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眼泪的重量】
会流泪,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最为灵动的特长。一滴泪,往往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真诚与感动。这样的泪,是有重量的,往往掷地有声。
记得归有光在其著名的文章《项脊轩志》中,用简单的三言两语,表达了对先妣、大母及亡妻的深切怀念。文中,归有光追忆先妣,写到先妣对子女的深情关怀:“儿寒乎?欲食乎?”如此舐犊情深,自然有了后文中“余泣,妪亦泣”的场面。主仆同泣,那眼泪,是对先母的深切怀念,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它包含着对母亲的追念与相思,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史记》的《项羽本纪》中写到,当四面楚歌,项羽军壁垓下之时,项王悲歌慷慨,泣数行下,于是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壮丽的悲歌,应和着虞姬的歌舞与西楚霸王的眼泪,歌颂的是在生死存亡关头爱情的坚贞。那眼泪中,包含着的是沉甸甸的深情,是在乱世中相知相爱,相伴相随的感激,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缠绵的情怀。终于,虞姬的一抹残阳般鲜红的血迹更为楚霸王的眼泪增加了一份重量。
三峡的美景自古令人称赞,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前来拜谒。然而,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却有这样的记录:“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险峻的大自然,虽景色幽静奇幻,却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艰险,这眼泪,是心系天下、情系自然而自发流露的,其中沉淀的是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也有了历经岁月洗涤而份量不减的重量。
着眼现今世界,眼泪依然有着其自身的重量。记得四川汶川的“5·12”特大地震,撼动了亿万国人的心。那一刻,人们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相互支援,相互营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我们流泪,是因为感动。感动那在危难之中的相濡以沫、团结一心,感动于中华人民的生生不息、永不言弃。而今天,一个崭新的四川又屹立在曾经的废墟之上,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勇敢,坚毅与顽强。那眼泪,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强,而变得沉重,变得贵重。
眼泪是有重量的,因为它往往凝聚了太多的感动与真诚,积淀着我们最为单纯的情感。
眼泪的重量,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重量与真情的价值。
【篇二:眼泪的重量】
有一种眼泪,掷地有声,惊心动魄;有一种眼泪,悲从中来,荡气回肠;有一种眼泪,不为风花雪月而落,不为感时伤怀而流,因为那是因山河、家国而掉的珠、碎的砾,从文人隽永的青衫间抖落,有重量,有力量。
那是一个草木深深,莺啼花动的暮春。国破山河在,纷纷映入你低垂而苍白的眼睑,盛唐的繁华如黄粱一梦、过眼云烟,徒留这萋森齐膝,荒凉破败的城,于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来不及剖开这庞杂的兴衰与浮世,无力而悲怮,落下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辛酸之泪,晕开脚下故国的泥土。
那是一个日月更替,渐渐暗沉的黄昏。面前是一湖浩淼无垠的水,脚下是一座盛名在外,危危矗立的楼。你曾闻岳阳楼处梦好,却不知此番“吴楚东南坼”的图景是如此令人黯然神伤,于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你在阁中任凭老泪纵横,驰骋在那张为江山破碎而沉郁的脸上。你想看一个盛世的再现,一个大唐的再生,却只看到了亘古不变的洞庭湖,永恒凝缀在宇宙里的日月。那双期盼的眼一下空了,只得用失落的泪填充,用浑浊的衰老湿润。
那是一个寒冷雪霁,短影纷纷的阁夜。你在黑暗中遥望三峡星河因五更的鼓角而动荡、摇晃。“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那是怎样悲壮的泪水、呐喊、哭号!盛世太平杳不知踪影,战乱与死亡取而代之。黑暗击打着人们的胸腔,泪水以啼吼的方式喷涌,连带着无限的悲愁爆发在原本静谧的夜里。
那是一个在诸葛武侯祠里沉默的时刻。祠外是森森青青的柏林,祠内是从阶梯里钻出的草的嫩绿,是重重叠叠的林叶中传来的婉转鸟啼。世人把这位英雄遗落在了荒凉冰冷的石阶上,破败无声的祠宇里,但你没有。你功业未成,你报国无门,于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湿了青衫,只为炽热的报国志向无人理会,壮然的理想不过是一团孤独燃烧在心房中的火苗,独自发出“呲呲”的烈响。
在中国,家便是国,国便是家,家国便是你人生承接的全部重量。原本只是生命个体掉下的轻如鸿毛的泪水,原本只是遇土则化、遇风则干的眼泪,因承载了一颗爱国赤子的期盼、失落、悲怮、悲愤,而变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那小小的泪珠放大到沧桑巨变的历史更替中,毫无避讳的释放臣子对盛世山河的追念与呼唤,成为一种不为自身为苍生的牺牲,如何不会动人心魄呢!
眼泪带上一记对故国的悲叹,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