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我与朗读
我与朗读

【篇一:我与朗读】

大家好!我是宝清县第四小学2019级4班的蒋昀辰。口才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我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学习口才的历程、收获和感悟。

起初的我性格内敛、内心胆怯、外表羞涩、不爱张口、不想说话,见到熟人时,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四处躲闪,绝不会打招呼。妈妈因为这件事曾多次训斥我、教育我,开导我,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决定把我送到口才学校去学习。在学校里,老师从认字、吐字、心理、站姿、发声、神态等多方面给予我综合指导,但我还是对它不感兴趣,想要放弃。后来,妈妈鼓励我说:“我们再去坚持上一段时间的课,如果你仍然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再放弃也不晚。”我听了妈妈的话,又接着去学习。渐渐地,我对口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了朗诵的魅力所在。通过三年多的兴趣培养、舞台历练和学习实践,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乐观,更加开朗。三年来,我通过了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考试和全国社会艺术水平朗诵考级测试,先后在龙贝儿幼儿园毕业晚会和新宇口才年度晚会上担任主持人,在宝清县第四小学师生诵读比赛中担任领诵。

今年春天,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重返校园,不能聆听老师面对面的讲解与指导,但在居家学习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些好的、适合我们读的书,告诉我们每天要坚持阅读,养成读书好习惯。妈妈每天也会让我坚持背诵一首古诗词,她还会找来一些好的文章,让我有感情地朗诵、练习。

朗读是对文字的一种敬畏,当书写的文字带着感情宣之于口时,不管是朗读者还是听众,都会感受到力量的注入。同学们,朗读吧!让我们发出最美的声音,成就美好的未来!

【篇二:朗读比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读起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就会想起这个极富中国传统色彩的节日。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的学校以“清明”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生动的朗读比赛,让清明以春回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委婉向我们走来,让同学们都深深感受到了这个节日厚重的文化渊源。

两、三周之前,邵老师就已经布置了清明节朗诵材料——《清明的雨》,背诵了下来,为了让朗读更生动和熟练,我们每天都在家里认真地朗读和背诵,星期一的时候,老师选出四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领读,他们负责背诵“全班合”和他们该读的部分。

这周二,学校把朗读的台子搬到了升旗台。下午,我们五年级进行了比赛,我们身着整齐的校服,鲜艳的红领巾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当我们班开始朗诵的时候,我感觉到同学们宏亮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荡,仿佛寄托着大家对先人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随着朗诵的结束,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五年级七个班级中,只有我们班是唯一不用照着稿件读的,我们得到了校长的表扬!还特地安排我们班代表全校去参加文化宫烈士碑清明节的扫墓活动。

经过这次比赛,让我知道237班的同学做事十分认真、班集体团结才会创作出无限的可能。这是我成长至今一个最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想,今后的每一个清明节,我都会缅怀祖先生前的祝福吧,记住那些舍生取义的民族精魂!

【篇三:朗读好时光】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作业:朗读好时光。宁老师说,朗读好时光就是和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今天我们要读的是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我一听,高兴得连蹦带跳。

一回到家,我就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妈妈欣然答应了。我高兴地叫起来:“万岁!万岁……”接着,我就像箭一般地冲进书房,准备好书本。

一会儿,妈妈也进来了。我赶紧给妈妈分配角色,让她当树、树根、大门和小女孩。妈妈惊讶地说:“怎么这么多呀?”我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一共几句话,一点也不多。”妈妈点点头开始读了。哇,妈妈读得真流利!只不过读得太快,没有感情。我向妈妈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读得可以放慢一些,要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她都接受了。

第二遍,我们俩换了角色。这一次,我又指出她的缺点:“妈妈,小鸟说的话最需要有感情,第一次读出不舍,第二次读出疑问,第三次……”

很快,又读完了第二遍。我们各自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喜欢“朗读好时光”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

【篇四:朗读比赛】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年级语文老师的朗读比赛,我和我们的孩子双双获奖,刚刚从报告厅回来,心情还是很激动。站在舞台上和站在舞台下是两种不同的心情。

开始的老师的比赛,刚刚宣布刘学芳老师上台的时候,台下500多个孩子中,9班的学生一下就都站起来了,使劲的鼓着掌,让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找到了他们。宣布我获奖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比我还激动,欢呼声、掌声、笑声以及“刘老师,你真棒!”:“刘老师,我爱你”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包围了,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孩子们会因为我是他的老师,而把我的成功当作他们的快乐,这种感觉我觉得是很多人都不会有的。

该孩子们表演了,我站在台下,一会儿担心景瑞阳忘词,一会儿又怕孩子们站错位置,当话筒不给力的时候,我甚至一下子夺过了主持人的话筒递给了台上的朱老师,同事们笑我比学生还紧张,但那一瞬间的动作是来不及思考的。我想这种感受,做妈妈的都有过,当孩子第一次入学,第一次登台、第一次考试等等,做妈妈的不都是比孩子还紧张吗?

一次朗读比赛让我感受了台上、台下两种不同的心境,再想想,本该如此呀,在英华这个家里,我本身就担负着老师和妈妈两种角色,当我双倍付出的时候,也相应的获得了双重的回报。

在此感谢元晨曦妈妈、景瑞阳爷爷。尤其是王一雯妈妈,是他们帮孩子们准备了漂亮的服装,让我们的节目更加精彩!谢谢!

【篇五:一次紧张的朗读】

周五的下午是老师检查读《诺亚方舟》的日子,为此我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大扫除结束后,我立刻坐回座位,与其他三人核对生字,并练习朗读。

检查不一会儿就开始了,我的心弦也绷得紧紧的,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我看着一个又一个上去的小组,一个个读的有声有色,一面令我不住地在心中赞叹,一面让我的心跳得更快了。不住地想:老天保佑啊,老天保佑。

我们组很快被抽到了,我的心变得忐忑起来,不由得呼吸加剧,不过还好,我们读的是《献身革命的方志敏》这篇文章难度不高。应该能得高分,可是天不遂人愿,卢思含漏洞百出,虽然我不住的口型提醒,但仍免不了错误的发生,他们错一次,我就握紧拳头,像热锅上的蚂蚁,心中就像被万只蚂蚁在咬,为那离去的二分儿可惜。

我们每个人错一次,我就不由得做一次深呼吸来调整一下,不断的在心中为我加油鼓劲,来回复心态。分数出来了,89分,可是因为第二次读老师又我们5分——83分,我心里凉了半截,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如此简单的文章,可是分数却如此之低。我们只好垂头丧气地下了场。

比赛结束了,虽然我们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我们相信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神气定,做好充分的准备,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

【篇六:学语言怎能不朗读】

学语言怎能不朗读。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没有读书声的校园,就好似没有风雨声的大自然,必然万马齐喑,从而思想僵化。语言的产生,除了“任意武断”的符号系统,语音体系也很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从语言的产生而言,声音在前,书写符号在后。人类一定不是一开始就把声音与符号建立起武断的能指所指关系的。

回顾学习汉语的过程,我们先学习拼音系统,会读了,方谈及其他。

然而,很揪心的是,在英语学习上,许多同学秉持的是“哑巴英语”的鸵鸟政策——反正不考口语,何必朗读。是因为懒吗?是因为懒得朗读文章吗?或许是,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同学们并没有注意到发音、朗读对于学习一门外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外语学得好的同学,无一不是朗读高手。

很难想象,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如果一位同学不会朗读,还能学得很好。即便不考察听力和口语的水平,没有语音作为支持的英语学习,碰到的第一关,必然是单词的拼写。

我们知道,英语的拼写是很有规律的,知道了读音,基本可以拼写正确。不知道读音而死记硬背单词,会产生至少两个问题。一是单词记忆不牢、拼写不准确,即便拼写正确,也不可能很流畅;第二个问题是,英文写作和阅读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打一个比方,我们阅读中文文章时,可以一目十行,此时我们看到的绝对不仅仅是孤立的一个个汉字,而是一个个意群。英语阅读也是如此,听力更是如此。如果养成了死抠单词意思的习惯,听力会遇到大问题:一个词听不懂或没听清,便会张皇失措,影响语句乃至语篇的识别与理解。英语阅读,如果只注重单词的积累,会陷入读得慢、理解差的境地。

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按照你平常读书速度的三分之一,阅读一篇文章,理解起来便十分吃力了。可见理解需要一定的全局观,读得太慢,会影响阅读理解的解码过程。

解决以上问题,从朗读开始。无论是底蕴浓厚的汉语,还是优美简洁的英文,都需要常读常新,大声朗读。

预祝朋友们新学期学习进步,生活顺遂。

热门推荐
1草地寻宝
2寻找成功之路
3读小鹿斑比有感
4天使与恶魔
5秋声
6有趣的水果拼盘
7我喜欢被唠叨
8我和冬天有个约会
9旧时光里的笑
10手表
11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
12栀子花依旧芳香
13原来这就是爱
14掌声的魔力
15温暖的你们
16形形色色的人
17铁锤锤鸡蛋锤不破
18不该丢失的温情
19美好的回忆
20我的世界
21走进春天
22酷派女生
23感恩生活
24为老师点赞
2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6打造一本书
27邹同学真特别
28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9咀嚼生活的真味
30需要阳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