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年迈的另一面】
端午节,随母亲回家看她,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压迫羁绊了她年迈而灵敏的手脚,似乎也束缚了她蹦跳的心脏和奔流的血液,这是最令她受不了的。可以说她是我所见过最闲不住的女人,无时无刻都停不下她忙碌的事。她,就如同一只飞崖走壁抓蚊子的“大壁虎”。
一进门,又见她像往常一样单枪匹马地立在厨房里,捣腾着那些横七竖八的家伙和锅碗瓢盆。还说腰疼呢,也不好好歇会儿,凑上”去一看,盆里是白米、蜜枣、鲜肉和酱油调料,活像是一大户人家。满水池都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褐色的箬叶。
原来是粽子。
我瞧着她树皮般的手,拈起指头抽一片箬叶,卷几下,又舀进米,放半颗蜜枣,小指灵活简洁地绑上几个棉线圈子,就随手丢进蒸锅里。那尖头的箬叶包裹着的蜜枣粽,饱满而圆润,尾平头尖,像钉子一样立在锅里,看那粽形,简直可以说是完美。
母亲怂恿着我去学学。我在水池里翻箱倒柜,好容易找到一片我自认为长得最合适的箬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学着她的样子卷几下,这第一关想通过也不容易,几次尝试后这一片箬叶早已千疮百孔。后来的几次也因为没握紧而散架或干脆半路夭折而前功尽弃。终于,当我如抓贼似的绑起一个尖头粽时,内心仿佛在观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得意。却忽然听见她说:
“心肝啊,你看粽尾是平的呀!”
猛然一看,就像谁在我脑门上掴了一记。是呀,是大相径庭,天壤之别的。她蒸锅里的粽子,依旧冒着白茫茫的热气,依旧是那么特殊,那么完美,那么经典,似乎是永不会被世人所超越的记录。
我笑得一脸尴尬。
“第一次包怎么可能成那样啊?那可是我多年来的经验啊!”我见她爽朗地笑着,僵硬的箬叶在她手中像绣花针一样飞旋。
一霎间,她就像一个从古代穿越过来的的绣花小姐,依旧那么年轻而精神抖擞。
这是一个娴熟的老者一辈子的经验,自然也是一个年迈的经验。有时我们自认为的聪明与智慧,其实算不上是什么经验,经验也许是一把唯有用生命和时光才能铸造的宝剑。我们没有经验,因为我们还年轻,当生命的炉火烧得愈旺,经验才能透出剑锋上的熠熠生辉。
年迈的另一面,往往是经验成熟的硕果。
末了,我问她,是不是该休息会儿了?她撑了撑腰,自嘲道,要是一个人连动也动不了,活也干不成了,还活着有什么意思?
生命不止,脚步不停,挖掘人生的经验,直到世界的地老天荒。
我走出厨房,用小菜鸟的目光,注视着那场丰盛的人生盛宴。她独个儿在厨房里的背影,伴着蒸锅呼呼喷出的热气,看起来多么神奇。我想,如今的我,只是岁月里一只露馅的粽子。
【篇二:一道年迈的身影】
童年的时光匆匆流过,很多东西都淡忘了,但爷爷对我的爱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幼儿园时,爸爸妈妈的工作时间很长,早上很早走,晚上很晚回。我幼年的时光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奶奶通常干家务,而爷爷只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要照料,所以,幼儿园时期的接送都是由爷爷负责。
早晨,爷爷拉着我那比他手心大一点儿的小手,背着我“沉重”的书包,带着我坐公交车去学校。
公交车上,爷爷把我抱在他的大腿上,上下抖动,嘴里发出“嘚嘚嘚……”马蹄打地的声音,我就像骑马一样神气,嘴里“咯咯”的笑,爷爷也笑了。他的笑声是那么洪亮,使我笑得更开心了!
这样快乐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一次,我记得很深。
那是一个夏日,又是黄梅天,天空中还下着很大的雨。爷爷来到幼儿园里接我。我拉着爷爷来到幼儿园旁边的零食店里,拿了一个自己最爱吃的牛奶冰淇淋,爷爷笑着给我付了钱。出了商店的门,我向爷爷撒娇:“爷爷,我走不动了!”我一边说,一边蹲下来。爷爷笑了,也蹲下来,拍拍我的屁股,让我骑在他的身上。我一跳,重重地骑在爷爷的背上。爷爷下意识地一抖,笑着说:“爷爷都没你力气大了!”我笑了,在他的身上动得更厉害了。我趴在爷爷身上,爷爷一手撑着伞,一手托着我。我吃完冰淇淋,就在爷爷的背上睡觉了。爷爷感觉到我的睡意后,放慢了脚步,慢慢背着我往家走。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爷爷都这样背我放学,把我顺顺利利地背上了小学,而他却累弯了腰。每每看到爷爷弯弯的腰,我的心中总是十分内疚,真希望我的爷爷能健健康康,能这样再爱我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