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续写改写>呼兰河传改编
呼兰河传改编

【篇一:呼兰河传改编】

四岁那年的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呼兰河游玩。

到了那里,冷风呼啸,冻得我瑟瑟发抖。呼兰河这儿正是严冬,大地上满地的裂口。老人们的胡子上都沾上冰溜了。

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我们的住宿地。好熟悉的画面:房子里有个大花园,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蚁样样都有。花园里还种了不少蔬菜和农作物,有韭菜,有谷子……看,这里不就是狗尾草……

“你们好啊。”只见一个长得高高瘦瘦的老爷爷走了过来。

“你是……”妈妈问道。

“我是这个房子的主人,你们管我叫祖父就行了。”老爷爷总是笑着。

祖—祖父?我的天啊!难道这就是那个眼睛笑盈盈的,笑起来跟小孩子一样的祖父吗?我开心极了,我竟然见到了祖父!那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啊!

这天下午,我来到了后花园里玩耍。祖父看见了,便轻手轻脚地走过来,对我说:“快看,天上有几只家雀飞了过去。”在哪,在哪?我天真地将头往上看。突然,祖父将我的帽子摘了下来,将帽子藏进衣襟里,然后对我说:“你的帽子被家雀叼走喽。”我慌张地摸了摸头,发现帽子真的不见了,我便哭着去找妈妈,可祖父却在那儿偷笑呢!

妈妈知道了,便安慰我说:“没事的,妈妈再帮你买一顶就是了。不哭了。”经过的小哥哥看见我哭了,便走进来,问我:“小妹妹,你怎么了?”我的帽子被家雀叼走了!”我伤心地说道。小孩儿先是一愣,然后便哈哈大笑。他对我说:“小妹妹,别哭了。其实啊,那只是祖父在跟你开玩笑。你的帽子,肯定被祖父藏在衣襟里了。你去翻他的衣襟,准能找着你的帽子。”我立刻跑去后花园里,小心翼翼地走到祖父身后,一个快速的动作,我将我的帽子取回来了。“哥哥,我拿到了。”我大声地喊道。祖父转过身来,眼睛笑盈盈的,笑得跟小孩子一样。

从呼兰河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可祖父那笑盈盈的眼睛,那如同小孩子般的笑容,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篇二: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心中深有感受。她用童年的视角,谱写了一方水土的风情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谣。

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得沉浸在那欢乐的时光中。看那笑盈盈的小女孩,玩累了,就在屋子底下随便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可它也是短暂的。小萧红也正式如此。当她出生不久后,母亲就死了,祖父成了她唯一的快乐,当萧红出生时祖父都六十几岁了。5、6岁时祖父都将近七十了。十八九岁时祖父早就走了。虽然祖父走的早,但也在小萧红的心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祖父有个大园子,里面种着许多菜有着许多昆虫。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小萧红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到处玩耍,自由自在的……

总之,这时一本难得的好书,它是美丽的,更是令人辛酸的,幽怨的,苦不堪言。

《呼兰河传》就是一个悲喜交加的诗。

【篇三: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她是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我在暑假中阅读了这本书,仿佛身临其境地经历了她儿童时期所遇到的事。可爱的她,看到外祖父在菜园里割草,她想帮忙,结果把韭菜当草割掉了,顽皮的她,在帮外祖父浇菜的时候,把水泼到天上,嘴里叫着:“下雨了!”那时的萧红是多么快乐,多么天真可爱啊!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我帮妈妈种地,结果差点把菜都给踩扁了!

《呼兰河传》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特别是呼兰河4月18日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比较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据说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上一副眼镜,然后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来年都会生儿子哩,这可真有趣。像这样平常而又充满乐趣的小事很多,但我觉得都很精彩,都很有乐趣。

书里有句话:经典文学是一盏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认识了动物、植物,了解了天文、地理,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丰富了我的想象能力!就像《窃读记》里的小英子,就像以书为侣的尤安·艾肯,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在书里漫游,在书里成长,以书为友!

【篇四:呼兰河传读后感】

“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现代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1942年,历经坎坷的女作家萧红离开了人世,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年幼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专职顽固,只有祖父最疼爱她。走进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呼兰河这座小城内,自由自在地玩耍,为人们的迷信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人给他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小天地,在那儿,自由自在地玩,没有人会管你。读到那儿,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画——女孩,在园子中乱跑,植物满园子乱长,祖父乐呵呵地看着女孩……多美的一幅风土画呀!这不就是一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吗?但那座小城也不是欢乐的地方,可怜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都博得了作者的同情。小团圆媳妇,从一个活泼美丽的姑娘,到一个病人,到被一家人折磨死。可她的婆婆却不认为是在折磨她而是对她好。有二伯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他三十多岁到张家做长工,六十多岁了还一贫如洗。他性格古怪,老厨子也因此奚落他,孩子们骂他、笑他,这不正是那一串串凄婉的歌谣吗?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除了祖父,这座小城内已没有什么可以让萧红留恋的了。19岁的她离家出走了,在尾声中,她写出了对幼年自在生活的怀念,那景、那人、那情,她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即使在她最困苦时,她也记忆犹新。

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乡土气息,让人读后余香满口。

【篇五:读《呼兰河传》有感】

最近,我读了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它的作者是伟大的作家萧红。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一共分为四辑,令我印像最深,最让我感受颇多的是第二辑——《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非常可亲,他的笑声朗朗,走路也轻快敏捷。他在家里来客人时,总把所有价钱贵的东西给别人用,自己却用便宜的;鲁迅先生每次陪客人都从下等三点到夜里十二点。而鲁迅先生在客人走后,已经是在下半夜了,他却要工作到公鸡呼叫了,人家都醒了,他才能睡几个小时,真是一位工作敬业、令人尊敬的人。

有一天鲁迅先生生病了,但是他依然平静,没有慌张的神态,医生来了吃过药,但气喘没有停止。他病了后不但没有停止工作反而做的更多了,直到他实在受不了了才躺在床上休息养病。一个月以后,气喘停了,但还在发热,不吃东西,不大多睡,没有呻吟。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鲁迅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尽,共抽过两三次来治疗肋膜炎。鲁迅吃药好了,不过三个月之后又复发了气喘,这次没那么幸运,在1936年10月19日下半夜去世了。

鲁迅先生哪怕生病了也要做工作,说明他坚持不懈、顽强,也在为人民服务,一位他知道自己所活时间不长了,一刻不停地在翻译。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但他坚持、顽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留在我们心中。

热门推荐
1读《西游记》有感
2自我管理
3端午粽
4没有过不去的什么
5参观四川省博物院
6舌上有乾坤
7读《夏洛的网》有感
8故乡的杨梅
9班级里的卡通人物
10一次难忘的考试
11印象南京
12成长的故事
13留下书香在心中
14叙事写人作文
15二十年后的我
16遇见
17做家务作文
18智救汉字王国
19参观长沙生态动物园
20第一次煮菜
21家乡之韵
22人类,一株有思想厚度的芦苇
23可爱的小白兔
24笑在校园,爱在世界
25精彩作文
26上初二,我多了一分热爱
27咱爸咱妈
28走进人间的四月天
29下棋
30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