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读《棋王》有感
读《棋王》有感

【篇一:读《棋王》有感】

《棋王》是作家阿诚的一篇中篇小说,写的是60年代的往事,当时人们还很穷,生活很艰难,生活很节约。作者父母双亡,在回农场生活的火车上,与作者坐同一车厢的人看出作者会下象棋,那个人就是“棋王”——王一生,也家破人亡,他们互相交谈了自己的人生,并给对方讲故事。于是他们俩就成了朋友,他们在相处中,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作者用幽默的笔调写出了王一生这个俗人的乐趣,他走过许多地方,遇上了很多事,明白了象棋的道理,往往在看不出谁处于劣势时输赢就已成定局。

一位老人对棋王的教诲很深,他对棋王说若对手省,则以柔化之,让对手如你的势,这势得我们自己造。造势妙在契机,谁也不走子儿,这棋没法下。可只要对手一动,势就可入,就可导。止住别人的势,铺排自己的势,势式要相机而变。势势要有相因之气,势套势,小势导开,大势含而化之,跟连根,别人就奈何不得。这段话对我这个象棋初学者有很大的影响。我想,这象棋的道理和我们人生一样,有很深奥的道理。人生得有我们自己创造、开辟,如果迷茫的选择人生,自己的“势”会去,被诱进别人的“势”。这时,如果我们大势被破,就会失败,沦落到社会底层。

虽然父母不支持我们当“俗人”,但我觉得,俗人更容易看破人生,虽家破人亡,但一样活的自在。一些人错误地理解人生,追求华而不实的名利和财富,最后进了别人的“势”。越陷越深,最后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毁了自己。

我们以后人生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要想办法破解它,正确地把握“势”,控制别人的势,下好人生这盘棋,让自己活得精彩、快乐!

【篇二:棋王读后感800字】

近日心中时觉惶惑不安,恰重温了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小说之一,阿城的《棋王》,思想心灵再经洗涤,有拨云见日之感。朴实飘逸的文字洗去了妄心所生之烦恼,心中无限安宁。无趣少希望的时代,却生活着热爱生活有趣可爱的人。无论是王一生、倪斌、画家还是文中的我,抑或是作者本人,有点精神寄托的人往往活得比常人更为得趣,假如这精神寄托上升为追求,或者信仰,更是了不得,此生可以无大憾了。无论书中所写是真实还是虚构,我都相信,这样的传奇,还有那些异人,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他们与众不同,闪闪发光,却又是那样的平凡。嘿,什么是奇人、异人、神人呢?不过是有了兴趣、爱好、追求又将其发挥到极致的信徒。

我佩服的是呆子对吃的态度,对棋的态度。对他来说,吃只是填饱肚子就行,他不馋。而棋,如果要为了交易,为了谋生,那他宁可不下这棋,而在他赢了前辈的棋后却愿意和棋。换句话说,人啊,不要有那么大的欲望,欲壑难填,过犹不及,也不要总想着赢,因为有时候虽然赢,却没有输好看。全天下就你最牛X又怎样,全天下皆离你而去,孤家寡人。棋呆子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他说,呆在棋里舒服。棋呆子之所以成王,恰恰是因为其追求的只是下棋的乐趣,绝不是用下棋来换取什么东西,正是得了“为棋不为生”的真传。至于什么水到渠成,那不是他所考虑的事,于他而言,棋是真爱。何以解忧,唯有下棋。

现代人呢,为了房子、车子丢弃了生活,房子、车子是为人所用的,而不是主宰人的。王道瑞老师素日常讲,知止而后有定,何为止,心之所安也,心之所止至善则安定,事之得失也必有际,人间正道是沧桑啊。有的人是以棋悟道,有的人是以文悟道,有的人是以礼乐悟道,而我辈呢,当以医悟道,如此方可望先贤之项背。何谓悟道,悟道,即是悟人生啊。无为即是道,无为无不为。试问是谁超越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成为新五绝之首?是无欲无求,痴迷武学双手互搏缺心少肺的老顽童啊。以医悟道,王老师是我辈楷模。无为即是道,也就是棋运之大不可变,棋运不可悖,但每局的势要自己造。棋运和势既有,那可就无所不为了,这说的是所宜,是合适。医学呢,“变中有宜,宜即变也”,医、易有千万般变化,于纷乱中找出所宜,千万之中能掌握一合适者,这是知止而后有定,就达到治疗目的了,做人亦同此理。

热门推荐
1全家福
2快乐的童年
3比一比
4外婆与“共享时代”
5我的舞蹈老师
6快乐六一骑行
7学校,我为你自豪
8金仓湖一日游
9一次选择
10校园一角
11故乡变了
12我的好伙伴
13姥爷真能干
14游河南云台山
15美啊!黄果树瀑布
16我为中国而感到骄傲
17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18捡鸡蛋
19那一次,我学会了独立
20妙趣横生的课间
21玻璃不见了小学生作文
22《范进中举》续写
23成长的烦恼
24小妹老琪
25窗前那棵树
26镜子
27碎片化的学习
28善良的人
29繁星的心愿
30雷锋精神永流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