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茶韵之乡
茶韵之乡

【篇一:茶韵之乡】

信阳是一个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素来有“江南北国”,“茶叶之都”等美称。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气候适宜,引得信阳的茶叶能在这块宝地生长,因此“信阳茶”也能全国闻名。

信阳国际茶城,是一个让信阳茶得以发展和推广的集聚区。走进大门里,到处都洋溢着古韵风情。一尊千年古木根雕,矗立在展厅之中,在它之后是一片小巧的池塘,一只半人高的“茶壶”正在向塘里注入清凉的“茶水”。真是把“茶”这个主题突显得淋漓尽致。走过蜿蜒而上的一层层台阶,便来到一个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展厅。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斗茶室”。斗茶室就好比一个让各种“好茶”打擂台的地方,各种好茶在此争芳斗艳般地尽显各自的茶之韵味。整个茶室更是充满了茶的情意。看看这间取名为汉艺唐风的斗茶室,它墙壁上悬挂着几幅字画,斗室正中摆放着一张用老船木制作而成的茶台。茶台两边放着八只坐垫供茶客休息品茶。而这间欧美茶酒庄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以欧美常见的下午茶为主题,整个茶酒庄充满了欧式风调。在走廊边,有一架古筝,想必古代文人是极喜欢听着悠远的,行云流水般的古筝声来品味茶的内涵吧!

信阳国际茶城,有专为茶客提供写字、画画、读书的图室。室内陈放着字画,有的字幅笔力雄浑苍劲,有的字幅龙飞凤舞,潇洒飘逸……也有不同主题风格的茶社,比如浓溢着田园风情的广益茶社;用陶土建造成仿古建筑的万寿茶社;供奉着达摩佛祖的谷神茶社等等。

信阳国际茶城,最吸引人的就是茶艺表演。茶艺分为“九项”。一、相聚是缘,恭候光临。二、活火煮泉,恭请上座。三、高山流水,涤净凡尘。四、叶嘉共赏,游龙归宫。五、兴旺发达,步步高升。六、远离尘嚣,分承香露。七、忆苦思甜,情深意浓。八、九九归一,地久天长。九、尽杯谢茶,一路顺风。这九项茶艺内蕴深刻,让人品味无穷。看着傅义茶社中,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正在上演,茶艺师娴熟而优雅地将泡茶煮茶的过程展现得极致完美,不但做到了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和动作美,而且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充满茶之风情的信阳国际茶城,饱含茶之情韵的茶都—信阳,让中国茶发展起来,让信阳茶发展起来!

【篇二:茶韵】

茶,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非常熟悉。茶叶可作为饮品,含有营养成分,并且还有保健功效。

我的爷爷酷爱喝茶,因此,我自幼生活在满是茶香的小屋中,每天早晨,醒来就能闻到一阵阵茶叶的清香。

其实我之前是不喜欢喝茶的。还记得我年幼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那时我看见爷爷手中拿着一个绿色的方盒,从盒子中拿出茶叶放到茶杯里,看着爷爷那一抓一放娴熟的动作,把茶叶的量控制得刚刚好,我不禁赞叹道:“爷爷,你好厉害!”爷爷看着我的小表情,扑哧一笑,说:“只不过是喝的时间久罢了。”我又问爷爷:“爷爷,你为什么喜欢喝这么苦的茶啊,果汁多好喝。”“你还太小,不懂这茶,在这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听到这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之后,爷爷又与我说:“我国十大名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这些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我疑惑地问道:“茶居然有这么多种,它们不是都长得一样吗?”爷爷耐心地为我解答:“茶叶不是都是长得一样的,而且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比如说碧螺春是甜美清纯的,普洱是老辣的,铁观音是娴雅的。”听完爷爷的解释,我才开始对茶有了一点点了解。

这时,爷爷的茶泡好了,我打开茶杯盖,透明的茶水中泛着淡淡的碧绿,茶杯中浮晃着一抹淡碧,几缕轻烟散着温热。爷爷看了看我,说:“你尝尝看吧,刚泡好的,我没有喝过。”我木讷地点点头,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情境中回过神来,爷爷用手敲了一下我的脑袋“嘶——”我吃痛地瘪瘪嘴,显然是回过神了。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感到舌尖微甜,一股茶香慢慢从鼻尖沁到咽喉,四肢百骸是说不出的轻松快慰。在这一刻,我就喜欢,不,应该是爱上了茶清冽、醇厚的味道。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爷爷说的生活的本质和哲理是什么。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杯茶,所不一样的是,它是用沸水冲沏,还是用温水冲沏,两种截然不同,温水冲沏的茶,平平静静,没有激烈,没有动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叶,也闻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无奇。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却在一遍一遍地翻腾踊跃下,溢出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

一杯香茶,一种心境;一杯香茶,一种做人的态度,原来茶的用途还在于此。

【篇三:茶韵悠然】

皎然说过:“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是呀,茶的香味中所包含的韵律谁能理解。来到红山农场的第三天上午,我就要去品味那令古人所困惑的韵律。

下半节课到了亲手实践的环节,我按照老师说的步骤一步步操作起来——烧水、挑茶渣、温杯、放茶叶、倒水。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品尝环节。

水注杯中,卷起一泓波澜,带动茶叶上下翻滚、旋转、漂舞、漫游,真像绿色的精灵,在浩瀚的空中飞舞。许久,茶叶一片一片沉在水底,冒着白气的水,已呈现出淡淡的茶色,有些鹅黄,有些嫩绿。看着气泡来回翻腾,蒸汽给人以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错觉;鼻子微微凑近,一股清香,告在氢在水汽里喷薄而出,又给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幻感,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幽幽的山谷,如一位素衣淡眉的女子,在氤氲的茶香里飞舞吟唱。

我轻轻端过杯子,重又闭上眼睛,慢慢品尝。我抿了一小口茶,让它在我的舌尖滑到舌根,最后再次回到舌尖再慢慢咽下去。我闭着嘴感受那茶的味,可是渐渐的,嘴里充满了一股苦涩味。我皱起眉,心中十分不满。于是我再一次抿了一小口。茶水再一次在我口中肆意的流动,口中的苦味更浓了,但口齿间增加了些清香。再一会儿,我口中竟有了一丝丝的甜味。哦!茶的香不同于咖啡,不是那种扑面而来,浓的化不开的香甜,而是一丝丝一缕缕的生出,缓缓的缠绕着牙齿,轻轻的缱绻在舌尖,一点一点,慢慢的从鼻腔里溢出的一种清香。茶的香在于淡,没有猛烈浓郁,若有若无的清香从心田中淡淡的滋生,整个灵魂在淡香中澄澈了许多;而慢慢滋生出的甘甜更是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我瞬间明白了先苦后甜的意味。

当你回想你曾付出过的那些努力,是否发现了跟在后边的那种满足感?是否发现了跟在后的那份收获?是否发现了跟在后边的那丝甜?也许你不曾去发现、去体会,但当你在运动会上冲过终点线时,看着同学兴奋的样子,心中一定会如吃了蜜一般的甜,这是辛苦训练后最好的回报;当你从军训基地回家时,一定会为了加深了友谊而满足,这是军训后那不起眼的回报。

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品茶,原来有这么美好的感觉,茶中有人生的欢乐悲喜,茶中有生活中的百感交集。品茶,不就是品人生么?我没有文人苏轼“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的豪迈,不及茶神陆羽“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神韵,未经诗圣杜甫“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的情分,茶之神韵我只是领略到皮毛,看那蜷缩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身姿,我不禁沉浸在茶的韵律中,品味那一份宁静,那一份魂韵……

【篇四:茶韵悠悠百里香】

我的老家在婺源,那里盛产茶叶。采茶时节,到处洋溢着悠悠茶香……

——题记

我的老家是处于婺源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茶叶闻名中外。每当我端起一杯碧绿的香茗,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年幼时的快乐时光和那香飘百里的悠悠茶韵。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一个婺源孩子,从襁褓时期到孩提时代直至今日,最大的乐趣——品茶,从不改变。

孩提时期,一次偶然“误喝”了自家茶园的“半成品茶”,这一切缘于表哥的恶作剧,虽然说我当时还是个大字不识的小孩。令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茶叶从此成了我“一日不喝,便感心头难受”的充满魔力的奇物。我从此过上了“一日不喝茶,百事尽荒芜”的生活。

上了小学,我开始帮着家里采摘茶叶。每次爸妈提出“采茶三人行”时,我都会一蹦三尺高,然后连忙提起篮子,抢在爸妈之前,跑进了茶园。我善于爬树,总是先爬上家中的那棵巨大的月桂树上极目远眺,获取了足够的情报后,再像猴子一样径直奔向茶叶长势最旺盛处。爸妈弯腰采茶,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只见爸妈的手指如蜻蜓点水一般,新鲜、嫩绿的茶叶便纷纷落入了篮子。可我的手太短,总是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甚至有时还得像兔子似的上蹿下跳,茶叶便自然而然地“缺胳膊少腿”,撒了一地。爸妈看着我笑了,我也跟着笑。就这样,我与茶的关系又亲近了一步。

步入了青春期后,我最享受的事就是泡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细细品味,使自己沉浸于那种沁人心脾的芬芳之中。我喜欢端坐着欣赏碧绿色的精灵在杯中如狂舞般翻腾,然后渐渐趋于淡定。我凝视它们在杯中徐徐舒展开来,亦如花一般绽放,慢慢地只见杯中绿了起来,幽幽的清香也蔓延开来。轻轻地喝一口茶水,这一刻我若有所悟,精神也为之一振,好似受了教益与鼓舞。怪不得爷爷常说,喝咱们家乡的茶,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而且能启迪人生,因为“人生如茶”。

现在,我已离开了家乡。可每当我品味着一杯香茗,都会想起那个盛产茶叶的小山村,还有那香飘百里的悠悠茶韵……

【篇五:茶韵】

袅袅烟雾升起,一股清甜扑面而来。原来是它在沸水中舒展了身体,它缓缓的舒展蜷缩的身躯,把周围的水都染绿了,却更香了。

我爱茶,爱它苦中带甜的滋味,爱它割舍不了的历史。在古城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凤凰山上凤凰树,凤凰树下凤凰茶。凤凰山上的凤凰茶,几百年来,滋润着古城里的儿女。传说,凤凰茶是因为凤凰山上的树曾栖息着凤凰而得名,就连昌黎先生也钟爱它。如其他品种的茶,它一开始也是苦涩的,第一道水泡出的茶是那么的浓,那么涩,但第二道水下去,苦涩冲掉了,细细品味,有一种甘甜沁入心田。它不像乌龙,泡得越久,它的甘甜越多。据茶农们说,一开始的凤凰茶并非如此甘甜,后来,把它种在红土壤里,他才愈发的甘甜,他已成了古城儿女必不可少的茶饮,潮汕儿女爱它,是一种深到骨子里的爱,我,也爱它,却并未深入骨髓。我目前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它展现的甘甜,那种苦中带甜的滋味。

我爱茶,但我也爱盛装他的套具,那精美的茶纹,和着那淡淡的茶香,就像罂粟,让人割舍不得。在古城里的人们,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套茶具,有的人家还有好几套呢。每逢节日或亲朋相聚,总要把中意的茶具拿出来招待客人。事后,小心翼翼的擦拭,放入泡沫盒子里,好好的放着。对他们来说,茶具与茶,如同至宝。我的家里也有一套,古树般的颜色包裹着茶具,古韵似的纹路盘绕在上面,添上一股文化的气息。父亲爱茶,却不懂茶。每逢有客,父亲都会拿出那个古色的茶具,熟练地沏上茶,注水,再倒。不一会儿,房间里都充斥着浓浓的茶香,每这个时候,我兄弟都会抢上一杯,先呡一口,再慢慢地品。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不知是茶醉了人,还是这茶杯迷了人。

我爱茶,不只是爱它的表象,我更爱它被更多的人喜爱,纵然他们喜欢的并非我喜欢的。我喜欢它被更多的人认识,你听,外国友人们都赞扬它,精美的茶具漂洋过海,一次次地让他们惊叹。他们拆开包装,注入第一道水,倒掉,再注,干瘪的茶叶仿佛活过来一般,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捧起那古色的杯子,浅尝一口,一种甘甜在口中蔓延,不知是茶醉了任,还是这杯子醉了人,或许,两者都有吧!你看他们都沉醉在茶带来的韵味里。

【篇六:茶韵】

浓浓的春意,轻卷着风情;绵绵的绿意,含露着茶香。于是,就形成了一幅青山黛黛,绿水潺潺的山水画。在这片土地中,那就是茶的故土——汤湖。

春天,呢喃的鸟语,暖暖的春风,唤醒了万物,更唤醒了汤湖人的摇钱树——茶。家长的美丽,家长的绝情妙境,生长出了芽肥叶壮,异常新嫩的茶叶。

每天早晨,穿红着绿姑娘们背着竹蒌,连唱着动听的歌儿边往茶山上走,每个脸上都容光焕发,喜气洋洋。摘下的那些茶叶鲜嫩无比,条素美观,大小长短均匀,可惹人爱呢!采茶姑娘们手起茶叶落,编织着动人劳动乐章。

家乡制茶的技术也堪称一流,做出来的茶叶紧结秀丽,泡出来的茶水甚是清新,耐人寻味的清香,顺着茶的热气不时飘来,沁人心脾,喝上一口,甘甜沁腑,令人回味绵长。再告诉你个小秘密吧:茶叶还具有提神抗疲,止咳润肺的功效呢!所谓“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大概就是这样吧!

家乡的茶还先后获金奖呢!真是不愧于它响当当的知名度啊!而我也不禁想大喊一声“狗牯脑,你真棒!”它“驰名古今,誉满中外”的美称,却确如其实。

家乡的茶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让它常驻人间,永不褪色;家乡的茶是我们的名片,我们要带着它高呼遍世界!

热门推荐
1美食城
2我用生命阅读
3踩气球大战
4读《麻雀》有感
5生活中的微笑
6撕破友谊的拳头
7难忘的“第一次”
8游巩义的红河水库
9给环卫工人送水
10桂林之行
11我的家乡
12美丽的八一公园
13星空下的遐想
14我的发现
15五官的争吵
1620年后回故乡
17关于学校校庆的作文
18我爱烟花
19只在春天
20好朋友
21乡村的四季
22不平常的一天
23初秋
24军训的一天日记
25卖手环
26乡间小路上的笑声
27最爱竹的美
28我眼里的微感动
29月影无痕
30祖国在我心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