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无情未必真豪杰】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有一段对苏东坡最为精妙的概括。他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而在我看来,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的多面性中,似乎还可以再加上“英雄”这个主题词,更有着他独特的英雄气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豪迈的基调与一“狂”字贯穿着全词。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一反文人书生的模样,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还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指辽和西夏。苏轼运用了形象的动作描写,表达出希望自己可以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不仅他如此,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场面壮阔不已。词人将浓烈炽热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吐而出,词中洋溢着词人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展现出浓烈的豪迈气息,苏轼的英雄豪情,展露无疑。
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的英雄气概不仅表现在他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词句中,情深款款的句子里也包含着他的“英雄之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大概是最有名的一首悼亡诗了吧。此诗写于苏轼的爱妻王弗故去十年忌辰,遥想当年,当年轻的他们相遇时,是如此的美好。当年的苏东坡在京城以是小有名气,而王弗不仅有着出色的容颜,同时也颇有才情,常能与苏轼对月谈诗。王弗还有一份苏轼没有的沉稳与洞悉人心的耐心,在他们一起生活的这多年中,王弗常常提醒苏轼要对人多留分心眼。可以说,如果没有王弗,可能苏轼的人生将会更加曲折。在王弗逝世的这些年中,苏轼正如词中所述那样,将他对亡妻的情感深深埋藏在了心底,“不思量”但却“自难忘”。纵使苏轼在外,是何等英雄豪情,但在他心中,总是有那一份的柔情,留给自己深爱的妻子,即便岁月变迁,但却也不改当年。我想,英雄之心不仅是大丈夫纵横于疆场之上,亦是敢于在这样的儿女情长中,深深地回想与凝望吧。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苏东坡虽被一贬再贬,但是他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黄州他挥锄耕作,目光朝下,凝神聚气……他不埋怨,不忌恨,在黄州的精神涵养中,他达到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在惠州他为了方便当地人出行,“助以犀带”来造桥,钱还是不够,就写信动员子由一家,把皇帝昔日“所赐金钱数千”捐了出来。新桥落成之日,当地人喜极而泣,簇拥着东坡,“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到了儋州,这样的蛮荒之地,他依旧豁达面对,努力学习当地方言,也教黎人学习中原文化,他教出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
“心似已灰成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东坡生前的最后一首留世之诗,仅仅在这首诗完成六十多天后,苏东坡便与世长辞,逝世于常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有人说,这是苏轼对于自己的自嘲,但我想,这也未必不是苏轼在生命尽头对于自己整个人生的一个总结,对自己的人生的肯定。苏东坡也曾位居高位,也曾辗转于多个地方,但唯独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处是苏东坡人生的最低谷,但同样,这也是他从一名书生,一名不太“合格”的政客转变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的华丽转身。在这三个地方,苏东坡的文学素养飞速发展,灵魂得到了高度提升。苏东坡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明了的认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人生的阶梯是什么样的走向,他直面磨难,从不畏惧,他对自己有着最明晰的认知,他的内心,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什么是英雄?在我看来,英雄不仅是勇武过人的人,更是敢于在人生的风雨中坦然面对,历经磨砺却日益纯净的人。纵观苏轼的的人生旅途,看似一路跌跌撞撞,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坦然接受厄运。他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反以其达观和智慧,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命运坎坷沉浮之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谁又能说苏轼不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呢?
【篇二: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辩论会】
开始啰!开始啰!辩论赛终于开始了!
对方辩友一个个面部紧绷,神态严肃,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我有点紧张。再看看我方辩友,他们死死地盯着对方辩友,丝毫没有惧怕的感觉。
“请正方一辩阐述观点。”主席满怀期待地看着我们。正方一辩陈述:“汉代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有益’。”说完,向我们得意地笑了笑,好像在说:听到没,多么强有力的证据呀!你们赢不了我们。哼!等会儿给你们个语言炸弹!我很不服气地想。“有请反方一辩!”我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就如你们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既然是药,那也有良药和毒药,吃良药可以医愚,吃毒药就会害死人。”说完,我得意地给了那位正方选手一个微笑。“有请正方二辩”一开场,他就说得井井有条,着实惊到了我。“有请反方二辩!”没想到我方二辩说得更好!
自由辩论阶段,我方三辨激动地站起来:“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如果看了不好的书,可能会做一些不好的事。”对方辩友也不甘示弱:“那是他自己有问题,能怪书吗?”我们两队不分上下,谁会赢呢?我做总结: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一是卷未必是有益的,二是读卷的人不善思考导致开卷未必有益。说完这些,我觉得自己的思路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过。
“呼”我吐了一口气,终于要公布结果了。我心跳加速!“这场辩论赛赢的是——反方!”“耶!耶!耶!”我方高兴地呐喊着,似乎想要宇宙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这场辩论赛的结果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我喜欢它!
【篇三:“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
终于盼来了上课,大家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像个木头人似的。以往一些“空话份子”也破例安静了起来,好像要迎接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似的。这在平常,是十分难得的。今天为什么如此“特殊”呢?因为我们将要迎接一场“新鲜”的辩论赛。这在我们班级里还是第一次。这次辩论的主题是“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
等傅老师宣布比赛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好像胜券在握似的。我也不断地给自己的“枪膛”加“子弹”,跃跃欲试。正方的辩友“忽”地站了起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就是说开卷有益。书读的越多,你就会变得更聪明。”
“有请反方第一辩友!”傅老师话音刚落,我的同桌站了起来,她扶了扶眼镜,“我觉得开卷未必有益,因为看一些不健康的书对我们来说也可能是有害的。比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之类的,沉迷于这样的书,可能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同桌的一番话,引起了正方辩友的不屑:“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那么,好书就可以治疗你的愚笨。”
这似乎完美的一番话,我却从中找到了破绽,“书既然是药,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良药,就如正方辩友所说的,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毒药,就比如曾风靡我们班级的这本漫画书《爆笑校园》(现在已被傅老师禁止),低级趣味,对我们来说,不仅不能有益,去模仿书中的一些内容的话,还会把我们带坏……”我用尽浑身解数,向对方猛“开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那也不一定,一些漫画书可以让你更有幽默感。”正方辩友谢雨纯“突”地站了起来,“比如傅老师刚推荐的世界著名漫画《父与子》,它就是有益的,如果它是不健康的,老师会推荐给我们吗?它会闻名世界吗?”谢雨纯扔给我了一个“重磅炸弹”,我被轰的惊慌失措,一愣一愣的。但是我马上镇定下来,想了一会儿说:“好的漫画书的确有,不好的漫画书却也有许多,所以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无益的,那要看你开的是什么卷了。”
四十分钟渐渐地在唇枪舌战中过去了,辩论赛也渐渐接近了尾声。虽然我们反方胜利了,但我仍然觉得不过瘾,我希望以后再开一场辩论赛,再好好地辩一辩,驳一驳。
【篇四:一叶落有时未必知天下秋】
“天下”,一词在我的理解中是包括世界的,而一片叶子落下了真的知道天下为秋天吗?我看未必,难道说中国的叶子一落,世界都是秋天?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习惯成自然并考验了能力,就是这样一句话同时改变了3个人的命运。一次应聘中考官在门口放倒了一个扫把,看应聘者谁可以主动扶它,这位考官的理由很简单:“在家中摆放的扫把倒了,你肯定会扶起它,而没扶起则说明你并不善于“劳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听了这段话,不得不让我想起一句“习惯不可能成为忘记,而是成自然的道理,这就是要考察自身素质如何,所以一落当然知天下秋。
“一叶落而未必知天下秋”。不因为一个忘记,而否定了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和才华。她本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聪明塌实,工作能力又强,而偏偏一次上司让她把黑板擦掉,可是她因为好多事情给耽搁了,因此落下了“遗憾”。在不久后的一次晋升选拔中,就因为此事,也惟独这位领导不同意她晋升,从此再没有机会复起,而一匹宝马没能遇上伯乐是多么悲哀的呀!我们想想,哪一个人不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在不断改进中逐渐优秀呢?我也更加坚信世上没有一个人能不犯错。就因为一件小事而全盘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公平吗?所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
当秋天到来时,你会感到一种凄凉、寂寞的气氛,或许在你遇到挫折迷茫无助时会感到无奈,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而智者则会选择体会走在铺满黄金的树叶上的人所发出“嚓嚓”声时的浪漫情怀,那诱人的火红色,染遍整个山野时的惬意;他们会想到秋天过后的鹅毛般的白雪,自然清新;他们会在困境时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让他成为励炼自己的机遇,使自己有更多准备,迎接光明。一切都不是一尘不变的,一叶落也未必知天下秋。
生活学习中的我们,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有“寒冷”的季节,但总会有一杯温热的白开水来温暖你那失意的心灵,因此不要因为眼前这小小困难而让你迷失方向,放眼未来,相信这小挫折,将会带给你即将敲响幸福之门的力量,就用这一叶落有时也未必知天下秋的道理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你是否有感觉到清凉、透彻?
不要用客观的“习惯”来束缚住自己,要相信一叶落有时未必知天下秋。
【篇五: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两句话说明了环境对人和事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不禁要问:果真如此吗?我持强烈的反对意见!非也!真正对人或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素质或事物的质地。
周敦颐毕生“独爱莲“,何也?因其“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莲品质之高洁密不可分。假如用吸水强的其它花放之淤泥中,早已染得面目全非了吧?何也?材料的质地完全不同!
人也一样,有人老是抱怨我们周围的环境差。成不了才。就像有些同学说,我成绩差是因为学习的环境不好,是老师没有教好,等等。理由一大堆,唯独没有从自身找原因。那么有的人因此就换了更好的学校,换了更好的环境,但仍然没有起色,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这能怪谁?这正应了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看看先哲屈原吧!屈原生活的环境恶劣吗?他的周围全是“墨者”,但他仍然对楚怀王忠心耿耿。他身陷楚怀王和周围的小人的迫害和排挤,仍矢志不渝、忠贞操守。他清醒地知道,自己难以改变楚国衰亡的命运,最终无奈地选择了以身殉国。屈原之所以能成为众多“墨者”中,唯一的一名“赤者”,与他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极高的个人素质密不可分。
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是“赤”是黑,关键要看其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篇六:坚持未必胜利】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将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同一只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平放在桌面上,让瓶底对着窗。结果发现“聪明”的蜜蜂,坚持不懈地往瓶底处冲撞,力竭倒毙。而苍蝇则转变了方向,不到两分钟就顺利逃出。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真理:坚持未必是胜利。
有些人可能会跳出来说,古往今来“坚持就是胜利”,卡尔•韦克教授的实验只是个例,于是又罗列一大堆名人案例。但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寒窗苦读数十载,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真正金榜题名的有几个呢?难道说他们不坚持吗,难道说他们不努力吗?可是,通过读书走向仕途的封建教育思想毒害了多少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不懂得,所以多少人苦读一生也是一事无成。他们不懂得坚持未必是胜利,也许成功就在拐角处,只需要我们的一个转身。
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变通,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换一条路走。这并不是在熄灭信念之火,而是为自己寻找胜利的道路。鲁迅去日本求学,开始时学医的,当他发现当时的国人需要的是“医治灵魂”,于是就决定转战文学。以巨笔做匕首,投向敌人;用文学为良药,医治国民的愚昧。蒲松龄十几次科举败北,多处寻求发展失败,退而著书,20年编著《聊斋志异》,名垂青史;孔子周游列国不被接纳,退而著书立说,发展教育,成就至圣先师。不管是鲁迅先生的主动放弃,还是蒲松龄、孔子的被迫“改变”,他们的人生最终都是走向辉煌。试想一下,如果蒲松龄科举入仕顺利,那么世上也许会多一个“官员”,应该不再会有《聊斋志异》这样的经典;如果孔夫子被某个诸侯国的“拜相”,也许就不会有《论语》,不会有“七十二贤”,甚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儒家”学说也不复存在。
莫拉莱斯说过:“坚持到底,是众人皆知的成功法则,可坚持错误的方向,而不愿修整,将导致一事无成,终身失败,最终成为别人的反面教材。”试着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以一种更豁达开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坚持,重新评估其价值,再做取舍改变。未尝不是一种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