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南方嘉木】
“南方有嘉木,北方有相思。嘉木风可摧,相思不可断。南方有嘉木,谁与望天堂。彼岸花绽放,生死两茫茫。”
小时候一直想试试紫砂壶装汽水,可我却不敢触碰大烟斗的权威。
从小,和外公外婆在茶山上长大。春天,细雨绵绵,坐在屋檐下逗狗,远处外公外婆在采茶;夏天,下午在山下的小溪里游泳,晚上伴着淡淡的茶香进入梦乡;秋天,山上的猕猴桃管够,平和的茶气随着外公的“铁砂掌”变得更加袅袅;冬天,下雪盖过膝盖,怎么玩都不会感觉到冷。
那时候,我也曾跟着外婆去采绿茶。“蚯蚓钻出泥土看小野花,专属的小背篓,汗水在阳光下蒸发。”还记得那些日子,外婆在前面采下最嫩的茶叶,我在后面看田里的野花,看露珠挂在茶树上,看蚯蚓翻来覆去地在泥土里玩捉迷藏。汗水在阳光下慢慢蒸发,那飘着茶香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望着这样的景色,人就没有了“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执着了,更没有“逗留着采下花朵来保存”的迷失。这景,像碧螺春一样,平淡而又清幽,是最幸福的情景。
小花在门口懒懒地摇着尾巴,微风和着茶香欢迎着我的回来,那时,外公在躺椅上笑眯眯地品着茶,茶叶茶水里折射出银亮的光线,一个一个婀娜多姿而又摇曳生辉。
回忆慢慢地把时间凝结成一幅画,那副画永远是那么的和谐而又自然,又那么令人难忘。
隔壁的猫还在喵喵地叫着,知了躲在树梢间,羞涩地唱着那首不知名的歌曲,我在树下看蚂蚁搬家。小蝌蚪在我的水罐里游来游去,看着它们的小尾巴,我总会想什么时候它才会长大。趁外公不在家,我抱着紫砂壶喝着梦寐以求的汽水,想着明天的小蝌蚪和我,就笑了。
那年夏天,阳光明媚,充满希望。我喜欢撑着雨伞光着脚丫,蜗牛背着沉重的外壳爬上了葡萄架,它的笑靥一直迎着阳光,像绽开的一朵朵小花。外婆在梯田上侍弄着她的绿茶,那茶香啊,总是顺着小路,悄悄绕回了家。外婆总是提醒我:茶碗洗过后要反复的擦,这样才会苦尽甘来……
那时,时间总是跑的很潇洒,可绿茶的香气却在鼻尖肆意的飘啊飘。
想若,那茶在山间呆久了,也便脱胎于土地,有了风那般的灵动。
想若,那茶如若生于古代,便也清明如水晶,有了蝶那般的华美。
……
后来,茶地荒了,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却带走了我最最挚爱的外公和外婆。
多年后,想起那味道,想牵着外公外婆的手回去瞧一瞧,我想,那倾听过我烦恼的小河应该还在绕啊绕;我想,那天空的颜色应该是刚刚好;我想,和小时候一样,泥巴路上的我们光着脚丫肆意的跑阿跑。
“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唯有一襟清泪,凭阑洒遍残枝。”美化的事物终究还是容易荼蘼,徒留我自己咀嚼着亲人逝去时的痛彻心扉。这景,像苦丁茶一般,苦中带涩,是最痛苦的回忆。
还记得前几天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机器。父亲跟我说这是炒茶机,一种陌生的味道。以后没有人再练“铁砂掌”了,也没有人再烧柴火,只能喝这种没有感情的茶。看着恬淡的茶失去了灵性,人们再也没有像在耶路撒冷哭墙前匍匐的信仰人群那样的灵魂。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回忆,留下了许久的遗憾。
叮咛我要采最嫩茶叶的外婆,让病痛带走了;催促我上学不要迟到的外公,被时间带走了;和我一起光着脚丫在小河里捉螃蟹的小伙伴,让学业带走了。伸出手去挽留,却发现一切都太久了,只剩下回忆了。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竟羡竟陵城下来。”那些美好的东西,不管花落了多少,我想,只要梦还在,“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的感觉就永远不会走远。我想那时,尘埃落定,恬淡从容。
细品茶月明日,只不过心怀过昔。
细品人生百态,只不过如此罢了。
茶,洗尽千古人不倦,将至醉后还几人。
伴思念,忆过往。
……
搁笔。
桌上,茶叶浮浮沉沉,恍然昨世;窗外,阳光凝聚在雨珠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朦胧间看到了蜗牛的笑容依旧,茶香环绕。
【篇二:南方的夏】
我生活在这南国,四季如春皆为绿,虽不曾见过那鹅绒般的花儿,却能时时欣赏这满城的风光,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儿时记忆中的南方盛夏是玩耍嬉闹的夏,与小伙伴们三两结群走在小溪旁,坐在高高的的石头上,将小脚丫浸入水中,溅起来一朵又一朵浪花,享受着这几分凉爽。老树的叶在这个季节密而茂,留下厚而重的阴凉。阳光洒在水面,倒射出刺眼的光,闪烁着,流动着,当泥沙逐渐沉淀,水又渐渐便清,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水中的水草,婀娜多姿,在水中舞蹈,似那被风吹动的狗尾巴草。久久看见一条小鱼跃出水面,激起一阵波光粼粼,惹得我们开怀大笑。
当临近傍晚时,我们常常来到这片草地,伴着渐渐消失的蝉鸣,随着夏风的凉爽你追我赶。树叶微动,阳光玩耍了一天,累得直趴在树叶上。天也被夕阳染红了半边天,逗得白云笑红了脸。
儿时这南方是盛夏似乎总是晴天,而少年时的夏天仿佛又多了几分美。
南方的初夏是香气扑鼻的,一出门,我便与威风撞了个满怀,微微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栀子花的香气。草儿似未睡醒般,垂着脑袋,嫩绿的叶上闪烁着晶莹的露水。不经意又路过那棵树,便闻到一股清香。抬头一看,满树的绿中镶嵌着点点的白,这白色的花儿散发出让我深深着迷的香气。忽然一朵白花落下来,我随意用手一接,花儿便散开了,给我留下满手迷人的香气。
南方的盛夏是阳光的天堂,炽热的火球烘烤着大地,春日那嫩绿的叶已悄然被阳光催得催且绿得深,反射出淡淡的光。路边微微发黄的稻子被夏风吹过,卷起一层有一层的稻浪,发出沙沙的乐声。正午时分,路上稀疏的人群,汗水不断浸透他的衣衫。
南方的夏不比北方的夏日,这儿有着蝉鸣,水动,风撩!
【篇三:南方的秋】
没有任何来由的,开始怀念起南方秋天度过的童年时期。也许是踩在脚下的碎叶似秋意咀嚼声般的清响,让我才意识到——深秋了。没有北方寒意的肆虐和突然,南方的秋天总是缓缓软软地飘来凉风,撩起一层层金黄的秋波,连云朵的推移都变得悠闲起来,仿佛躺在摇篮里,躺在妈妈怀抱里,悠悠蹬着腿的婴孩。在暮夏残余的气息中,秋天渐渐地过渡,深绿终于染上了斑斑鹅黄,最终被完全地染成金黄,映在农夫、映在孩子的眼里,熠熠发光。这是盛秋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金色,是看到丰收的农夫们脸上喜悦的金色,孩子的嘴角上,又再次染上了秋果的甘汁,仿佛余味犹存。
在秋色柔柔的拂弄下,桂花敞开了花蕊,肆意放出酝酿已久的清香,飘过农舍,飘过马路,飘过田埂,飘过小溪,飘过小山丘,洒遍了漫山遍野,远远就能让人闻见。可那隐没在墨绿中的含蓄而又浓烈的小黄瓣,又如何让人觉察那富有穿透力的沁香是自她而出的呢?连地里的金麦也被这香气拨动,微微浮起又落下,云便把阴影洒在麦浪尖儿,那波动便愈加明晰。田埂上的农夫,远远望着便见到了他们嘴角、眼角满溢的笑。
最妙的是秋天的瓜果呀。孩童咬着狗尾草梗,在田间跑来跑去,时而摘个香瓜,时而拨点向日葵籽。这边是枇杷树,那边是葡萄藤。隐在硕大叶片的香瓜,远远便能闻到甜味,我们便随着这蛛丝马迹,寻到了满眼金色和香甜。向日葵花盘昂着头,傲然面对太阳,如赌气的小女孩环臂扬着。花籽密密布在大花盘上,拨起来,麻麻的,温温的,葡萄藤下葡萄坠,串珠似的莹莹发着光,勾起我们的口水,可偏偏藤挂得太高,我们只能在下面直直望着,简直要把葡萄瞪下来了。枇杷也毫不示弱地发出耀眼的橙光,粗粗的梗连接着叶、花、果,墨绿的叶片也反射出光来。我们孩子的口袋里,盛满了秋收的果实。
秋意渐浓,似乎能远远闻到来自南方的瓜果香甜,闻到来自数年前我童年的馨香。他乡的秋天的云,依旧悠闲地飘着。
【篇四:南方的雪】
渐渐地,渐渐地,冬天来了,雨季来临了。
风和着雨呼啸着,进入了我的落地窗前,沾湿了窗边的纱帘。窗台上的的吊兰被风吹得摇头晃脑,天旋地转,不知方向了。
一出门,凛冽的寒风禁锢了我前进的步伐。风像冰针一样刺入我的骨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温差,风看缝就钻,我就这样踏着落叶颤颤微微的来到了站台。
教室内虽然有几分温度,但却也不能抵御严寒的来袭。
“好冷啊!好冷啊!”这句话已经实重复了千百遍,但似乎已找不到词来形容这寒意了。门窗虽都关着,但风还是吹得它们吱吱作响,发出咿咿吖吖的怪声,外面的风,就发出更狂野的呜呼声。就像两个逆向的风在打架。
杨柳枝上的叶早以随风飘出了,只剩一身枯黄,榕树那潇洒的发型经过寒风的梳理变得更加洒脱,娇嫩的玫瑰根本承受不起寒风的这番折磨,只光秃秃的了,那傲雪的梅花,却怎么还迟迟不肯绽放。
天空就在这萧瑟的寒流中变很越来越黑,压得越来越沉,灯泡下转折相间的上我变得好压抑,站在窗前深呼吸,鼻尖好凉,当我转身离开时,恍然发现黑压压的天际,闪着点点白光,断断续续,像雪一样飘美。
当我正在幻想:这如果是雪就好了。楼上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啊,是雪!下雪了,爸,下雪了!”我很想相信,却有些不敢。在我的记忆里南方暖和的冬天,曾经只有过一次飘雪。但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这些告诉我,天空真的下的是雪!
南方的雪花好小,好秀气。给人的感觉不是肃杀,而是唯美,我希望今晚雪能纷纷扬扬的飘向大地,给大地铺上一层白皑皑的素装,明早就能看见大地母亲最洁白的外衣。
飘然临下的飞雪,让我知道了初雪的感觉---冰冰凉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听!花开的声音……
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杂质的纯正。
【篇五:北方与南方】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十分辽阔的,疆土也是十分广阔,无论是地理文明,还是人文,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在世界中排名靠前的历史,所以,我们的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而且,在我们国家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情况,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特色。
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北方和南方的区别。说到北方和南方,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范围,但是这两个区域却有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人文,不同的生活习惯。
北方的气候一般都是四季分明,有着明显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温度与变化,北方与南方最大差距的就是冬天的时候,因为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经常会下雪,风景也是很独特;但是到了南方,冬天就不一样了,冬天就是阴冷,潮湿,雪下的很少,所以,南方人冬天是不太好过的,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空调了,不像被北方这样,有暖气可以取暖,这一点也是让南方人羡慕的。
还有在吃的方面,北方主要是以面食为主,面条、馒头、饺子等,但是南方人主要是大米饭、煲汤比较多,所以南方人大胖子很少,因为大米饭的热量比较小,南方人也是比较注意养生,这也是南北方的差异。
还有就是在节日、风俗上,尤其是近些年,北方人对于节日的重要性不是特别看重,就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南方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对于一些传统的节日仍然保留着一些风俗,一些大型祭祀、盛典等等。这些方面都和北方有着很大的差别。
北方与南方不仅仅在地域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着不同的差别,这就是我要说的南北方的差别。
【篇六:南方的秋天】
秋天啊,来得悄无声息。家乡的秋,不知是在蝉鸣渐消时开始,还是从枫叶纷纷扬扬时来到。我尝不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味儿,这故乡的秋,倒是让我格外清静。
天空总是一片晴朗,曦阳与落日,仿佛是画家精心雕琢的。惠风和畅,偶尔小雨连绵。慵懒的思绪,便在这里化开了。这南方的秋,在北方人眼中或许是不够看的——它们的秋来得浓烈,秋味在短短几天,便能抹杀掉所有夏天的痕迹。烈酒醉人、伤身,赏够了北方的秋,余下的便是绵延不绝的思愁;而南方的秋,是一盅清酒,微醺,还带着一丝丝看不见、摸不着的甜味儿,混杂在古寺的钟声中,混杂在无边的落木中,亦或是混杂在滔滔的沅江中。桃源的秋啊,夹杂着丝丝雨水,往往还没感觉到它的到来,它就已经去了。到了春天,百花齐放时依旧能见着满地秋风落叶。
北方的秋天,不能说萧瑟,但干燥是真的,最显而易见,还有它的硕果累累。一阵秋风吹过,叶子便如天女散花般四处飞扬了,而后轻飘飘地落到地上,柔柔的像铺了一层地毯。说到北方,我不得不提一句高粱酒——我曾有幸品尝,晶莹剔透,却火热滚烫。一壶老酒,也如秋天般的性急,但我还是更爱小火温着的清酒,我还挺爱酒的,不为消愁,只是喜欢它的个中滋味,一番心境就是一番感受。
南方的秋比北方的秋更婉转,更绵长,像是水袖罗裳的叶笛,像是沉沉长夜吹的碧箫,妩媚动人,缱锩了时光。又如佳人空坐,超凡脱俗,真真是清秋了,澄净又纯粹。我们的秋天,荷叶还未枯完,残荷依旧被秋雨洗涤着,却已经没了夏天的挺立,傲岸,它的背微微驼着,像是迟暮的老人,竭力维护最后一丝风骨。在北方怕是很少见着这半开半谢的美人儿,别有一方风韵。北方的秋来得猛,也来得激进,从夏到秋,过渡期仿佛很短,一周足矣,而南方的秋,整个季节仿佛都是在为后文做铺垫。我爷爷的老家在北方,他们说话做事都是干净利落、大大咧咧的,却遇到了南方我小家碧玉的奶奶,他们在美丽的湖南桃源落了家,有了我爸爸,然后也有了我。到了深秋,我们全家都会盯上那门口的柿子树,这也算是我对家乡秋的一个尤为深刻的记忆了。柿子从青涩到成熟,红彤彤的样子,仿佛能温暖人心。柿子的欣赏专属时间过后,我们还能吃柿饼,所以这秋味来得好像有点慢,散得也慢,虽然没有苏轼那《赤壁赋》里的酣畅淋漓,却有我爱极了的味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南方的秋虽然没有北方大风、暴雨的强烈,也没有北方的干冷,更没有北方的热烈,但南方的秋缠缠绵绵,柔美温婉,不露声色的散尽最后一丝夏天的暑气,宛若一位从古巷中走出的温婉老人,有着独特的让人慢慢回味的味道。
我爱惨了这不知不觉的温柔——南方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