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黑白与爱】
在讨论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后果这个问题前,我们应当先保证人类没有向计算机靠拢。而这本身已是问题所在——曾几何时,我们开始失去了所谓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这类本来看来理应拥有的东西?
或许是我们拥有的、所见所闻的变多了。当我们一直重复“扶不扶”的问题是,同情心就开始被所谓的碰瓷与敲诈束缚。因为听闻了太多,我们避之不及,“扶不扶”变成了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而人脑像计算机一样,凭着所谓经验和见闻,最终给出一个否定答案明哲保身。因为什么,人类的同情心被蒙了尘?
就像之前被热烈讨论的母受辱儿杀人一事。尽管评论趋于相信儿子的苦衷,却总有人用一种无比冷漠的话语给这对母子做制裁:“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说到底不过是个杀人犯。”这样的话未免太过令人寒心。法律当然没有错,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理所应当,可除了杀人就再也无话可说了吗?只看最后的结果而忽略所有前因经过,难道不是计算机才会做的事吗?正像评论里有人痛心疾首的高呼一样:难道我们要让这样一个儿子面对饱受凌辱的母亲,客观而冷漠地做出杀人犯法因此毫无作为的决定吗?这样像计算机一般非黑即白,不顾价值观和同情心,让人和计算机还有什么区别?
人们输入程序让计算机运作,它的所有作为都凭借着自身储存的数据与条条框框,运算选择,一瞬之间,决定客观但没有丝毫自我可言。
而人类应当是最具自我的生灵。我们会思考,会犹豫,我们所做的选择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可人类为何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因为一种恐惧。我们害怕被敲诈,害怕受惩罚,害怕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宁可暂时封起价值观与同情心,顺着人流盲从,对着一个无助的老人,没有,也不敢有所作为,直到最后把法律和规章作为评判的所有一句,安稳而淡薄。
我相信人有一颗温暖的心和一双会看见错误的眼睛。我相信更多人拥有和儿时一样的同情心,相信他们的价值观能明辨世间所有痛苦与悲哀。
我相信人永远都不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正如计算机永远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一样,我们看得见太阳与黑暗,感受得到快乐与痛苦,会犹豫,会徘徊不定。正因如此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我们得以证明——人类比起计算机,还有爱。
【篇二:黑白钢琴键弹出的忧伤】
不远处的钢琴房里,传来一阵一阵优美动听的音符,啊,是谁在弹奏这美妙的音乐?我不禁被琴声吸引了去,轻靠在门边,享受着这独一无二的美妙音乐。钢琴键按出的声音,“叮咚”、“叮咚”,如一股清泉缓缓流入我的耳内,时而高昂亢奋,时而暗藏忧伤,时而宁静深远,又时而热烈澎湃,无论是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声音,都是如此美妙,仿佛能穿透人心,直达我的心底。啊!是谁能弹奏出这样美妙的声音?
真正的乐曲,可能是在不经意间弹出来的,或许观众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壮烈宏伟,但在那个时候,有幸听到了这美妙音乐的人们的内心一定是欣喜万分,却又平静如止水的。是要多大的恩赐和缘分,才能听到这美妙的、沁人心脾的音乐啊!
真正的音乐不在于技术和环境多好、多完美,而在于心境是否宁静、悠远。美妙的音乐可能是不经意间弹出的,但那个时候,弹奏者和倾听者的心一定是被感化了的,如一块冰,在经历过水的浸泡之后慢慢融化,被感动了,这就是音乐真正的美妙之处吧。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篇三:黑白人生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宣传交通安全的视频,名叫《黑白人生》。它讲述了违反交通法规而导致的一幕幕惨剧,警示我们只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安全出行。那血淋淋的车祸现场,让我至今难忘,我终于懂得,只有遵守交通法规,生命和安全才有保障。
超载、无证、超速、酒后、疲劳驾驶是马路上的“五大杀手”。片中讲述了一个悲惨的车祸案例: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都急着回家,于是,50多人挤满了一辆客车。春节期间,客运繁忙,客车司机已经往返了几趟,早已疲惫不堪。甚至,他靠打自己的耳光,驱赶睡意。结果,客车翻下几十米深的山沟,30多条生命与世长辞。如果司机们都能和“五大杀手”说“拜拜”,就不会有这么多惨剧发生了。
无情的车祸给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痛啊。很多人失去生命,很多人的余生在病床上度过!在片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篮球女孩”。她四岁时陪几个小朋友去给在地里干活的妈妈送钥匙,穿越一条马路时,被一辆飞驶而来的卡车撞倒。一秒钟,短短的一秒钟,这个女孩就永远地失去了双腿。从此以后,她就只能坐在篮球里,用双手拄地走路,成了可怜的“篮球女孩”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就遇到过很多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很多行人在黄灯变红灯时飞跑几步,险些被车撞上。至今,有些司机依然酒后驾车,导致惨重的车祸。尤其是,骑电动车的阿姨经常无视交通信号,闯红灯的屡见不鲜。有一次在放学路上,我就见到一辆出租车撞了电动车,车前一片血迹。可见,交通事故就在我们身边。今后,我会提醒家人、朋友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看了这片子,我感触很深。我向全社会呼吁:生命是宝贵的,只有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平安安和家人在一起,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平安。
【篇四: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你猜猜这是谁?”妈妈指着一张黑白老照片中的小女孩问道。我不假思索地说:“姐姐。”“是我!”妈妈微笑着说。这张照片至今保存得十分完整,但怎么也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
照片的正中央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身穿一件浅色绒线衫和一条深色长裤,两只裤腿上各绣着三只小动物的头像。她站在弄堂的正中央,咧着嘴笑着。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没想到她小时候竟然那么可爱。
但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照片中小女孩身后的三位大人物。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人在干嘛?”“她在洗衣服呀!”妈妈惊讶地说。照片中一位中年妇女对着墙坐在小板凳上,身前放着一个大盆,侧着头看向小女孩。“她干嘛不用洗衣机呀?”我追问。“那时候哪儿有洗衣机啊!家家户户都是用块搓衣板搓洗衣服的。”妈妈说,“你仔细看看她是谁?”我定睛看了看,觉得很面熟,想了想说:“是外婆。”“对了。你外婆到现在偶尔也会用搓衣板洗衣服。我却用不来搓衣板。”妈妈羞涩地说,“也许在老人们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搓洗衣服更干净吧。”
在外婆身后,有一位老妇人坐在竹椅上。离得远,照片拍得模糊,我看不清她的面孔。妈妈告诉我那是她的外婆,我的外曾祖母。妈妈说外曾祖母腿脚不方便,她小时候经常替她去附近的小店打酱油,买老酒。老人家爱抽烟,只抽飞马牌香烟,小店里的营业员看见妈妈就叫她“小飞马”。我心想:现在大型超市里商品应有尽有,每天还有固定班车接送;不想出门,可以网上购物,送货上门。这样就不会有“小飞马”了吧。
在外曾祖母对面,坐着一位青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低着头在阅读。“这是71号叔叔,对我可好了!”妈妈激动地说,“他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带玩具给我,什么过家家、充气帽子……”“他为什么给你带玩具?“我觉得匪夷所思。“他很喜欢小孩子,当时这条小弄堂里就我一个小孩。他也很热心。”妈妈得意地说,“以前邻里关系十分和睦的,早上菜场里有什么新鲜的,便宜的菜,大家会一起去买。烧好的菜也会分享,谁家缺个啥需要帮忙都二话不说出手相助。”
看着照片中粉刷不匀的围墙,墙上挂着拖把、抹布,上方凌乱地晾晒着衣物,我感到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优越。美丽整洁的小区,大片的绿化,老人们在亭子里聊天。然而进进出出小区十几年了,我只知道对面住着一个小女孩曾与我同一所小学,其他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从前,家家户户窜窜门,如今都闭关锁门,人与人之间砌起了一座座高墙。
照片中的弄堂依旧在,可是里面住着的老邻居们都陆陆续续地搬走了。这张黑白老照片,留住了一份美好的回忆,也留住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五:染灰的黑白照片】
家里的小阁楼,是个每天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我小时候时常幻想,那个地方会有一只会说话的猫,一扇会发光的门,或是废弃已久的机器人,但这些都没有。
一天下雨,房顶漏了雨,父亲要到阁楼顶上把缝封住。他从阁楼上拎下一个深黑色的木箱,一个真正的木箱,圆顶方底。我当时很兴奋,觉得一个里边有个吃人的木箱也不错。可它不吃人,连我的手指都没咬一下,上面全是灰尘,螺丝掉了好几颗,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掀开了那个箱子,它没有锁,灰尘很快落满一地,我觉得会有一个小精灵飞出来――当时我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天马行空的童话,可里面是却是一些诊断书和病危通知单!泛黄的单子上有几片泛黄的痕迹,我觉得是泪痕,泛黄的痕迹滴透时光的隔阂,我仍感到那边的人的无助与绝望,诊断书上写的是渐冻症。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和她的哥哥,不知道得病的是谁,不重要,他们都是那么开心与乐观。他们的嘴角是上扬的,不知道哪一张更靠近
我这个时代,我希望是那张照片。
不知道他们是否埋怨天地不公,厌恶命运如此不济,不知道他们是否互相祝福,或是埋怨。我在那张照片上发现了那个木箱,那个木箱是灰色的。
身在这边的我不知道那边的他们是否渡过难关,不知生死如何,如果他们还活着,会不会是笑着生活或是哭泣。
我觉得木箱是灰的,最好是灰的,希望是灰的。因为照片中他们是笑着的,虽然是已经发灰的黑白色。
【篇六:巧辩黑白】
昨天晚上,我读课外书,看到书上说盲人能够识别黑白罐。我不相信,决定自己亲自做一下这个试验。
我准备了黑白两只罐子。我先用红领巾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后用手去摸罐子,并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时候,我心里在想:“难道是书上介绍有误吗?”我疑惑不解地跑过去问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明天中午,让我们一起去做这个实验,看看有什么神奇的现象。”一想到明天就要做这个实验,我激动得都睡不着觉了。
第二天中午,我瞒着爸爸在房间里又做了几次,可结果还是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只好请来了爸爸。爸爸让我把罐子都拿到阳台上,我一脸迷惑,只能照着做。爸爸笑着说:“不用疑惑,一会儿你就会知道了。”
爸爸先在阳光下放好罐子。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爸爸蒙上了我的眼睛,让我用手去摸这两个罐子。摸完后,我感觉一只罐子非常烫手,一只却没有什么感觉。我连忙拿掉蒙眼布,看到发烫的是黑罐子,而没有感觉的是白罐子。我心里在想:“它们都放在太阳下晒,为什么两只罐子不一样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见我一头雾水的样子,就耐心地讲解起来。原来,黑色和白色对光线的吸收量是不一样的,黑色能够吸收所有光线,而白色却不能这样。
爸爸说完,我恍然大悟。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色或者单色的衣服,就是因为它能够反射阳光;至于冬天,那当然要穿黑色的或者深色的衣服,这样能够吸收更多的阳光,才能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