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画花馍】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画花馍,一些同学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一人一馍发下去,看着那馍,通体洁白,晶莹细腻。我们用两只手都捧不住,还超出一大圈儿来;香是清香,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它也是无瑕的,像一大块白玉,在灯光的照射下,边缘还泛起一圈白光;用手戳一下,非常绵软,也很有弹性,刚刚戳出来的小凹立刻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老师在教室前方讲述馍馍的扩展资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都鸦雀无声,——毕竟谁都想听听眼前这个能吃的东西的身世。
刚一听完老师讲课,同学们就纷纷拿起笔,准备动手,可又纷纷在半空中停下笔:画过后就不能吃了呀,这馒头实在太大太白太香!有同学满头黑线,两手撑头,纠结着;有同学用鼻子抵住馍馍,大有“一触即发”的架势。在老师的“悉心劝导”下,同学们才努力克制住欲滴的垂涎,咽下口水,动手画画。
话说同学们不舍是不舍,但真要画起来还真带劲儿,有的自称“大手笔”,画起来龙飞凤舞;有的当机立断,刷刷几笔,神作就在眼前。
不一会儿,大作都新鲜出炉,再看着那些花馍,还是那么大那么白那么香,只是功能多了,多了那人人喜闻乐见的“福”字,多了可爱的“福”娃,更多了喜庆的红色,转瞬之间,变得吉祥,变得如意,它们摇身一变,竟全成了艺术品。
谁又忍心吃掉这精美的艺术品呢?
【篇二:看外婆做枣花馍】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我去看外婆做枣花馍。
第一步是和面。首先,外婆在面盆中加入酵母、水、面粉,开始和面。接着,外婆揉搓面团,面团慢慢变得光滑,然后等待四个小时的醒面。
第二步是做造型。外婆先把面团捏成椭圆形,放上枣子,再用筷子一夹,面团就变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接着,外婆把两个小面团擀成面皮,把面皮捏成花瓣,放在小花上面,在花瓣中间再摆一颗枣子。一个漂亮的枣花馍就做好了,我开心得眼睛都笑成了一弯小月牙。
第三步是生火。爸爸先点燃干草,放进火炉里,加入干木柴。接着,爸爸把火烧旺,放上铁锅,烧开水,放入笼屉,就可以把枣花馍放进去蒸了。
第四步是出锅。等待了漫长的二十分钟,热气腾腾的枣花馍终于做好了。枣花馍变得白白胖胖的,圆圆的红枣在上面看起来更红、更漂亮了。
我很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吃枣花馍了。我伸出双手把一个枣花馍拿出来,好烫啊!外婆笑呵呵地接过枣花馍,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进我的嘴里。真香啊!外婆一边笑着一边告诉我,枣花馍的寓意是: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团团圆圆。听了外婆的话,我觉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