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字韵精华
字韵精华

【篇一:字韵精华】

“读书使人进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汲取书中最美妙的精华,这是许多人成就美好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从小也爱读书,与书更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书由字组成,字由书而生。每当我走进书的天地,与字一起畅游,漫步字的绮丽,看到他们一种喜悦不觉涌上心来。我如饥似渴,时间却莫名地短,我越发珍惜起来了。位位书中的人物仿佛活灵活现跃然眼前,哀叹人生苦短,有幸书仍相伴。当书中的字欢叫时,我也莫名雀跃;当书中的字哀哭时,我也替它悲哀,字仿佛和我一起生活。当一部书的字即将走向胜利的终点时,我却不觉地,眼睛有点发酸、鼻子有点发辣,但我决不是难过,因而即将分别,却又转念,我仍不弃它、不忘它,不时翻看,仍相会。而它也在想我吧,不舍地,仍在我梦里留恋。

我和书的故事远不止这些,因为字这些拥有孩子一样调皮可爱的性格的小精灵,和孩子一样纯洁天真。人道: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你看,书中的字也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不,本来活泼欢快的情节,实际上呢,它突然笔锋一转,一个三百六十度大旋转,一个仿佛不是它的哀怨语调出现了,让你禁不住落泪,不过它也很善良,在一页页空白的篇章上,跳起好看的天鹅舞,奏出动听的交响曲,不一会儿你就会破涕为笑的,你说,它可不可爱呢?你喜欢它吗?

当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朋友,有的字组成的书却不乐意了,为什么呀!呀!呵呵,它们这些字呀,居然告诉我:“我很累呢!”天呐!这些字还是小懒虫呢!我告诉它们,你们在教小朋友知识呢!是小老师哦!我看到,它虽然还是一脸不情愿,但飞扬的嘴角却说明了它愿意。它们一脸欢快地组成一本有趣的书,让孩子们阅读了。

这些字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书。有的字恶作剧,变成鬼怪故事,吓着小孩子了;也会有善良的字变成童话,让孩子在王子与公主中欢笑。它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把趣事讲给我听时,我会意的笑了,我早已和它们心心相印了,它们都是可爱的孩子呐!一个个阳光向上的孩子呐!我爱它们,真的,我有时曽会想象我也是一个字,同它们一起玩耍,一起嬉闹……

它们也爱我,理解我,知道我,我也一样,相信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直到永远……

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你有没有兴趣同它一起畅游,愿不愿意与它开始一段传奇的友情呢?我们一起等着你呦!

【篇二:书简,重拾那份精华】

接力数千年的精灵,依然恪守沟通情感的驿站。

——题记

十六年的花季,书简——一直伴我成长。小时候,书简是一个被误解的名词。秋去冬来,鸟儿迁移,雄鹰划过长空,记忆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傻乎乎的小孩伸长手指,大喊:“书简!书简!”殊不知,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但是,我与书简却像相识相知的恋人,今世的我们才得以重逢,那一份情有独钟,横跨千年,烙下深深的印记,重拾书简,静待下一秒情感的升华。

也许通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许多人不愿或不屑以古老的熊雁佳书送去殷殷祝福以表达心声,也许人类的残酷与杀戮,捏灭了人们捎书的愿望,失去了书简的音讯。失落了书简更失落了一种心情,一种韵味,一种难以表达的感觉。但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又有多少人能回忆起书简——那份温馨的回忆,重拾那份精华?

柔柔夜色里,轻轻扯起牵挂织成的情绪,绿绿的油桶钱投入墨水录下的情愫。鸿雁逆风而翔。扶着羽翼拨开迷茫飞越千山万水,负载文化情感。

烛光下,手捧泪花与欢笑,沉默装饰点点星光,小心地站在亮处拆封,唯恐长长的指甲戳伤那颗遥寄的心。细细的念着,已把那遥远的关爱,未谋面的笑,温柔如日的注目收藏。

书简,寄托的不仅是一次呼唤,点燃了千里之外的思念;书简——似鲜花,送给孤独朋友,灿烂如春光,如雨珠,无声滋润着亲人干涸的心田;更像和风,缓缓梳理信人的发丝。

书简,缓缓流过心田,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梦!我的最爱!沉淀这个深刻的文化。

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友情便是最动听的一句;如果说生活如画,那么友情便是最精彩的一笔,回眸望世间,唯有友情能灵犀相通,唯有友情能使心桥相接。书简,则是让心灵产生共鸣共振的纽扣。

历史这样告诉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诚挚的问候,温暖心田。即便只有寥寥几笔,都是真情的凝聚;即便只有一块巧克力,都是衷肠的倾诉;即使只有一封简朴的信简,都蕴藏在一个瑰丽的憧憬;即使只有一句温心的祝福,都伴随着一个七彩的梦。

鸿雁展翅高飞,翠羽折射出生活的美好与友情的价值。重拾书简,重拾一个美丽的梦,让这份情感耕耘,播种、生根、发芽,让爱的理由更深厚丰富,让书简走进心灵,重拾书简,重拾那份温馨的回忆,点缀心窗,装饰那深邃的文化!

【篇三:取精华去糟粕】

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重新唤醒了文明古国的生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腾飞,但是,我国千年的传统也被西方文明冲击地荡然无存,细细想来,传统文化中可留之处已被吹走,应抛之处却还是坚如磐石啊!

书信,一个在现代社会已苟延残喘的通讯方式,以其应不应该留在世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似乎在这个便捷的世界已无用武久地的书信必须被淘汰,请想想,当我们卷入到万事都以快为好的潮流之中,我们还能剩下什么?或许,未来我们已不会被《傅雷家书》中那一句句关怀的话语感动,不能再等待远方的亲人的家书,也再也享受不到打开书信时的那一缕墨香。那些字里行间的感动被一个个冷冰冰的号码代替,谁又能否认这是一种后退?我们固然不能要求人们放弃现代文明,去重新茹毛饮血,飞鸽传书。但在闲暇之余,重新拿起手中的笔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写一封信,让亲人寻找到那早已逝去的感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书信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摇摇欲附,可那些不合理的文化却仍占有一席之地。

提起民俗文化中的丧事办理,我想大部分农村人都先想到的是那一顿丰盛的饭。我曾多次去观看“白事”,也曾仔细地思想它。一个人去世,一家人大办其事,邻里乡亲都来随礼,然后一起吃一顿饭,聊聊家常,就完美地结束了这一天,记得逢周年时,还请来一个戏团唱戏,一唱便是一天,而下面的人则有说有笑,指指点点。待到该哭的人硬是挤下几滴眼泪时,便开饭了。在饭桌上小孩子的嬉笑,大人们的侃侃而谈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是喜事。纵观从头到尾的一系列活动,全无实质内容,有的只是繁锁的仪式。这样的活动既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也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而不知何时,这样的活动也掺杂了一些攀比的味道,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愈加复杂……

这不得不使我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明诚然发达,但他们仍美丽的田园,仍重视那些乡土生活,在中国我看到的却是越来越少的农村土地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西方的葬礼上,倘若你坚持不哭,他们会夸赞你坚强,在中国却被指责为不孝,在西方,没有人会因起时间而去插队,他们都在坚守着看似死板的规定,而在中国却随处可见插队的人……我不是一个奉行全盘西化的人,我想说的是,当我们用天朝上国观念去嘲笑外国人时,是不是暴露了我们的无知?同是现代文明,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当我们接受现代文明时,是不是应该发扬一部分,摒弃一部分呢?

让中华文化在时代的滋润下去除糟粕,流入精华的海洋,支撑民族的信念,成就中华的脊梁!

热门推荐
1日照游记作文
2我的奶奶
3假如我生活在土星
4读书,使我乐在其中
5从终点出发
6篮球班使我快乐
7我最想发明的一样东西
8读懂母亲
9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
10“六一”文娱活动
11大宁灵石公园之旅
12《秋思》改写
13爱上阅读
14小动物
15我的家风
16第一次读科学书
17幸福在心底
18我家的传家宝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书香伴我成长
21碎片
22吞噬生命的火灾
23乡村美景
24我不想当哥哥
25乐在其中
26大自然的声音
27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28亲情
29登花台
30我们的班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