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

【篇一:光阴的故事】

又是一年深秋。

十二月的寒风打在脸上,脚下落满了一地的秋叶,银杏树或金黄或只剩光秃的树干。回家途中经过了那时的学校,没有走进去,仅仅是在墙外看到,心里也泛起了波澜。不远处几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追逐打闹,这下,可是要让我回到了曾经了啊……

记不清是多久,一次科学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学校找一片你喜欢的叶子。那时也是像现在一样的季节,校园里落满了树叶,许多人在地下挑拣,我也不例外。在或红或黄甚至是绿色的叶子中,我选了一片暗红的树叶。只是食指般长的叶子,叶脉清晰可见。那时候刚学了一篇课文,里面提到了用树叶做书签,于是我便将那片暗红的叶子夹在了一本书中。可是我却将书送给了同学当礼物,那片树叶便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眼前,而那一堂科学课我上得并不开心。

我随手捡起地上一片树叶,细细端详,阳光下叶片上微小的毛看得一清二楚。我苦笑,果然是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可是,怎么也找不回最初的感觉了啊。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回过头来,那几个小男孩早已不见了踪影。只剩我还站在原地,想着那些童年的往昔。

我又忆起了自己生日那天,在班上发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阿尔卑斯和大白兔。同学们边拍着手边为我唱着生日快乐歌。本该是很欢乐,心中却有几分酸涌上来,酸了鼻间,也红了眼眶。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过来安慰我,而老师看见了,对我笑了笑,只说了句“好好珍惜”。是啊,现在的我们早已疏远,偶有些联系,也只是新年的祝福……

寒冷的风又打在脸上,我加快脚步回了家。打开电脑,搜索歌曲:光阴的故事,播放: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我一边轻声哼唱着,一边脑海中浮现出那些仍历历在目的往事,忧伤在心中蔓延开来。课本里的书签、褪色的圣诞卡、早已不知去向的日记本——所有的所有,都被遗落在了光阴的故事里,而我,只叹太匆匆。

【篇二:那光阴里迷人的花】

一路走来,我们得到或失去。偶尔回头,看看那些歪歪扭扭的足迹,感慨一声然后还要继续前行、奋斗。——题记

窗外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四季就在黄绿之间悄悄转换。带走了时光,留下了回忆。墨色水芯笔在纸上不停地写写画画,似乎也写不尽那叫青春的时光,画不完那光阴里迷人的花。

光阴里有朵花叫梦想。

年少带着梦想飞行,为了那个梦即便拼个头破血流也不后悔。清晨五点,街灯还没关却比夜晚更黑暗。尖锐的闹钟打破一室的寂静,原本酣睡的学子迅速掀起被子起床。哪怕昨晚睡得再晚此刻也毫无睡意。洗漱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单词、公式,在最醒目的地方有人用最亮眼的笔重重的写下了某大学的名字。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甚至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需要规划。每晚挑灯夜读偶尔瞌睡时用冰冷的毛巾来驱赶睡意。这就是高中生活,因为有梦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我的倔强。

光阴里有朵花叫希望。

年轻的心中有份温暖来自家人。就像经年的老酒每每品味总能让我们陶醉。北风起,寒潮至。单薄的衣服早已抵挡不住那夜的寒冷。写作业到凌晨,揉着麻木的脚泪水不经意留下。有那么一瞬间的茫然,这么辛苦值得吗?蓦地手机发出轻响,微暗的屏幕上显示着妈妈两个字。“爱宝,睡了吗?天冷了记得加衣服啊。”泪水似乎再也止不住了,对啊!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有爱我的家人陪我一起。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因为我要努力让爱我的和我爱的人幸福。

光阴里有朵花叫动力。

年少带着浓浓的校园味道,青春气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遇见那么一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情是光阴留给我们日后去回忆的。他可能是隔壁班爱打篮球的男生,可能是你的同桌,可能是擦肩而过的同学。一个举手投足的优雅,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帅气的投篮都会在我们心中泛起点点涟漪。开始的开始我们沉迷于此,但最后的最后我们终将释怀。那份爱恋将化为我们努力的动力。日后回忆我们一定会庆幸自己的洒脱。当我们走的路多了,对爱一定会有新的愿景。

在那叫青春的光阴里,我们一路走来,种下了迷人的花。在认清现实的冷漠后我们终将收敛天真,认清苦难,攥紧拳头努力努力成长为大人的模样。那些梦想与希望,开心与不开心都将成长光阴里迷人的花,指引我们成长,最后结成香甜的果实。

【篇三:万丈光阴寸寸碎,尚有何时对寒窗】

近年来,“碎片化”一词被频繁地提起,成了与AI比肩的热词。然而,我们是否知道它的准确意义呢?

与其说我们的生活正在被碎片化,不如说我们正在接收着浩如烟海、难以计量的“信息爆炸”。为何人们热爱“刷朋友圈”?不就是为了更多了解或咫尺或天涯的友人近日的动向吗;为何要WIFI?不就是为了能连上信息之“网”,用新鲜的资讯充实自己的内心吗。庞大而日新月异的信息量,让我们不得不为了和世界保持接轨而走向“碎片化”。

在我收到的“碎片化”信息中,也有不少对它的指责批评之声,最经典的莫过于“加剧生活快节奏”、“使人无法深思考、深阅读”,似乎人们有些排斥这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又似乎找不到能够替代的方法,不少人陷入了不希望碎片化、又不得不碎片化的两难中。那么我想问,碎片化带来到影响,是否真的如此“灾难性”?作为学生,又该如何学会在“碎片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完整?

首先,碎片化普遍被人认为是“浮躁”的罪魁祸首。不可否认,它的确削弱了我们深入思考与一心研究的专注,在“微信”“QQ”出现前,即便未能与众多的故友保持联系,但可免受专心攻读时思路被提示音不停打断之扰;为了不至失礼,又要放下手中要务回复那些可能无关紧要的消息。

其次,碎片化大潮中鱼龙混杂,市面上不乏高质量的浅读物,但更不缺浪费时间的信息,比如一些每日推送的新闻中,固然有时事走向,也充斥着娱乐八卦等毫无营养的信息,有时想查资料却被满眼花里胡哨的信息浪费了不少时间。

学生们虽以学习为主,但依然不免受碎片化影响,碎片化固有其可取之处,但却不能用碎片来填满所有。保留一定的完整给自己、给深思考、深阅读,让灵魂从快节奏中暂时解放,带着心灵去那个说走就走的远方,那个在快节奏的现实中难以触摸的远方。

万丈光阴寸寸碎,尚有何时对寒窗?不,只要心中有自己的完整,任由外界去“碎”,心向高山,泰然处之。

【篇四:我与英华的故事】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本是一棵小树苗,但在英华的呵护与培养中慢慢长大。转眼间,我已经在这里扎根,生长了五年。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忘的还是我的母校——英华。

自从我初次走进英华的校园,会永远的投入了英华母亲的怀抱,从在这里学习的第一天,我便开始,我便感受着老师与同学们的关心与英华的呵护。

我刚来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懂,但我知道如果我进了校门便离开爸爸妈妈的护臂,要开始学会自立。在爸爸妈妈离开学校的那一瞬间,我哭了出来,但满怀笑容的王老师用甜美的声音来安慰我,我慢慢停止了哭泣。我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总是用幽默的语气给我们讲课,总是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吕子研、陈昱帆、李可馨……

慢慢的我到了中年级,我们也换了个班主任,但我们依然向智慧的大堂前进着,老师很关心我们,每天都为我们这些生病的同学操心。老师上课时也偶尔给我们开玩笑。

经过了四年的磨难挫折,我们又向智慧之门跨进了一步。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的智慧越来越多,但离我们的梦想还非常遥远。

在这里,每个同学都有着任何老师相同的关心与呵护。在这里,我们还是一棵微弱的小树苗,但老师们便是那参天大树,为我们输入更多的知识,为我们擦去失败的泪痕,为我们添上成功的喜悦,帮助我们成为那充满智慧的参天之林!

啊,我的母校,我爱你母校!我爱你英华!

【篇五:那一片绿色的光阴】

穿过高楼林立的城市,向更深远的空茫驰骋,万里青山,百代长河,无穷的风云尽收眼底。此时的光阴,落在了“三千峰林八百水”之说的张家界。

张家界,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传闻中的赶尸在这里曾真真切切地上演过;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地方,少数民族在这里代代生存;这个令从神往的地方,电影《阿凡达》曾在这里取景。张家界,很荣幸地,今天我来造访了!

雨后的张家界,群山之上,烟雾潦绕,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灰蒙蒙的天空,湿冷的空气,心中那一团热情的火焰却仍在不止地燃烧。远离了车水马龙的街道,告别了霓虹灯下繁华的城市,褪去身上的疲倦,我们,在这里反璞归真。

天空,开始飘起了朦朦细雨,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驻足在绿苔滋生的石径,青山之巅的烟云起起落落,变幻莫测,远处的山峰没入云霄,近处的山峦凝翠滴绿。这一座座奇异险峻的山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还有那蒸腾的云雾,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不禁情也依依人也留袅娜,一时间竟不知身在何处,沉醉得想入非非起来。踏上青石铺就的山径,走入深林,走入这天然的绿屏障。林中烟雾迷茫,长长青石板路看不到尽头,青山在无言中隐去。凉风轻轻吹过,雨露串成珠帘从枝丫滴落。

站在观望台远眺,坚韧的岩块,挺拔的松柏,还有那一片连绵起伏的群山,一一映入眼帘。一路沿着山道爬上爬下,给人一种道路尽头是另一个世界的错觉。这里是否会通往爱丽丝梦游过的仙境呢?

走出这令人心醉神迷的丛林,我们步入十里画廊。沿着长长的栈道,一路欣赏着远处的山水画,清澈的溪流在一旁欢快地流淌,清凉的溪水拍打着水边的石块,溅出朵朵浪花,就象放大了的山水盆景似的;两边林林葱葱,石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山峰,各有各的名号,各有各的特色,让游客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岚,流水,跌宕,磅礴,这短暂的邂逅让我铭记心中。我想,那里的山也记得昨雨今晖,在它的年轮中记下我们走过的山径!

热门推荐
1戏精老魏
2再也没有
3学雷锋行动
4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5期末考试
6一只粽子的旅行
7碎片化的生活
8瞧,我们这一家
9踢足球
10满分作文
11可以吃的润唇膏DIY活动
12乡间的美好
13独特之旅
14都是车子惹的祸
15的作文
16回味
17我的母亲
18假如我能替你分担一点
19小草
20写游记的作文
21叶之随想
22我发现了乡村的美
23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
24那年秋天
25议论文
26我读懂了妈妈的眼光
27不能说的“秘密”
28开幕式练习
29《中国钓鱼岛》读后感
30中秋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