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触摸不到的信
触摸不到的信

【篇一:触摸不到的信】

当她见到父亲时,他的身体早已被白色的被单盖上,她掀起被单,一张充满慈祥的脸尽露,双手在无意间触碰到那早已冰冷的身体,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但很快又走进父亲,握住父亲早已冰冷的手。泪已像开了闸的洪水,已泄落到了父亲慈祥却已冰冷的脸上,那沾满泪水的脸,却透露着另一种的坚韧。

父亲还健在时,她却总是善于向父亲撒娇的小女孩,可他现在远走了,她明白自己必须变成一个坚强的的女孩。

琵琶曲,演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会对父亲的思念。不管是父亲哼的小调《茉莉花》,还是一时兴起的《将军令》,她首首能弹,忽而低眉信手,时而转轴拨弦。用着那一个个音调去述写着给父亲的一封信。

父亲生前时喜欢琵琶,是因为母亲爱琵琶曲。她喜欢琵琶,是因为父亲从来没有骂过她,打过她,所以,她也喜欢上了琵琶。当她决定学琵琶的时候,父亲曾劝阻她,让她专心学习就好,可是,父亲却拗不过她这座小山。之后她真的爱上了它。

当她有模有样地竖起琵琶,想尽露一副身手时,自己不小心的一拨,一声刺耳的声响,让她丢下琵琶,直跑房里哭。不管父母怎样的说,都没用,只有父亲的那一句“到底学不学?”便让她打开了门,拾起琵琶,回房。

终于,会弹上一首《茉莉花》,便兴冲冲地来到父亲面前,坐好,演奏。如流水落花婉转优雅的《茉莉花》,父亲听的出神,便大夸她是天才,还带她出去玩了一天。她那时才发现,原来她也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开心快乐。

父亲下葬了,她抱上琵琶,演奏父亲第一次听的琵琶曲,不再是优雅,不再是婉转,而是一丝丝的悲凉,一丝丝的牵挂。一曲终了,便扬起笑脸朝天微笑,让父亲更清楚看清自己的笑脸。

一曲琵琶曲,一封信,载着多少的思念,多少的感恩,只因为那触摸不到的信,才让爱在空气中传播。

【篇二:今天我触摸到了你的爱】

据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那一生缠绵的爱还不够,便相继喝下孟婆汤,携手走上奈何桥,相约今世再续前缘。时间的轮回,把她送到了他手上,容颜已改,再接过她的那一刹那,他便感到了那份爱,刻骨铭心的爱便由此延续下去。

可为何?我的父亲,我和你之间,难道没有前一世的爱做基础吗?我是阴差阳错才到你这里来讨取爱的吗?我和你之间,没有其他父女之间的亲密,你让我感到那份距离,那份似乎不可减小的距离。我不敢在你膝上嬉闹,不敢让你给我买糖葫芦,不敢和你撒娇……我有太多的不敢,你也从未主动给过我这些。

日复一日,我习惯了这种不被父亲关心的生活,我们之间的接触随着我的寄宿减到不能再少。我从未给你打过电话,虽然那串数字已烂熟于心,我从未要求你接送甚至探视日都仅有母亲来,虽然不知你是否会答应我的请求。

去年年底的那场雪,却下得不平凡。大雪封路,公交大巴停开,我和朋友只好搭出租车,可恨的是,那些司机听到是到农村,价钱都不谈就开走了。天已全黑,才有一人愿意送我们。坐在车上,她们都在打电话让爸爸到哪里接她们,都撒娇地说要吃什么喝什么。我心里凉到了底,半个小时左右的步行路程,可能只有风雪为伴了,他根本不知道我今天回来,更别提来接我了。

司机把我们送到镇中心,我们便下了车。她们的爸爸早已等候多时了,她们跳上车,很幸福地搂着自己的爸爸,都走了。我孤零零地拎着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吹在我脸颊上,生疼,可更冷的是我的心。他真的不关心我。昏黄的路灯下,我踩着雪,慢慢地走着。

“××!”一声熟悉的呼唤传来,我抬头看去,是他。他来接我的吗?怎么会呢?他的脸冻得通红,趟着车走近我。“我打电话问你同学,她们说你到了这儿,我就来了!上车吧,咱们回家!”

坐上车,他的背那么宽,可我从未靠过。我抱住他,他显然吃了一惊,可随后便握住我的手。我的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原来我和你之间,根本没有距离,只是你不善于表达那份爱,我没有主动要求过那份爱而已。

那场雪,融化了我们心中的墙。我和你前世未完的爱,从此将延续到永远。

【篇三:触摸青春的泪痕】

你如昨天般抚平我心里的伤痛,那份感觉依旧深刻,而你却不在,我的身边……

短暂的几个月,漫长的几个月,我了解你的伤痛,我永远失去了你的日子。猛然想起,时间过得真快,一切都那么猝不及防,我似乎还没准备好面对——

你的离去让我体悟到珍惜时间的重要,要好好活着。青春的泪痕,我一触摸,感到的是痛,无止境的痛。

“胃癌晚期”的消息使每颗心濒临决堤,舅舅你的检验通知到了我们的手上,那一瞬如冰凉的水洗涤着冰冻的心,我沉默了。我们用谎言填补着那个空缺,每天陪着你度过那些难熬的日子。你在医院化疗,我们在家哭泣。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是既短暂又漫长,那一次是我们最后的回忆,你已不认识我,而我却微笑着道别。短短几天,我听到了你离开的死讯,我整个人愣住了。几天之前,我告诉你我成绩获得的硕果,满心欢欣地与你分享那份难得的喜悦,只想博得你瞬间的不痛。我记得我们的约定:一起开着汽车驰骋每个角落。等你病好了,等我达成你的期望,你就会满足我一个要求,你记得吗?

你说,时间如白驹过隙,青春的羽翼会越丰满,而我们要珍惜时间赐予我们的一切,好好地活着,享受生活的艰辛,为之奋斗。

知道吗,舅舅?那天在楼下你对我说的话我很珍惜,我很享受散步时你的笑容,你的精神抖擞,而如今的我却再也看不到,那成为了永恒的回忆。

我明白你的内心,我会践行我们之间的约定。珍惜时间,在白衣揩去我眼角的泪痕时,是不该忘记时间的珍贵。因为短短一瞬,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可能是短暂的幸福又或许是永恒的伤痛,好好活着吧,不管遭遇什么挫折,至少你还活着,寻找方法去解决它,享受着雨的甘霖,露的剔透。珍惜时间,好好活着吧!

低头,触摸那眼角的泪痕,那提醒你珍惜时间。在失去的岁月里,有遗憾,有痛苦。

生命旅途如此的短暂,那我们就不要再给这份仓促的旅程增添一份遗憾,珍惜时间,好好活着,去领略成功的喜悦,别再为无法挽回的事而纠结。何不珍惜当下呢?

我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秒,你的离开让我抓住了时间的脉搏,好好地活着!

【篇四:触摸夏天】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祁阳李家大院玩。

一下车,大片大片的荷花映入眼帘,大院旁边的小溪欢快地流淌。在城市呆久了的我兴奋地跑向荷花池。这儿看看,那儿摸摸,忽然,我看见了邻居——盲童安静。她站在荷花旁,正慢慢伸出双手,抚摸着荷叶。她的手向荷叶旁边移动,一摸到粉红的荷花,安静的脸上顿时喜笑颜开。她弯下腰,手继续向荷叶下面移动,当触碰到莲蓬时,她兴奋地大叫:“这是莲蓬吗?”我马上回答:“是!”“王宇晨,你也来赏荷花了?”“是的,安静,这里太热,我带你去另一个地方吧!”我搀扶着她,来到了小溪旁。我卷起裤腿,脱掉凉鞋,一脚踩进小溪。瞬间,一阵凉意从脚上迅速漫延到全身。安静也慢慢地把脚伸进小溪,站在溪水中,安静问道:“太阳去哪儿了?”我大笑:“正在你头顶呢!”安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弯下腰,伸出她那白嫩嫩的小手在小溪中摸索着。终于,她找到了喜欢的鹅卵石,兴奋极了,嚷嚷着要带回家……

我没有打扰安静,谁都有享受自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篇五:触摸心灵深处的爱】

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妈妈那么无微不至地疼爱她的孩子,我都有一种莫名的讨厌感,不知从哪儿来的这种感觉,我心里不想、也不愿看到这种场面。看到别人家的妈妈对孩子那般细心呵护,想想一向不过问我任何事的母亲,觉得“妈妈”这个词对我来说很沉、很重。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那时,我还没过周岁,还没会说话,还没会走路。多年来,我从不主动问起妈妈的事情,她长什么样,姓什么——我都不知道。我时常奔向田野,躺在田埂上,心里非常凌乱,脑中经常闪现妈妈的模样。可能上帝看到了我的无奈吧,他微笑着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心灵之窗,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我感觉到妈妈在远方一直在注视着我、在关心我,我感觉到妈妈对我的微笑。这种感觉,让我轻松,让我平静,使我的心灵得到释放。

我曾经做了一件普普通通的好事,却让我得到了最大的快乐。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家。由于太累,我写好作业,牙也没刷、脸也没洗就准备睡觉了。正准备关阳台灯时,看到的那一幕,让我停住了关灯的手:楼下一个老奶奶手里捧着饭盒,在路边的椅子上等着什么人。没过多久,走来了一个老爷爷,大概是她的丈夫。看衣服,像是一个环卫工人,他接过老奶奶手里的饭盒,借助阳台上的一点微弱的灯光,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依稀听到老奶奶笑着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看着眼前的感人情景,对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我由衷敬佩。阳台的灯一直亮着,我的心中流出一种声音,那种声音让我着迷——那就是爱。

我深深感知到这种触摸心灵深处的爱。

【篇六:触摸历史】

妈妈有一条压箱底的旗袍,大红色的,像火一般鲜艳。

那是她和爸爸刚刚结婚的时候买的,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幅妈妈穿着旗袍的照片,照片已经泛黄。

旗袍放在箱子里时间已久,妈妈偶尔把它拿出来晒晒太阳,我才得以一窥其容颜,这条旗袍上的颜色已有些淡淡褪去,还有些折痕,一切的一切都透着沧桑的历史感。

现在早已不流行这种旗袍,市面上有着各式衣服,换句话说,旗袍只属于它曾经流行的那段历史,如今,它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了。

这条旗袍引起了我对那段历史的深深联想,旗袍为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因为它上面的花纹图案,或是其自身的材料,无不都透露着一种时代女性之美。反观这条丝绸裁剪而成的旗袍,我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的情景。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悠长的石板街,两边坐落的是古镇,迎面走来的是三五成群的少女们,她们的旗袍有的是鲜艳的,有的是朴素淡雅的,无一不散发着美丽。穿着这些旗袍的少女,也是充满活力的,她们笑着,如花如梦。

旗袍的美,使得中国女人在含蓄上平添了几分奔放,在稳重里又增加了几许妖冶,在娴静中又洋溢着不少妩媚。它的质料,它的曲线、它的温润,它的华美,它的饱满,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展示出旗袍夺人魂魄的魅力来。

民国女子最爱旗袍,张爱玲曾言:就是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可见这是怎样一般的情感了。而我对民国,记忆中还有张爱玲和林徽因一般的才女。天才作家张爱玲便是名副其实的民国旗袍代言人,她的一生曾经亲自设计裁纸数百种样式的新潮旗袍,她所到之处,无不汇聚的是惊叹赞美之声。

一回头,我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在家中,在窗外,早已经寻找不到那份典雅美好了。

旗袍是时代的产物,让我感受到了与之相关的那段历史,无需出门便可以浮想联翩,如同一卷卷录像在面前闪过。所以一提起旗袍我大都会想到那种高雅端庄的气质与那些才华横溢的才女们。

正是眼前的这条旗袍,我才得以触摸到那段历史,触摸到属于旗袍的美,那份属于东方的独特韵味。

热门推荐
1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2记忆中的糖果
3寒假里最美的一件事作文
4我生活中的发现
5妈妈夸我真懂事
6故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7蜘蛛织网
8小小金融家活动
9湖北,我的家乡
10纺织者的美学
11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12读书伴我成长
13爱不需解释
14疯狂的时光机
15我和书的故事
16我的二三事
17一节难忘的课
18走进乡村
19家有四狂
20《西游记》读后感
21一次刺激的体验
22我还想做细心的孩
23没有“以后”
24深入灵魂的热爱
25班上的秘密
26鲸的自述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难忘的端午节
29照片里的故事
30我成功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