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昏庸”与“仁德”
“昏庸”与“仁德”

【篇一:“昏庸”与“仁德”】

看历史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词语“成王败寇”。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后来一琢磨,还真感觉出一点意思来。我觉得,这可以用另一句某位名人的话来解释。“正义,总是胜利的一方所书写的内容。”历史,也是如此。

历史并不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看待事物不要从表面上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看待。

在一般人眼里,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他的前半生“秦王扫六合”是何等威风,霸气;但他的后半生则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说他大兴土木,焚书坑儒,制定残酷的刑法等等。由此,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佳。我们说残暴,说恶毒,说灭绝人性,说罄竹难书时,往往喜欢以他为例。殊不知,这是极不公平的。比如,我们替他考虑一下,灭掉六国后,那些投诚的士兵怎么办?如果让他们解甲归田,那么很容易出乱子。所以,降了对外扩张,就只有大兴土木了。

其实,这种做法历朝历代,无一例外。这只是一种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拿修长城来说吧,秦之后,历朝历代也都有修筑长城。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来看,秦律规定“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原文“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而且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原文“水雨,除兴”。

可见,像陈胜,吴广,即使迟到了,也只会有一些口头惩罚和罚款这样的小小处罚,并没有“失期法当斩”这样的规定,根本不会严重到逼人造反的。而焚书坑儒也是一个误会。焚书只是焚烧六国的贵族的藏书而已,只是想抹去他们的历史,防止他们动乱,坑儒也仅仅是要坑杀一群贪赃枉法的术士,准确说是坑术士。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认为是坑术士,只是后世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才变成了现在的这样。所以,我们说,表面上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是会说谎的。秦始皇一直以来都背负着骂名,但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如果不用心去挖掘,那么真相什么时侯才能大白?

再说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手创下的“贞观之治”,让人赞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该都记得魏征吧!魏征是唐太宗在位期间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于魏征的多次劝谏,即使令自己十分生气,也接受了。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在魏征死后,不仅派人砸了魏征的墓碑,还剥夺了魏征及其后代的爵位。唐太宗爱好书法,尤其爱好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在他死后《兰序集序》则做为陪葬品,沉睡在了昭陵之中,致使我们现在看的《兰亭集序》都只是早期的临摹作品。天下第一行书之光辉何时可重现呢?历史书上描写的唐太宗就像是一个神,没有缺点,但究其根源,他还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他的玄武门事变,他的逼父退位,他的诛杀功臣,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呢?所以说,我们不要被史书所欺骗。要用心看历史,特别对名人功过不能一刀切。

我们能肯定地说秦始皇昏庸吗?我们能肯定地说唐太宗仁德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件经过历史的风雨,总是会产生扭曲,偏离本来面目。如果单单从表面上看,往往会被表面所欺骗,但要想了解历史真相,那么只有用心来看待。事之本源,唯心可见,不要让眼睛欺骗了你。

【篇二:与仁德比邻而居】

今年的雪还没有落下,整个大地却陷入了一片孤寂之中,冬天留给人们的似乎总是寂静无声的漫漫长夜。

惟一有些盼头的是墙角那株红梅,在不久后朱红的花就会缀满那孤独的枝。

风在肆虐着,吹走我身上最后一丝暖意,于是不由打了个寒颤,这个冬天的寒风似乎冷到了骨头里,冻住了我们心底仅剩的温暖。

街道旁有一个小孩在放声大哭,嘴里喊着“妈妈——”,无数路人侧目而视却始终没有人停下,恍惚间寒风又一次来袭,吹走了我眼角的湿润。

我面无表情的走进了一家商店买了一杯热饮,结账时收银员从嘴里冒出几个冰凉的数字,之后就再没有声响,只用冷冷的目光斜视着我,店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纸币摩擦的细微的响动。出了店门,有一个拾荒的老人从不远处蹒跚而来,我捏紧了手里的热饮,毫不犹豫的转过身,快步向家返回,本应滚烫的饮料却感受不到汹涌的热气,似乎那热气已经被冬天彻骨的寒气吞噬干净,于是我的指尖依旧是那样的冰冷。

返回途中,刚刚在哭泣的孩子已经不见了,大概他妈妈终于找回了他,我莫名松了一口气,身上终于恢复了些暖意。只是身边路过的人们神情依旧冷漠。

我突然开始好奇,冬天到底带走了什么,那缠绵的温暖还是眼底曾经拥有过的生机勃勃。

走近家门,隔壁家的阿婆就走上前打招呼,亲切地叫着我的小名,她的脸上绽开着笑颜,即使她脸上的皱纹已经一日日增多。

我应她一声,也回以一个微笑,手脚似乎渐渐恢复了暖意,此时恰好有人抱着小孩子来串门,阿婆的笑容愈发灿烂,拿出久藏不舍得吃的零食来招待这位特殊的小客人,似乎是她们的笑容感染了我,我竟觉得这个冬天不再像刚才那么冰冷了。

阿婆的儿子正巧归家,忙碌了一天的他看着阿婆,擦去了脸上的灰尘,展开一个笑容,将满身疲惫收敛干净,“妈,我一会儿要去前面人家帮忙,你先吃饭,我可能会晚一些回来。”

记忆中,阿婆的儿子因为会修理所以一直在帮助别人家修理东西却从未索取过,他的眼睛总是充满了明亮的光。

阿婆笑着答应,她儿子就马上前去别人家帮忙,但我知道,阿婆一定会等到她儿子回来才开饭。

天色渐晚,风也止了,我手里的热饮还有些暖气。

一抬头,我看见墙角的红梅开放了。

热门推荐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安塞腰鼓仿写
3我给自己写封信
4小心微信
5暑假
6古文的魅力
7美好的回忆
8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9转角遇到幸福
10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11观察树叶
12寒假趣事
13写观察日记
14难忘的体育测试
15一个泡沫
16动物园之旅
17我的书法老师
18三年,烙心间
19担当需要勇气
20不想起床
21续写青铜葵花
22雪花飘香
23开心农场游记
24风雨人生
25练琴的启示
26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
27从失败中站起来
28爱的源泉
29难忘那张坚毅的脸
30吃饺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