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杠精
杠精

我们今天的世界,似乎过分强调存在感。因而,一种名曰“杠精”的生物偷偷爬上了“201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榜单。这种被扭曲的“存在感”需求,引人深思。

杠精的第一特征就是爱发表反对意见,生存基本需求就是确认自己在提出不同见解。这种盲目反对带来的存在感确实有物质收益:数据时代,流量为王。发声就有关注度,一篇10万+的杠精文就意味着财源滚滚。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杠精相较“一针扎不出血”的“闷葫芦”而言,还是得到了更多机遇青睐的。

但抛开物质收益,“杠”带来的“精神收益”更不容小觑。没有深刻思想的人,头脑涨水,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无人关注欣赏,碌碌无为,朝九晚五单调无望。他们需要这歇斯底里的“杠”来打发空虚感,用膨胀的存在感获得生命有意义的幻觉。活像魏晋时期文人怪相百出,自诩风骨,却只是为了与空虚赛跑。

故而杠精们的悲剧显而易见:他们的存在感是假的。在一次次的“杠”中,他们还错过了闭上嘴巴,虚心学习,踏实提高的机会。

我以为,产生虚假存在感的悲剧,教育引导要负一半责任。从前我们被子曰诗云约束怕了,如今便像“开了锁的猴儿”,挣扎着要批判,要创新。语文课上,学生《论语》尚未背会两条,就被要求回答“何谓君子”、“何谓仁”的“大哉问”;乌克兰和苏格兰都分不清的学生,为了综合实践好看的履历,颤颤巍巍走上了模拟联合国的讲台,嘴巴天花一张便是globalissues。从前的教育,是过分强调沉淀,把人沉成一坛老酱;现在的教育,是没有沉淀便勒令学生输出,倒提着空瓶子拍着底儿要倒出东西来;更美其名曰“追求批判性思维”。孰不知,输出的前提是输入,批判的前提是了解。受教育的人,开始还存了几分敬畏不敢胡说,后面就连羞耻无知的心也一并忘却了。对知识、事实不存敬畏,不知道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轻狂成了习惯,浮躁酿成品格,成批的“准杠精”就是如此造就的!长此以往,谁来思考,谁来对事实负责?只怕人间是一片空荡,只剩一片叽叽喳喳的吵嘴声。

学会静默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美德。教书育人之所孕育社会风气,让人从小体会到厚积薄发、掷地有声的强大,更是一种责任。避免杠精再次爬上热词榜,避免吵闹的悲剧,我想,也该是从学会静默开始的。静默的背后不是一团虚无,而是正在积累中的资本。千钧一发时,一字动天地,抬眸换山河的资本。

无声胜有声。

热门推荐
1石缝间的蒲公英
2爱是沉默
3难忘的背影
4茶花
5关于改变的作文
6我和我的祖国
7观察植物日记
8我心中的老师
9未来的房子
10游白沙门公园
11三只小熊
12蜘蛛风波
13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14找秋天
15珍惜
16军训日记
17弯弯的饺子
18琴棋书画
19挖野菜
20看木屑起舞
21一个有趣的梦
22我的田园家乡
23游记的作文
24好久不见
25难忘的第一次
26国庆趣事作文
27人生杂感作文
28八年级作文
29我家的小狗
30一次“忐忑”的经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