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永远不变的情思
永远不变的情思

【篇一:永远不变的情思】

“留住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念一段记忆却是永远。”——《星空》

蓝蓝的天映在绿绿的水里。也变成了绿色,水天一色,好不美丽。

那是记忆中的湖。

老家的老宅前有一个大湖,“翠湖”,人们这样唤她,像唤着心爱的小女儿似的。

儿时同奶奶生活在一起,大湖也成了碎片中最亮的剪影。我常趴在窗台上看翠湖,远远的,亮亮的,清清的,像未经雕刻的天然玉石。没有人工的调和,更显质朴美丽,一碧如洗的天空蓝宝石似的。悠悠的白云,慢吞吞地晃着,吐出淡淡的水气。在无尽的远方,绿色和蓝色渐渐缠绵。摇着摇着就走在了一起,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

我喜欢拿着自己的小板凳坐在湖边,双手托腮,微闭眸子。细听一只鸣蛙的高唱,一只小虫的呓语。

“噔!噔!蹬!”奶奶拄着拐杖慢慢走来,把小小的我抱在怀里,粗糙的手掌抚着我的脸蛋。奶奶一生操劳,抚育四个儿女,老来无伴,历经沧桑。手上是老茧,推着老茧,皮儿翘起,深深的手沟中有常年洗不掉的泥垢。而我呢,水淋淋又娇嫩肌肤,用奶奶的话说,软的能掐出水来,那经得住奶奶的抚摸,又疼又痒,似有一股股的电流经过,我笑着挣脱。一来二去便闹在了一起,从村口望去,便成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夕阳西下,在湖面上耀起层层粼波,金光闪闪,美丽动人,反射着依偎在一起的祖孙俩微风吹动,拂着衣襟,发丝。湖边的芦苇轻轻摇动,整个世界都那么安静。

我想到了一个词:岁月静好。

长大后,时间的转轴运动得稍快了些,不常回去了,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奶奶接电话的速度越来越慢,抱着电话“喂,什么的”次数越来越多,口齿不再清晰,思维不再灵敏。我知道,奶奶老了。

老家要拆迁了,爸爸独自前去接奶奶来我们家,爸爸拍了几张照片,其中就有我儿时日夜望着的翠湖。它不再青翠,变得灰了,浑浊了,湖上堆积着垃圾,泛出令人作呕的油花。就连天也是灰的,不见了白云,不见了飞鸟,更不见了蛙鸣。若不是湖旁五颜六色的垃圾,兴许我会以为这是一张黑白照片。这是我记忆中的翠湖吗?依旧是水天一色,但,却是,灰色。

从前的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从前的水,很清,天,也很蓝,心中的那个人也只在梦中相见。

我念着翠湖的心没变。它依旧是那个蓝蓝的天被映成绿绿的美好的画面,依旧能牵动我的心弦,勾起我的情思。故乡,童年,大湖,一切的一切,都被我深藏在青蓝色的记忆里,永恒着,美好着,温暖着,永远不能忘怀。

故乡,永远不变的情思!

【篇二:绿水青山,永远的财富】

环境污染问题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它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在我国比较突出。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重工业企业的直接排污、生活垃圾的直接倾倒、易耗产品难降解等种种因素的层层叠加,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环境困扰。一幢幢的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依河而建。在这同时,原始森林消灭殆尽,青山变成荒山,澄澈的绿水变成恶臭的“黄河”,抬头仰望时只能看见蓝天白云被雾霾笼罩,从前的一片鸟语花香被漫天飞舞的垃圾替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生态环境、人民的居住环境恶化了。

一旦环境得到了污染,就会造成资源的缺少,会导致能源危机的出现。当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将变得匮乏,生态系统也将日渐退化。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危机。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二字首次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由此可见我们的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坚定决心。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于是,经过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平时要改变自身不环保的行为习惯。也要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而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时,也应该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只要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天蓝水清的中国将不再遥远。

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我们的幸福小康生活离不开山清水秀的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让清水变黄河,不让青山变秃山。只要认真落实国家的决策部署,相信我们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有更大改善!让我们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这永远的财富吧。

【篇三:永远微笑的她】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遇到过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令我难忘的人是永远都微笑的她。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工作——公交车售票员。我每次乘坐公交车,都能看到她美丽修长的身影,无论什么时候,她美丽的脸上总挂着一丝微笑。在大家眼中,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

可是,我有一天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离家不远处的一个小书店买书,旁边是一家很小很小的药店。我买完书,走出书店,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她,她站在公交车站前等着公交车。我满怀激动地追上去,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公交车来了,她丝毫没有听到我的喊声,上了公交车。我想起刚才看到她手里拿着一袋药,就走进旁边的药店。

药店的叔叔告诉我:她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已经没有救治的机会了,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生命。听着听着,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久久不安。

我不敢相信,每天微笑待人的她,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大的痛苦,但是,她还能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乘客。

一个人如果坦然地面对生活,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能勇敢地克服。

【篇四:让感动之花永远绽放】

“啪啦”一声,调皮的眼镜从我的手中挣出,掉在地上“壮烈”地牺牲了。我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眼前一片茫然,怎么办?怎么办?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摔坏眼镜了,眼前霎时浮现出妈妈那愤怒的眼神,耳边想起不久前摔坏眼镜时妈妈说的话:“你再摔坏眼镜,就不用配了。”想到这儿,不争气的金豆豆,从我的眼睛里跳了出来。同学们听到了,就问:“怎么了?怎么了?”他们发现地上的“尸体”,就什么都明白了。我的几个“反对派”哈哈大笑说:“你的眼镜摔得粉身碎骨了。”说完,就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最后就只剩下班长和我的几个好朋友了,他们转过身去说了几句悄悄话。这时,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嘲笑我的话。放学的铃声响了,我觉得今天的铃声似乎比以前的都沉重,难道它也为我这次的事感到悲伤吗?我的心如同跌进了万丈深渊里,忐忑不安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刚出校门,同学们又问我上课时摔坏眼镜的事,我只能无奈地叹气。我从书包里把眼镜拿出来,此时的它已经支离破碎了,班长说:“我们带你去个地方。”我脑海里冒出了许多问号,心想:眼镜都成这样了,我还有心情去吗?可是同学们叫我去,我又能拒绝吗?我就跟着去了。过了十来分钟,听见说:“到了。”我抬头一看“大光明眼镜店”,难道他们给我配眼镜吗?他们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起点点头,“你们哪里来的钱?”我问。“凑的呗。”他们见我还在磨蹭,边拉我边走进眼镜店。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我拿着我的新眼镜,好像它有万吨重,不争气的金豆豆又从我的眼睛里跳了出来,因为它含着同学们深厚的友谊。

这是我最珍贵的一副眼镜,我十分感动,因为它见证了一个集体的温暖,就像一个家,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篇五:永远不变的情思】

故乡是个非典型的江南水乡。它没有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没有苏州以水代路,以舟代车的诗画之景。它有的只是人们的淳朴之情与袅袅梵音。

粉墙黛瓦,绿叶摇曳,古镇上存有的青石板街泛着一种古老的气息,远处的梵烟打着圈,一点一点地升空,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实属稀少,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只剩下不时响起的钟声飘荡着传来。

我常跟随钟声在心里默念:“一撞得平安,二撞合家欢,三撞事业高。”我还能想象得出那口钟,那口巨大的刻着不知名的图案,让人望而生畏的铜钟。为生活辛苦奔忙又在人生中遇到迷茫,抓住那根外表有不少破损的横木,用力向钟撞去,仿佛好运就可以从天而降。这样的画面,占据了我童年的大半部分。

到了夜晚,我会站在桥上,迎着扑面而来的风,眺望点点星光以及两岸无限伸延至天边的灯火,心中有的是道不清的舒畅与安心。

远处闪着金光的寺庙和暗紫色的夜幕中的星光,那种光亮总能驱散我那孤单恐慌的情绪。而之后失意的日子里,我眼前展开的永远是故乡的夜晚。

我也曾偷偷拿起笔,将那两幅景画下,浓墨重彩,却有道不明的温馨。我也曾从寺庙前阶梯上跳下,感受一脚踏空的失重感,我还曾趴在桥边,透着碧绿的河水看河中优游自在的鱼儿,一切仿佛都有禅意。只可惜后来我离开了,很长时间都不曾回去过。而那两幅画也不知何时丢失了,我试过凭着记忆再去画两幅,但总有一种奇怪的陌生感。

后来,我得空回去了,再见到故乡让我惊讶不已。那长着薄薄青苔的石板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和到处乱扔的垃圾,游人四处可见。喧嚣、肮脏、杂乱。

晚上,灯火通明,将整个小镇照得通透,游人不曾散去,我透过窗望见的只是人头攒动。

我盯着天花板,心中的情绪翻滚交叠,我落下一滴泪,像是被人偷了宝藏一样的难受,故乡不在依旧,所留下的只有我对过去的怀念与思旧不变。

热门推荐
1在伤痛中成长
2为自己鼓劲
3为青春喝彩
4义与奸的交界线
5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6美丽的绽放
7五彩的夏天
8考试的作文
9我的多彩童年梦
10炒菜作文
11未来的家
12感恩的花开在奋进的路上
13读书之乐
14友情
1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6包粽子
17年夜饭
18我的家乡在梅州
19劳动的颜色
20爸爸我想对您说
21蓝色大海的传说
22最美的时光
23追求让梦想花开
24童年趣事
25幽默的爸爸
26的我作文
27小金鱼
28多肉观察日记
29烈日下的坚守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