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路与行
路与行

中国文化传承之路且何漫长,我辈岂能停止行走?

——题记

中国文化,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如今,端午节的龙舟,依旧在划吗?清明时节的行人,依旧断魂吗?故乡里的社戏,依旧在演吗?中秋节的亲人,依旧团聚吗?……

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在晕黄的夕阳中,执笔、磨墨、取纸,手一挥,草、行、楷、隶跃然纸上;落座,品茗,吟唐诗宋词听元曲,是何等的闲适优雅。而如今、如今,何人还如此?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阙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撩动人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远望,那巍峨巨章,华丽词藻,不知激荡了多少的壮士情怀。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引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成齑粉时——那是何等的悲哀!

古往今来,文化悠久,而今,去了何方?难道就让这历经千年挑战,传扬至今的文化,到我们这一代画上“休止符”吗?

我念,那红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时难得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的相思——中华上下五千年,锤炼了多少凄艳、哀绝的佳话!

如此,这样,舍得丢吗?我辈岂能忍心让前人呕心沥血的佳作化为尘埃、消逝于时间的长河中?我辈岂能让传扬千年永不衰落的文化在此停下前进的脚步?纵使世界变化之快,纵使有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闯进我们的世界,纵使如今是高科技的社会,我们也不能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路上动摇本心,也不应“厌己扬外”,更不可停止前行。

可如今,可如今,还有多少人不过春节只过圣诞,不吃米饭只吃快餐,不看“国粹”京剧只看外国歌剧……“洋文化”把我们影响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假洋鬼子”,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中国人。但怎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忘记自己的根,忘记祖宗,是大不“孝”!所幸,所幸,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仍有许多人坚定不移的前行者。他们,没有辜负他们传承文化的使命。

季羡林大师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在于此。钱钟书、王国维、袁腾飞也都倡议——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的!

莫忘,当听到《本草纲目》时,也要想想,天青色雨下,一把纸伞,撑起的一颗千年执拗的心。

莫忘,当吃不到油滚了几遍的炸油条时,一枚艾叶,还香着,一艘龙船,还游着。

莫忘,当一切都充斥着尖端科技时,这远古而来,早已泛黄的纸页,是其根本。

于是,便懂得,雨天,行于蚱蜢舟,缓步轻移,等一缕香,看一缕魂,悠长了,几世的缠绵。

莫失,莫忘,莫让中华文化消失于时间的长河中!

莫止,莫停,莫让文化传承之路断于我辈的手中!

热门推荐
1生日派对
2捉迷藏
3学习雷锋精神
4明月繁星
5温暖的记忆
6第一次领读唐诗
7我心目中的关羽
8外婆
9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10年味
11我们的中国心
12猪八戒减肥记
13写生
14未来的衣服
15公园游玩
16难忘的端午节
17做家务作文
18夕阳
19参观科技馆
20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21春雨
22雷雨
23感动校园人物
24
25那天我真激动
26书之乐
27写同学的作文
28一株太阳花
29欢乐的除夕
30我学会了下军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