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故乡的味道】
夕阳的余晖如金子般星星点点的洒落在古厝上。长辈们早已在厨房中忙得热火朝天,阳光透过纱窗,照亮了他们脸上的汗珠,也将他们欢快忙碌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我独自和朋友诉说呆在老家龙门的苦楚。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空调,只有窗外聒噪的蝉鸣和长辈们唠家常的声音。没有她居然有些生气,“应该是你没发现它的美吧!”可我仍是认为故乡的一切都如夜空中的星星那样渺小平凡。
夜晚,漫步在古厝与古厝之间的狭窄巷子中,用手轻抚石墙上的粗糙墙面,那古老的砖石似乎在诉说每个家庭的繁锁小事和它们的兴亡盛衰,双脚叩击凹凸不平地面。那份乡村独有的安谧竟让我对故乡产生了些许好感。
与妈妈走街串巷于亲戚之间,我无聊坐在人家家门场地上,享受夜风的温柔。仰望星空没有月亮可一颗颗渺小的星星组合起来,编织了美好的银河,纺织了我对故乡的美好印象。
“蕾蕾,过来吃面线糊喽!”我迟疑地走到老姨家的餐桌前,浓郁的香味钻进我的鼻子,那翠绿的葱花,那湿润绸缎似的米线,和那若隐若现的肉丁,让我忍不住垂涎欲滴。含一口热汤,一股热线直通肚里,尝一口面线,清淡又不失单调乏味的香味在舌尖绽放,软而不腻,一如曾经小时候对故乡的感觉。
心房蓦地颤了一下,年幼时的我总喜欢张大嘴巴品尝奶奶亲手下的一碗面线糊。我喜欢寻找面线糊中奶奶留下的气味,喜欢品尝故乡面线的温润柔软。“奶奶,我喜欢吃面线糊!”幼时稚嫩的童音让奶奶难得笑成了一朵花。曾经的我喜欢奶奶淳朴无修饰的手艺,喜欢故乡如面线般的温暖味道┄┄
或许故乡只如夜空中的星子那般平凡,但它并不自卑,而是尽自己微弱的光为夜空添一抹美丽。此时的我终于感悟到了故乡的味道。
是的,夜空即使广褒,也需要星星的点缀。做回自己,我依旧喜爱故乡安谧的味道。
【篇二:二十年后回故乡】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外面漂泊了10年,2029年的国庆节我终于决定回到了我牵挂的故乡——佛山禅城区。我边开着车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回想以前的往事。
过了佛陈大桥时,忽然我看见我好像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是哪里呢?这是我的故乡吗?怎么全变了?我不禁下了车,望着那一座座太阳能高楼大厦,甚至,有上百间房子呈现在天空中。佛山的一切都变了,本来的沙泥窄小马路,现在已变成了立体交通网,人们有的坐上了太阳能汽车,有的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我继续开着车,在路上我看见到处都是一些助人为乐的机器人:有警察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等机器人。所有人都住上了大别墅。
说起来很惭愧,我竟然在自己的故乡迷路了,但不用怕,因为有警察机器人,终于我在警察机器人的引导下找到了我以前住的家。哇塞!一座崭新的大别墅呈现在我的眼前。门前有三四个机器人走来走去忙碌地工作着。远远望见爸爸正坐在亭子里逗着鱼池里的鱼儿,爸爸听见了车声站起来。车由机器人开进了车棚里,我下了车,爸爸已经走到了我的车的后面。我问爸爸:“爸,您和妈还好吗?”“我们很好。”爸爸说到。说完,我和爸爸走进了房子里妈妈迎上来,问:“孩子,你终于回来?”“我在网上看见佛山变化那么大我就回来看看。”我回答。妈妈让我先坐下,我坐下后又问:“爸妈,这儿怎么变化得这么快?”妈妈回答道:“去年,全市大改造,现在我们这里已经变成高科技城市了,每位居民可以不用钱就能住上大别墅,你只要去登记处找机器人先生登记,你的房子就能立即变成一间大别墅,还会派出三十多个机器人帮助你搞卫生,做饭等等事情。你看看机器人正在为你的车做‘美容’!自从有了这些机器人后我和你爸就休闲多了,刚开始我还不怎么适应呢!现在好多了!”……
10年来,故乡变了,这个变化是一个惊喜,这也让我更加爱我的故乡了,于是我决定和父母一起住下。
【篇三: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了,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探索星球的科学家了,阔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还有那让我魂牵梦绕的母校又是什么样子?
于是我坐着“浮空腾”来到了学校。刚走进了大门,就被目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还有一处处高级的地方。
我走进了教学楼,看见黑板和桌椅都变了,黑板不再是那一块大大的黑块,而是变成了一个显示屏。每个同学的桌子上也放着一台电脑,旁边还放着一个扫描仪,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瞌睡就会响出警报提醒。正当我下楼时,看见一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下,我去扶她,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居然没事,自己站了起来,我摸了摸墙,是橡胶做的。我走进了另一个教室,看见墙能自动变颜色,上课时是蓝色,能缓解紧张;下课时是绿色,能保护眼睛;如是阴天,天暗了下来,就能变成荧光或白色的。我走出了教学楼向上望,规模真大,我的眼往旁边一瞅,看见有轨道或电梯,心想:我居然没坐电梯。
我来到操场上,可没看见一样东西。一位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操场在地下室。”来到这里,看见了太阳能电灯,整个操场不像我想象中暗,如同白昼一样,这里的东西全是自动化的,就拿篮球来说吧,你投出去球,他会自动送到你手里。
这就是未来的学校,如果它早在二十年前的话,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相信,学校有一天一定会实现的。
【篇四:二十年后回到故乡】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当了特种兵中尉。很久没有回故乡,决定回家看看。
我坐着新发明的军事直新飞机飞到故乡上空,看见下面全都是树,无法把直升飞机停了下来,就打开自动返回装置跳伞降落。在空中我看见了一只大甲虫,从我的降落点这边跑过来。它站在我的降落地点,等我快要撞上这只大甲虫时,大甲虫啪的一下打开了,里面有一个人,原来是我的老同学谢奥。我降落在甲虫的里部,大甲虫听到谢奥的指示,往我们的母校飞去。
母校的变化很大,教室的门变成了一道隐形门,只有被扫描器扫到并识别才会自动打开。每个老师身边都配有一个机器人助手,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我回到五甲班原来的那个教室时,看见了大白老师。我和谢奥高兴的和大白老师拥抱。大白老师的喉咙巳经好了,原来是吃了周鑫发明的药丸!
下午,我回到我家。家里的房子已经是全智能的,冬暖夏凉。农村的地已经统一由机器人管理,父母亲只需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指导机器人种。爸爸平时就带着他养的猎犬进山去找找野物或钓鱼,妈妈就打打麻将!
湘乡的变化真大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母校和老家,我爱他们!
【篇五:故乡的枣】
纵然人生聚散无常,念你的心依旧……——题记
岁月渐渐去磨灭了我的记忆,唯独故乡的那棵枣树,依旧在我心中,永不磨灭。
听奶奶说,院子里的那棵枣树是妈妈怀我时种下的,如今,它在院子里已经经历了十二年的风雨。
在我刚会跑时,我就一直围着枣树转,一圈、两圈、三圈……每当我快要摔倒时就用胳膊抱住它,慢慢站稳,接着再转;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便坐在枣树下,边听妈妈讲故事边玩泥土,累了就抬头看看绿茵茵的枣树,饿了就伸手摘下枣吃。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我从小就住在奶奶家。傍晚时,我和奶奶就会坐在枣树下看月亮数星星,有时奶奶还会讲一些有趣好玩的故事给我听。每逢过节,妈妈就会代替奶奶给我讲节日的由来。那时候的我,最开心的便是在枣树下玩了。
七岁那年,妈妈意外去世了。一走进院子,便是哭声,我呆呆地站在枣树下,望着那些哀悼的字幅,望着那些痛哭流涕的人们,望着那嵌着白色花纹的黑棺材,望着院子里的一切,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当我想到妈妈彻底离开了我,泪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我的脸庞流下来,落在地上,溅到空中。我抱住身旁的枣树,紧紧地抱住,大声哭诉着:“妈妈走了,妈妈不要我了,小树,你说,我该怎么办?……”
那时,在我心中那棵枣树是我最好、最亲近的知己,一有不开心的事,我就跑到枣树下诉说着我的烦恼和不快。
转眼间,那棵枣树已陪伴我走过了十二年的春秋,故乡的一切都在变化,经历风霜的枣树更加挺拔、茂盛,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故乡的沧桑和巨变,诉说着人间浓浓的亲情。
故乡的枣树啊,你是我童年最好的伙伴,你有我童年太多太多的回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将你怀念!
【篇六:故乡的味道】
美食,不仅是味蕾上的一点滋味,更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挥之不去的乡愁。——题记
故乡西临洞庭湖,东倚幕阜山。水清丽,山巍峨,孕育出故乡独特的风味:温婉典雅,一如江南女子;粗犷奔放,亦如大山汉子。亦雅亦俗,相得益彰。
故乡产一种鱼,奇小,透明,色泽如银,称为银鱼,是本地特产,外地虽也有少许干银鱼卖,却没了那新鲜劲儿,吃在口里有些硬,总不是那个滋味。
银鱼吃法多,有银鱼鸡蛋饼,辣炒银鱼,银鱼烩苦瓜……但都坏了银鱼的原味,不如煮汤,最简单却又最好吃。在水中放些姜丝,大火煮沸,将新鲜银鱼一汆,撒把葱花,放点儿盐,起锅后滴几滴麻油就行。讲究些的便加些肉丸一道儿煮了,鲜味便更足。
盛上桌,一碗清汤,青白的葱花浮在面上,浅黄的姜丝同那银鱼沉于碗底,银鱼呈乳白色,又软又细,这般珍馐,一碰到牙,牙就高兴。银鱼吃着方便,不必去头去尾,且“柔若无骨”,踢里秃噜,一碗银鱼汤就下了肚。
几年前,外地的表姐来我家玩,恰逢家中没什么菜,便下馆子,特地点了份新鲜银鱼汤,给她尝鲜。姐姐桌上盛赞,却不知为何物,便大呼:“这萝卜丝真好吃,再来一份!”众皆捧腹。
每逢夏季,便开始有人骑着三轮车,挑着担儿,穿梭在大街小巷间叫卖莲蓬了。莲子不是本地独产,却唯有这儿的“湘莲”最可口,谓为莲中上品。
先不论如何吃莲子,单是剥那莲蓬便甚有趣。剥出的莲子有好几层皮,去了硬皮还有软皮,稍老的还要剔除莲心。极嫩的莲实外壳底的圆圈呈青绿色,这种莲实的莲心沁甜,丢了倒觉失了一味。老莲心是可以泡茶的,晒干后密封,清热去火是最好不过的了。
嫩莲子可以清炒,但只有六至九月才能品尝到,夏季家里总会多多少少炒几次莲实,偶尔也会加上另一种特产——菱角一起炒了。每次都是各自往碗里扒拉些,狂塞一顿便没了,总觉得不过瘾。老莲子去莲心后能烧肉、煲汤,有时家里做银耳莲子羹,用小砂锅文火熬一夜,起床后便是极精致的早点,打开锅盖,满屋清香,盛一小碗,银耳莲子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若说银鱼与湘莲还称得上是“雅食”,则故乡的其他风味小吃便是大俗之物了,似乎是既上不得台面,又不能形诸文字的,然而我却一直嗜吃。蓑衣萝卜,因其切削后状如蓑衣而得名,以其脆嫩香辣而扬名,佐饭极佳,一土瓷小碟,便更吃几碗饭。另一小吃——平江酱干,以黄豆为君、鸡汤为臣精制而成,色泽乌亮,味鲜可口,食之欲罢不能。这两种吃食,定要去那民间农舍中吃才够味,塑料包装的虽是方便了不少食客,却早已失了原味,总是没那么好吃了。
每当忆起这些味道,便觉故乡可爱极了,也就庆幸生在了这个盛产美味的地方。这里的吃食,已经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一点滋味,它茁壮了我的身体,内化至我的心灵,并成为我对故乡挥之不去的眷恋。无论今后身处何方,我也不会忘记这儿的吃食,不会忘记这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