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段多滋的时光】
我艰难地迈着步子,周围千篇一律的景物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两条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手臂摆动得快要麻木,全身上下都因剧烈运动而冒着热气,重复着流汗、蒸发,再流汗、再蒸发的过程。长跑的时光就是如此,你得先尝遍火“辣”的日头、“咸”涩的汗水、“酸”溜的眼泪、痛“苦”的坚持,才能品味到冲过终点那一刻的“甜”。
长跑,就如你行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小路上,你无知,你迷茫。这时候,朋友就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黑暗中闪着光的一颗星、在你眼前晃悠的蜜糖,引诱着、激励着你重复那些永恒不变的动作。我就无比幸运地拥有一位这样的蜜友。
下午放学后的必修课之一就是长跑。最后一节课一下课,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奔向操场。还记得开学以后第一次跑步的情景,大家神色各异,不过大都包含着些许兴奋与一丝恐惧。我和她并肩踏上起跑线,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心里的最后一点恐惧化为信心。“预备——”我们对视一眼,全身绷紧,眼里盛满了信心与鼓励。
一场考验身体与心理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长跑是苦的。第二圈,和我们同时起跑的男生们早已超过我们一大截,咬紧牙根,皱起眉毛,想追,却力不从心。第三圈,太阳毫不吝啬地挥洒着炽热的光辉,我的刘海已经被大滴大滴的汗水浸湿成了一缕一缕,汗水流进眼睛,辣得生疼,来不及去擦。再往下流进嘴里,我似乎尝到了大海的味道,眼前一花,跑道幻化成了蔚蓝色,没有尽头,没有希望。
“我不行了。”眼看我的脚步就要慢下来,她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只有两圈了。”她同样汗湿了衣襟,“不要说话,节省体力。”我不愿意辜负她,重重地喘息了一下,艰难地抬起脚又跟了上去。第五圈,我低头无力地凝视自己的影子,好像一切都成了慢动作。我好像被一只大手扼住了喉咙,呼吸又粗又重,感觉自己就要缺氧倒下了。她也跑得艰难,步伐沉重,但好似感应到了什么,扭头对我说:“坚持。”这两个字如重锤敲打在我心头:要坚持啊,终点离我们只剩下不到一圈的距离。
最后一个转弯,冲刺。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也被榨干,全身血液都翻滚起来,我们终于冲过了终点线。时间,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又好像转瞬即逝。望着对方那凌乱的头发,我和她相视一笑,尽情品味着苦后的“甘”来。
其实,我无比喜爱长跑时多滋的时光。不仅让体魄经历了打磨,还有甜蜜友谊的陪伴。虽然过程艰辛、难熬,但还是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哪里会见到彩虹?
【篇二:书香浸润少年时光】
漫步书籍森林,嗅知识幽香;畅游书籍海洋,品端庄大方;游览书籍山谷,观知识殿堂,书籍是一座灯塔,在黑暗中迷失的自己,会因为书而照亮前行的方向。
书籍是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枷锁的钥匙。你在压抑、郁闷时,读一本书,让你重拾信心、返回无忧无虑的心态。书籍是一阵风,能吹散你心中的愁云;书籍是一场雨,能浸润你的心灵;书籍是一缕阳光,能照亮你的人生。
读书并不困难,只要肯读书,海量阅读可以扩增你的知识量,像汲取养分一样,尽情地享受读书。知识殿堂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里面有一座里程碑,象征着书籍的可贵,代表着它大放光彩的无限魅力!
在大自然里,你可以体会小鸟的鸣叫、青草的芳香、涓涓的细流、新鲜的空气;同样,在书中你能领略,烈士的豪情壮志、科学的日新月异、童话的天真烂漫、散文的美好纯洁。所以说,它好比人类的朋友,比一句嘘寒问暖好得多。
书籍中有许多哲理与启示,让你对它感激不尽。涵盖许多有营养的成分,让你对此终生受益。明确许多人生真谛,让你永生难忘、受益匪浅。
读一本书,可以心潮澎湃;读一本书,可以决胜千里;读一本书,可以铸有不朽的灵魂,胜于手机平板。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与本领,还能培养人心中的道德与言行;读科普书籍,能增强观察力和思考力,读红色革命小说、能提高认识肩上的责任,明白做人的担当与信念。还有许多不同科类作品,我还是建议少读科幻魔法。因为“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人生之乐,怎能少的了读书?书里的知识能运用在生活之中,可以证明它是有用的。细细品味着书中的阳光雨露,默默祈祷着主人公的不幸遭遇,静静回味着书的纯净美好……
大家,请翻开你的书,去阅读,请把书籍当作你的好朋友,请去读书,为了你………
【篇三:与苦瓜花相伴的时光】
祖母如那金黄的苦瓜花,苦涩可淡雅、回甘。
——题记
我儿时是随祖母长大的。
在我记忆中,总有一股清香在口齿间回荡,是那苦瓜花的味道。祖母喜欢在院子里种许多苦瓜。每逢花开的季节,金灿灿的花朵在绿叶中闪耀、荡漾。未熟的小瓜轻浮在花蔓中,如青虫般稚嫩,令人喜爱。可儿时的我不谙事理,不懂什么叫生命,总是笑着闹着,摧残一大片苦瓜花,零落成泥,无了那昔日的绚丽。可祖母却不愠怒。每逢残阳一抹之时,总搂着我一齐望向那残余的花朵。看呵!天边被晕开一层瑰红,又缀了些许橙黄。看呵!那柔和的余晖给花朵抹上了粼粼的粉末,在晚风中绽放散香。什么是生命?和着祖母悠扬的小曲,我懂了,这就是生命。
随着花开花落,伴着一身苦瓜花的涩香,离开了祖母……
清风拂面,踏上回乡的路。祖母院落的苦瓜结了可否?黄花开了可否?经过一路颠簸,唤醒我的是那酝酿在晚风中的清香——这苦瓜花香,这家乡的芬芳。祖母早已迎出,只是净发丛中添了几丝银白,脸上刻了几道沧桑的年痕。她笑了,如这苦瓜花般灿烂、温暖。祖母径入苦瓜藤蔓丛中,寻了一根一尺来长的苦瓜,青绿的,涩香扑鼻。天色渐渐黯淡,一盘苦瓜炒肉散发着熟悉的味道。以前我是不爱吃苦瓜的,过于苦涩了。可祖母却说,你多嚼嚼,会有回甘,我照做了,一股甘甜在唇齿间漫开……
祖母的人生,不也如这苦瓜般苦涩中夹着甘甜么,或许,它本来就是甜的。
离开祖母又有一段时间了。上次回乡带回来的是一包苦瓜种子。不知何时西风去,不知何时春风起,不知何时苦香来,那金灿灿的苦瓜花在阳台随风起舞,尽情绽放。
花香中的是苦涩和甜蜜。
记忆中的苦瓜花伴着我那美好的岁月。花虽无情无温,可它却象征着我与祖母的生活---那些逝去的温暖时光。
不知何时,涩香又起。
【篇四:难忘那段时光】
我的老家在湖北,最令我难忘的是在家乡的那段时光。
在城里呆了几天后我就踏上了归乡的路。坐在车上,头晕脑胀,十分难受。经过漫长的等待,车终于停靠在一边。车门一开,我就冲下了车,深深呼吸着清鲜的空气,疲惫之意顿时全无。到了家,放下背包,妈妈早已准备好一顿原生态大餐,家中一切是那样亲切。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跑到山上去看日出和山雾。雾,朦胧了山的身躯。山,坚定了雾的信念。缠缠绕绕,给人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不一会,被火焰包围着的太阳登场了。红得耀眼,红得生气,仿佛世间万物都在此时被唤醒了,而那些正在睡着懒觉的人呢?公鸡就是最准时的闹钟,“咕咕咕”,睡梦中的人们被这习惯的声音吵醒了,开始了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美好生活。
中午,烈阳高照,气温令人无法忍受,一碰铁品随时都有被灼伤的危险,街上空无一人,他们都在家开着空调吗?不,不是的,他们都在小溪里嬉戏玩耍呢。我也不例外,轻装上阵,和弟弟带着“西瓜”皮球奔向小溪,弟弟站在下游,我站在上游,手一松,球顺流而下,有一次球没接住。我和弟弟在水中狂奔,向前一扑,终于抓到了这个“调皮”的球。球玩够了,开始捉鱼,一搬开石头,青色的小螃蟹便跑了出来,正所谓来者不拒,我用竹筐一盖,它就被我困住了,几分钟后,它挣扎得筋疲力尽之后,我趁势用手抓住。嘿嘿,这有一条鱼……
真希望,回到那段“野”的时光。
【篇五: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
那段温暖的时光,已经被我写进了日记本……
四岁那年,我在爷爷陪伴下成长,整日傻乎乎的高兴,无忧无虑。那时,我最喜欢吃爷爷买的灌汤包。爷爷递给我,笑着摸我的头,说:“慢点吃,别烫着手。”爷爷的手,好温暖;爷爷给我买的灌汤包,好温暖!
那时,我很不想去幼儿园,吵着要待在家里。每天早上,成了我最痛苦的时候。爷爷走近我,轻轻说:“乖,起床了,该去幼儿园了。”“我不去,我不去!”我边抹着眼泪边着说。“去吧,乖,晚上,我给你买好东西。”说着,爷爷擦去我脸上的泪,把我送走。
晚上,我一踏进屋子,就大喊:“爷爷,爷爷,给我买的好东西呢?”爷爷从外面走进来。他果然没有食言,从外面买来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鸡,一进家门,说:“天天,我给你买来两只小鸡,过来看看。”我急忙走过去,把它捧在手里。那时家里有暖气,我把它们放在了阳台。每天早晨,不用爷爷叫我,我都会自己穿好衣服,给它们喂米。
刚入春,暖气停了,天却异常地冷。倒春寒的侵袭下,那两只小鸡被活活冻死了。我那时还没有“死”的概念,以为它们只是睡着了。我告诉了爷爷,爷爷说它们再也醒不来了。我哭了,爷爷说:“不要难过,它们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我六岁那年,爷爷去世了。爷爷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我放声大哭,回忆起我和爷爷之前发生的事。
那些早上热腾腾的灌汤包,因为爷爷的离开,没了;那些早上劝我上幼儿园的话,因为爷爷的离开,没了;那些小鸡儿小木刀小木枪,因为爷爷的离开,没了;那些温暖的日子,因为爷爷的离开,没了……
我放下钢笔,轻轻地合上我的日记,那段温暖的日子,就这样在一个午后被我轻轻地合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