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相信大家对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并不陌生吧。她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开朗自信的人生理念,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也一定读过他的成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也细细的品读了他这一本书,感触颇深,文中用一个盲人的视角,写他目睹万物的精彩之后,发出了别样的赞叹。他的记忆和想象就如同一双翅膀,遨游在大千世界的精彩里,她喜欢到那所著名的教堂,去听一个个沉闷的钟声,他喜欢去那个美味的食品店,去品尝世上最美味的面包,他还喜欢去那缤纷多彩的画廊,去感受世界大师的精湛技艺……这才是海伦凯勒的本真生活,他没有被病魔所压迫,而是勇敢的挺起腰来,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人生散发出夺目的光。而反思当今,却找到了许许多多的不足和缺陷——

现在的人一有点什么困难和挫折,便想到了放弃,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挫折和困难只是成功路上的荆棘,只是成功的试金石,它带给人成功的启迪,带给人希望的方向,而放下则毫无目的和目标。文中的海伦凯勒虽然身遭不幸,但是却非常乐观坚强,他用他自己的想象中美好的世界,来住,就他一个看不见的人生的辉煌。这并不是所谓的痴人说梦,而是更近一层的面向未来,享受生活。所以他的作品才如此具有正能量,才得到世界上各国不同的人,不同的阶层的情。这样才使他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并没有写多少的叙事性内容,而是写了许多想象中美好的画面和一瞬间,其实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事转瞬即逝的,就像天上的流星一般,一眨眼的功夫到去的无影无踪了,这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有珍惜眼前,才能享受现在。

【篇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题记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光明,给人智慧,应该说知识本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触摸到了人类的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能懂得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也许正是因为知识才使得海伦如此幸运,也许正是因为莎莉文老师才使海伦如此幸运。“水”是海伦认识的第一个字,在这之前她的生活是枯燥的,世界是黑色的。但她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用心感觉,感觉到了知识的魅力,此后就开始了对知识的汲取,后来的后来她奇迹般的掌握了英,法,德等语言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最终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而有的人呢?每天懒懒的生活,懒懒的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我们学生总是觉得时间太短,不够,但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现代社会,人要靠知识才能生存。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的。所以珍惜一切,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篇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了这本书,我最佩服的就是海伦·凯勒那身残志坚的精神。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海伦·凯勒的小女身残志坚的故事,她19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种叫猩红热的病,变成了聋盲人。刚开始时,海伦对自己的生活是厌烦、暴躁,常常发脾气,对生活感到失望。在父母的陪伴下,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耐心的老师成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伦学认字。海伦是盲人,学认字要比正常人困难得多,老师把字打成盲文,教海伦用手来摸。虽然海伦在学认字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反复触摸,不厌其烦,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看到这里我很佩服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培优闯关题,稍微有点难度,就不愿动脑筋选择放弃,和海伦比起来,想想都惭愧。我决心要迎难而上,不让数学拖学习的后退。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篇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女主人公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

海伦凯勒小时候生了一场急性脑充血的大病,让她的眼睛从此失去了光明,让她的耳朵听不见美妙的声音。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让我对她很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海伦小时候很顽皮,记得书中这样写过:“一天早晨,我把母亲锁在了储藏室里,她被迫在里面待了三个小时,因为那时仆人都出去干活了。母亲不停地敲打房门,我能感觉到敲击房门的震动声,可我却做在走廊的台阶上咯咯地笑。”海伦虽身残但她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1881年3月3日,海伦的老师苏立文小姐来了,她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的时光,她的老师也教会了她许多知识。

海伦很了不起,毕业于美国拉德克里大学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她可是个盲人!身为残疾人,她更明白残疾人的感受,因此,她也为残疾人做了很多事。简介上是这样写的: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正因为这样,她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和嘉赏。

读完这本书后,我敬佩海伦,她是个传奇人物,为那些残疾人士树立了榜样,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作为健康的我们,更应该乐观坚强,更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篇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美国《时代周刊》评价过,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经历和平凡故事的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也被海伦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19个月时就已经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当时的她是那么的孤独、粗暴、无理对自己以外的世界不闻不问。直到莎莉文老师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教会她认字,才打开了她心灵的眼睛。从她认识的第一个字“水”开始,就开始对外界产生了好奇,觉得那一切是多么美妙啊。这种美妙的感觉促使她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克服生理上的残缺,跨越障碍学习了各国语言。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兴趣能够给人惊人的毅力面对困难,不断地奋斗,在黑暗中找到光明,获得希望。她的人生虽然遇到重重障碍,但是她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和别人的鼓励,最终找到了破解的钥匙,打开了幸福的大门,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她让我觉得汗颜,也促使我摆脱懒散的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天,充实的过自己的人生。

【篇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海伦凯勒是身残志坚的代表和偶像,在她身上我们读到了坚强和勇敢,也读懂了积极和乐观,她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感染了无数人,她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也启迪了无数人。对我们这些健全人士来说,海伦凯勒简直是励志的象征,她远比我们活得精彩,也远比我们过得充实,我们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些她身上的那些闪光点。

海伦凯勒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女孩,在她幼小的时候她就慢慢成为了一个聋哑人,这种打击就像是子弹打在胸膛上一样疼痛不堪,也一样无法愈合。起初迷茫无助的海伦对自己的生活也是极其绝望和失意的,她也曾消极堕落过,也曾情绪爆发过,她甚至把自己的心门锁了起来,把所有的爱意和光明都阻隔在了外面,让人觉得可怜又心疼。不过难熬的日子总会迎来春天的暖阳的,在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感受,对生命也有了全新的认知,这种转变也让她的生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家人的陪伴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海伦开始竭尽全力的改变自己,她努力读书写字,也全力地阅读感知,她就这样让自己一步步的变得优秀起来,变得乐观起来,也变得坚韧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海伦的心门打开了,她让暖暖的阳光洒落进来了,她也让真诚的爱意折射进来了,从此以后,她的眼睛里都是光明,她的脸上时刻布满了微笑,从今往后,她的心里也时时充满了热情,时刻充斥着激情,这样幸福的她真是耀眼不已。

海伦是一个顽强不屈的女孩,自从她走出阴霾之后,她的生活就一路开挂了,她不仅走入了哈佛大学的学堂,她还掌握了五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她甚至学会了用写作来书写人生和感染他人,这样自信百倍、神采飞扬的海伦简直让人爱到了骨子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的代表作,它完整真实的记录了海伦充满传奇的一生,这本书可以说是她生命的写照也是她内心的诉求,怪不得它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的,面对生活的疾苦和命运的考验,我们一定要和海伦凯勒一样坚强面对,只有我们自己打心底里自信起来了,我们才可以扫开一切阴霾,进而好好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热门推荐
1因为有我
2一路上有你陪伴
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痕迹
5一件暖心的事
6学骑自行车
7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8三生有幸遇上你
9星空遐想
10乡村风光
11我爱古琴
12游莫愁湖公园
13活着读后感
14春天的脚步
15妈妈,我爱你
16清迈之行游记——参观夜间
17与梦同行只为那一瞬辉煌
18我心中的麦田
19爱在细微处
20书简,重拾那份精华
21月球探险
22花园
23向祖国献礼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26在碰撞中发展
27我咋这么帅呢
28最后一次广播操比赛
29游杭州野生动物园
30学画画的过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