片面包,一根香肠;请把去网吧的时间省下,帮无家可归的孩子找回友谊。

慈善是在帮助别人,是在奉献自己的爱心。

【篇五:慈善意味着什么】

话说捐款箱,捐款箱,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的公益慈善设施,在超市里、餐厅或是银行都能看见这设施。但是放置在超市里的捐款箱不但没能起到本来的作用,适得其反,成了民众的废纸箱。想必大家都会看到此景:走到捐款箱旁边的人,大多数人投的是购物发票,优惠卷或是广告传单,少数人投的是一毛,两毛的小票子。在往里面一看,这些废纸大有占据了捐款箱的大半部分。

这种现象和自然的动作,不但反映了当今社会民众的道德底线的问题,更多的是民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一种无声的排斥和批判。

可能做这种事的民众也有自己的理由,前几个月轰动国内社会的“郭美美事件”让红会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形象一低再低,“卢美美事件”也使人们对于“慈善”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产生了模糊。原本捐款箱带着“救济贫困,行善积德”的口号出现在人们面前,现在倒是被扣上了一个“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的帽子。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处处体现,在“7、23”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社会上众多的“80后”,“90后”都开始筹资捐款,涌动出了大批爱心人士。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对于重大交通事故,捐献爱心的人这样多?对于捐款箱却是无动于衷?难道红十字会救济的人不需要帮助吗?其实面对一大串的问题,答案很简单:捐出的钱去项向明确用意也命确,相反,放置在超市里的捐款箱中的钱都干什么用了?在一个网络舆论能杀死人,说一句话就能一片海啸,假媒体事件频频发生的网络便捷时代,公众宁可相信一张张充满爱心的钞票变成赃款,也不愿相信这些钱救济了困难民众。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想:“这不关我事儿”或是“有人来负责”。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捐出去的钱用途不明,红十字会丑闻一再爆出,使公众对慈善机构失去信服感,普遍认为慈善机构带着一个伪慈善的面具,在欺骗百姓,欺骗公众,从而造成这种现象。或许,这种反映社会风气的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话题。(辅导老师:侯艳华)

【篇六:慈善在我身边】

从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一直教育我要做个有爱心的孩子。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有爱心”是啥意思。直到有一次,幼儿园举办了去养老院献爱心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记得那天,妈妈早早帮我准备了水果。老师带我们到了养老院门口,还叮嘱我们,上楼时一定要轻轻的,不要吵闹。到了房间里,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给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变魔术,看着他们绽放的笑脸,我心里觉得做这一切是多么值得。

上小学了,我才明白做慈善就是“有爱心”。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捐物的慈善活动。每次我都会积极参加。除了学校的活动,我还会参加社会上的慈善活动。暑假时,妈妈让我看了关于腾讯公益与肯德基等企业联合发起的爱心捐助活动。我看到照片上的孩子们每天三餐只能吃土豆,在我们眼里,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这种平常的食物,在他们眼里却是奢侈的,我流着眼泪看完这篇文章,抱着我的储蓄罐,让妈妈带着我来到离家最近的肯德基,把所有的零花钱都倒到了工作人员手上。虽然我捐的钱不多,但我希望能让山区的孩子们吃上一顿好点的早餐。

关于慈善,在我的身边还有很多人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的姥爷就是其中一位,我的姥爷是一位书法家,他和他的书法团队经常做一些书画义卖的活动,把得到的全部善款都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姥爷家里有很多“空巢老人基金会”“爱心基金会”颁发的证书与奖状。我以后会做个像姥爷一样的人,把慈善这件事坚持下去。

有些人认为,慈善对我们来说是很遥不可及的事,在我看来,慈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一点力量,把这些小小的力量汇集起来,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会感受到世间的温暖!

热门推荐
1走在书圣故里
2那一刻我迷茫了
3樱花的自述
4参加婚礼
5一步一个脚印
6我为地球妈妈分忧愁
7穿越到恐龙时代
8可爱的小狗
9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的作文
10爱就在我身边
11最美的沉默
12人字决里看人生
13致青春
14成功的滋味
15碎片化的生活
16让爱滋润人生
17文具盒里的争吵
18我的学农日记
19快乐儿童节
20恪守责任
21读生命终将静默安然有感
22
23不要成为懦夫
24家乡特产牛肉干
25二十年后回到故乡
26“幽默”的上学路
27走进军营
28我如草般爱着你
29生命的色彩
30我的小学生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