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三年级作文>乒乓球复原记
乒乓球复原记

【篇一:乒乓球复原记】

今天我们的教室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个乒乓球。只见它凹凸不平伤痕累累,搞得面目全非。看着它的样子,好像在哭诉道:“呜呜呜,主人把我弄坏了,还把我扔进了垃圾箱,请你们救救我,我想找回往日的光彩”。

我们想了几个方法:1、钻孔充气进去,但被否决了。2、挤压它,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治好,但留下了伤疤。我们实在想不到方法了,看着乒乓球无助的圆脸,我叹了一口气。它好像又在说:“呜呜呜,我是不是无药可救了?”

突然,我们的老师出场了,她拿出一杯凉水,说:“这杯水可是有魔力的噢!”我们将乒乓球放入杯中,可过了好一会不见动静。老师说:“其实我拿的不是有魔力的那种。”说着,老师又拿来了一杯水,我发现上面多了一股烟。老师把球放入,不过两秒钟,球就迅速变圆了。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老师说。我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盯着老师,直点着头。

老师说:“球里是有空气的,而空气里有水份离子,遇热时,它就会迅速分裂,而球的体积就会变大,它就撑起来了。”哦!原来如此,小小的乒乓球竟藏着科学知识呢!

怎么样,也许你觉得只有科学家才能做的实验,但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就处处是科学,科学就在你身边。

【篇二:来自一颗乒乓球的吐槽】

“乒乒乓乓啷!”这是我第三次落地了。这个班在一个老师的带领下,拿我做起了一个对于我们乒乓球来说太不着调的游戏——传球游戏。

刚才我一直在听规则,并做好心理准备。规则嘛!大概是这样的:两队同时开始,用勺拿着我和我的小兄弟跨过障碍——我一看,不过是三把红凳子而已,最后到达终点把我和那位小兄弟放进杯子里。过程中不许拿手碰我们,掉了(听到这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只能用勺盛起来,先将我们放进杯子里的获胜。

那些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开始了游戏,恐高的我待在盘里不住地发抖。当裁判一声令下:“开始!”一只银色的大勺立马把我“挖”了起来。这是个男孩子,他很紧张,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盯得我心里发毛。他的手在抖,尤其是跨过凳子时,抖动得更厉害了,吓得我也在勺子里不停的转圈。

终于,这个男孩要把我传递给下一个男孩了,我打算助他们一臂之力,快点过去,赶快结束这个可怕的时刻。可接我的那个男孩手一抖,吓得我差点掉下去!出了一身的凉汗。最终下一个男孩接住了我,然后稳稳当当走了起来……

我用余光瞄瞄了四周:女孩的那一队稍慢了一点,但我的“小兄弟”倒是挺悠闲的,因为拿勺的那女孩很稳。相比这女孩的淡定,旁边的吃瓜群众就太焦急了。男生这边起哄:“掉了!掉了!要掉了!”女生在旁边加油:“小心!小心!我们一定会赢的!”见此情景,我心里想就冲着女孩们对咱乒乓球的爱护,下个回合一定要帮帮她们。

第一回合结束,男孩们赢了。女孩们唧唧呱呱地讨论了一番,总结了经验后。第二回合开始了。

赢了第一回合,男孩们就有点骄傲了,显得心浮气燥起来,动作也变得更加地粗暴了。他们把我粗暴地传来传去,把我的小心脏吓得都快跳出来了!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掉下去了两次,传递的时间反而变得更长了。结局当然是女孩们赢了。男孩们气急败坏地把我扔进杯子里,我对他们更加地不满了。

第三回合,有个男孩故意把女孩那儿的“小兄弟”撞在了地上,我更加地生气了。我决定为的的好兄弟报仇——和这位男孩作对,每次他一抖动时我就趁机溜出了勺子,“乒乒乓乓啷!”,我掉下去了三次,不过这次玩过了火,全身像散架似的疼痛。当男孩们满地找我时,我听见了女孩们的一阵欢呼——她们赢了!

一场比赛下,我除了累得像条狗,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骄不躁更能取得成功。男孩们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篇三:感谢乒乓球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旋转、跳跃,你又在我眼前飞舞,“当当当”,清脆的碰击声又在我耳边响起。乒乓球,从我接触你以来,你带给我无限的欢乐与激动,感谢你,陪我走过青春时光。

我不太喜欢运动,最开始接触乒乓球,是妈妈为了保护我的视力,同时也锻炼身体。可自从打乒乓球后,竟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从中获得许多快乐,成为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每当我打乒乓球时,看着球在桌子上旋转跳跃,如同一个快乐精灵在跳一曲优美的舞蹈,学习带来的疲惫总会一扫而空,又重新充满了活力。听着球与桌子与球拍相互碰击发出的“当当当”的声音,这是一首节奏感极强的音乐,音乐随人而响,人随音乐而动,其间快乐,身心愉悦,自不必说。

一次阶段性考试,我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我沮丧极了,什么也不想干,只是坐在座位上发呆。放学后,最好的朋友找到我,邀我去较量乒乓球。“不去,没心情。”我没精打采地答道。“去吧去吧,打一会儿你就会满血复活的。”朋友极力劝我。禁不住他反复游说,我只得答应去了。到了操场,一开始,我情绪不高,打球的时候有气无力的,心里总还想着考试的事情,觉得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会考成这种结果,想不明白失败的原因,乒乓球毫无生气地从桌子这边跳到桌子那边,绵软无力,慢慢吞吞,“当当”的碰击声也不再悦耳,像钟摆的声音一样枯燥无味。怎么会这样?我这么喜欢的乒乓球,怎么会完全打不出感觉?“不打了。”我放下球拍坐在一旁,低头沉默。朋友也来到我身边静静地坐下,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知道你今天为什么打不好吗?”我抬起头看着他,没说话,等着他接着往下说。“是因为你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情不专注都是不行的。”是啊,我打球的时候还老在想考试的事情,所以球打不好,学习的时候又常常分心想其他的事情,所以学习也搞不好。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专注,不能一心二用。看着圆圆的乒乓球,它仿佛又开始飞舞了,我站起来,拿起球拍,对朋友说:“我们继续切磋吧!”

乒乓球还是刚才的那个,球桌也是刚才的那张,对方也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一次完全不一样了,我全身心投入,旋球,搓球,削球,长球、短球、扣杀,左右腾挪,推拉自如,乒乓球又开始旋转、跳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在你推我挡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就出汗了,运动的快感中我心情也渐渐地好了起来,乒乓球让我又重新找到了信心,我真的满血复活了!

谢谢你,我热爱的乒乓球,感谢你带给我的愉悦,感谢你陪伴我的青春!

【篇四:乒乓球带给我的快乐】

我是一位乒乓球爱好者。本学期开学后,经常有小伙伴找我PK,这让我更加着迷于此。

那些日子,每天下午一放学,我们几个便先后拎起书包,不约而同地冲到楼下的乒乓球台旁,展开擂台赛。而我,通常都最后一个下去。

最后一个下去的主观因素:我是王牌大将,我得压轴登场!在无敌的我削平他们之前,且让他们快活一会儿。

最后一个下去的客观因素:我,太慢了!记作业、收拾书包要老半天,快清场了我才能下楼(注:此话出自我X一样的队友,可信度只有50%)。

当我下楼向小伙伴们宣战后,他们便会轮流上来与我大战。为什么要轮流呢?哈哈!当然是全都被我刷下去啦!我用我的骚球大法,将他们一个个溜得找不着北,败得神魂颠倒,拍得晕头转向。而他们依然愿意跟我斗,B哥不来不罢休。(注:B哥是学校的安全督察员,负责每天放学后清场,发现放学不回家的同学,就会把胸前的口哨吹得“哔哔”响,劝其回家,故人称B哥。)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每天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球技越来越好。对持能力增强了,对持时间拉长了,同时也不再满足于B哥到来之前那短暂的“Happytime”了。于是,渐渐地,就算B哥来了我们也死磕到底。

在与B哥的斗争中,我们制定了两种作战方案:一是游击战,二是正面硬扛。

若我们正玩得不亦乐乎,B哥却翩翩到来之时,我们通常会选择方案一:游击战。在这里还原一个小情节:

“哔!”随着一声刺耳的哨子声,一个身材瘦高的男人走进了我们视线。只见他双手无力地下垂着,微微驼背,无精打采地撑着他那昏昏欲合的眼皮,口中叼着个黑哨子。啊!B哥来了!演员小丘高呼:“不打喽!不打喽!回家七饭喽!”随即开始装模作样地装球拍。B哥见我们挺自觉,慢悠悠地从我们身边走过。为了给我们争取更多名正言顺的收拾时间,让B哥有充足的时间走过这条笔直的走廊,演员小L(本人)大喊:“哇!你们来看这个!”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不过是球台旁边花坛里的一堆土。小伙伴们非常配合,纷纷凑上前来看。于是,一群人像大傻子一样,盯着一堆脏兮兮的土看上半天,嘴里还不时感叹:“哇!真漂亮!”

当B哥从走廊的尽头左转消失,我们就从戏里出来了。接下来……没错,你猜对了,继续打球!

“乒乓!乒乓!”本人笑道:“哈哈,下一位挑战者!”

那段时间,小伙伴们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放学后的“乒乒乓乓”。

【篇五:乒乓球复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时也是充满着科学的神秘。今天,老师就带着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探索奥秘。

上课了,语文老师姗姗来迟,她的脸上带着某种神秘的笑容,怀抱着一个大水壶,里面盛满了水,出气口像烟囱一样,从里面缓缓升起了几缕白色的轻烟,在空中跳起了曼舞。老师把它放在了讲台上,随后拿出了一个塑料杯,里面安然地躺着一颗“黄黄胖胖”的乒乓球,接着朗声对台下满脸困惑和惊讶的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台下,同学们立刻有了呼声:“做实验!”有的人则打趣地接上三个字:“写作文!”老师笑着说:“哈!被你们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做乒乓球复原实验。”

接着许多同学立刻举起了手,踊跃地参与实验。陈一为、蔡宗谕、郑达琛三个男同学很荣幸的得到了压扁乒乓球的机会,经过三人的共同努力,乒乓球终于被压凹下去两个小坑。老师请刘宁同学小心翼翼地把壶中的热水倒入了小塑料杯里,随后把乒乓球放了进去,用手指轻轻地把球按入水里。

等呀,等呀,等到花儿都谢了,乒乓球被无数次拿起、放下,换更热的水。可是,凹下去的部分仍不见动静,没有预想中的复原。我们都急坏了。“按理说会凸起来的呀?”老师怀疑道。“是不是压坏了?”有人问。老师急忙把球拿起来,一检查,果真如此,乒乓球被压破,漏水了。

我们随即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压扁、检查、放水、按入,同样的流程。我们满怀希望地望着乒乓球,希望它可以恢复原样。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随着我们的期盼,乒乓球奇迹般的慢慢复原了!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压扁的乒乓球能复原,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它是由于物体内空气粒子运动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物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减少,从而使得物体收缩。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热胀冷缩的道理。不仅如此,我还感悟到了世界上的任何的实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就如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获得成功,因为他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来之不易的成功一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那些独立思考的人,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其实,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还隐藏着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观察,发现。

【篇六:乒乓球复原小实验】

“它鼓起来了!鼓起来了!”咦,这声音是哪来的?又是什么鼓起来了?快跟我去一探究竟吧!

作文班上课了,一上课,老师便拿出两个全新的乒乓球,美中不足的是乒乓球身上“伤痕累累”的,老师说:“这个乒乓球被挤扁了,大家想办法复原它!”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按压派”,一派是“热水派”,双方各抒己见,老师狡黠一笑,清清嗓子说:“既然这样,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

NO。1挤压法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着手,个个跃跃欲试,只见老师唤了个“大汉”上场,他一上场,便使劲按,不一会儿就脸色通红,青筋突起,咬牙切齿地看着乒乓球,像是要一口吞下去似的,按了好半天,乒乓球却纹丝不动。

NO。2热胀冷缩法

老师先盛来热水,接着将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对准热水放下去,接着,就是等待了,明明只有几分钟,大家都感觉像度过几个世纪一样漫长——他们太想知道结果了。一分钟,两分钟……,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耐不住性子了,有的说:老师在骗人;有的说:老师在消磨时间,还有的说:老师耍花招。老师只是微笑不语。

忽然,奇迹发生了,乒乓球一点儿一点儿鼓起来了。老师这才狡黠地说:这是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中有空,凹下去的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就会膨胀,使乒乓球复原。”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解决问题要运用知识来解决。知识和智慧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谜题之锁,使我们获得真理。

热门推荐
1我的爱好打乒乓球
2我学会了骑电动车
3凉薯
4我爱秋天
5猜猜我是谁
6我的那些梦想
7因为有她
8桂林山水甲天下
9哇哦,电突然消失了
10改变
11回忆爷爷
12放风筝
13体操展演给我的启示
14伊水东流
15走进大自然
16思念的味道
17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异地恋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家乡的小院
20雨,我的最爱
21乌鸦和狐狸
22爱在细微处
23知足
24心灵深处的薄雪草
25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6狗的自述
27感谢师恩
28抢“七”大战
29我的同学
30我爱我家乡的什么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