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范文作文>碎片化式的阅读,带给了我们哪些利与弊?
碎片化式的阅读,带给了我们哪些利与弊?

【篇一:碎片化式的阅读,带给了我们哪些利与弊?】

所谓碎片化阅读,就是指用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而在当今21世纪,智能手机大行其道,几乎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一部手机,空闲时不妨上上网,看看世界动态关注最新新闻,觉得自己仿佛看透了全世界,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掉了一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中枪”了吗?

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和碎片化的阅读组成了我们的生活。“多读书,多看报。"这样的一句话曾经广为流传,而现在呢?到处都是微博微信,百度谷歌,朋友圈,公众号……原本的书本,报纸或是像字典这样的工具被一一取代。潜移默化中,我们的生活就仿佛是整容般变了个大样:

早上一大早起来,点开手机里的小红点,了解了一些资讯,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上帝般看遍了世界的酸甜苦辣……

上班途中无聊?打开微博刷刷吧,哟,这个明星又怎么怎么样,这个朋友又出了什么事,这个国家又发生了什么暴乱……

同事推荐的文章,看一看,呀,写得太好了!简直就是大师般的文笔啊……。

晚上刚刚窝进被窝里,却根本不想睡觉,看看手机吧。原来朋友们都在线,聊聊天吧!反正明天工作少……

仔细想想,发现其实我们人类越来越有些愚笨了,网上对于碎片化有一句话:“仔细检索自己的生活关键词,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利用过碎片化,你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反而被碎片化了。”

简单来说,意思就是我们——人类,逐渐被碎片化了。而我想讲的,是同样被碎片化的一中获取知识的方式。

这就是阅读。

凡事总有起因、经过、结果甚至是无果并未来继续发展,而阅读怎么会被碎片化,它又是被碎片化成什么形态了呢?恕我直言,几乎人人都有过碎片化阅读的经历,就比如工作完的闲暇时间看看微信公众号里那些“百看不厌”的文章,上厕所时刷刷微博里发生的事,或是坐公交地铁时,看看浏览器,知道了世界各地都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些看似充满营养,五彩斑斓的资讯给挤得满满当当,而实际却没留下一丁点能学习或者是运用的技巧技能——这同样也是碎片化阅读和实体书阅读的明显差距。当你在阅读实体书时,你所阅读的一定会是你喜欢的,或是你需要的,能为你带来帮助和启发的,而反过来看碎片化的网上阅读,说白了就是接受一些对你没用什么用的讯息,并不能像实体书一样丰富营养,同样也很少能在现实中派上用场。

那么碎片化阅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这里就要用到一句老话了,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有坏,没办法随意评判。我们从碎片化式的阅读中,能够更快速了解最新消息,这一点无可否认。而我们失去了什么呢?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耐心。

没错,想必大家都遇到过一些令人厌恶的“标题党”,这些人往往为了增加访问量,起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题,例如“震惊!……”“独家秘宝看完就删……”等等。这些标题与内容非常不相符,却使人们一次次地点进来。我在进行所谓的碎片化阅读时也遇到过许多标题党,而大家却总是因为这些人消磨了自己的耐心。渐渐地,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方式,大家都没有耐心去认真看,只是匆匆扫一眼,就退出来或是把书放在一旁不管。这实在是令人惋惜。

在查询资料时,我反复阅读了采铜先生的演讲稿,里面有几句话使人感同身受,同样也有我们再次失去的东西——阅读的深度。

阅读的深度,这个词对大家来说也许看上去太过深奥,其实不然,阅读的深度就是让自己整个人近乎忘我地沉浸在书海中,用心去阅读、体会、感受。同样在阅读时,要挑选适合自己的书,想想你是否有兴趣阅读这本书,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而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够真正用脑用心去阅读,并且乐于思考、拓展,我想这也是一种深度。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能告诫各位:手机、平板的内存是有限的,当你盲目地在其中下载,总有一天你需要删除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化为真正的碎片,再也找不回来;而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才是真正永恒保存的,想看时就可以翻开来,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安安静静地享受这段美好时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多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进行深度阅读呢?

再说,阅读本身就能使人心情愉悦,多多丰富自己的人生,全身上下充满书香气,岂不美哉?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在的科技十分发达,从读报纸和书改为从手机上看电子书。现在的我们在看一篇很长文章时很少会有人从头读到尾,我们大多会挑自己喜欢内容看,把认为无趣的地方省略掉,这样无法让我们了解到全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高效率。但不能对知识的渴求急不可耐,要用心理解,因为每一本书,每一段话,都是作者们用心写的,这些文章段落中都有作者的思想。不要草草读一遍就好了。麦考利曾经说过:了解一页书,剩余匆促的阅读一卷书。

记得的有那么一次,那天我正打算把一本还未看完的书看完,可刚看了几页的书,妈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接起电话,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做几张试卷,好好复习,马上要考试了。听完妈妈的一阵后,我不情愿的放下书,去完成妈妈布置的试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终于把妈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心想:作业做完了可以继续看书了吧!可谁知正看在精彩的地方,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门,原来是送快递的,于是我拿过快递,并且签收了。

一个下午过去了,而我还是没有把那一本书看完。

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也是有利又有弊的。有些人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好的,可以让我们阅读的更轻松,更简易化。可以用零碎的时间来阅读。还有一些人认为碎片化阅读不好,不利于我们思考,会让思维变得浅显。

我认为碎片化的阅读的利与弊,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那么一定可以吧碎片化阅读的弊改为利的。

碎片化,让我们的生活选择变得多样化,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但我们必须做好选择,认真权衡取舍,不在碎片化中迷失了自我。

【篇三:遇见碎片化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流行起了碎片化阅读!原本完整的书本在像披萨饼一样被我们碎片化。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句话:我并不介意生活变得碎片化,毕竟书本本身就是一片片碎片。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常问我自己这个问题而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不,不是这样的。”

显然我并不赞成这种说法,也就是我并不支持碎片化阅读。如果,你在碎片时间了阅读,我们会很容易的忘记上一章说了什么,我读了什么,最后只是一无所获,反而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

这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多多阅读呢?”我想说,在这些剩余时间碎片化地去阅读,会使自己的眼睛变得非常非常地疲劳,有人说,没关心,我们有电子书籍,不会伤害眼睛,我们不用手机,这样总行吧?可是,如果我们这么做,会使自己变得很麻烦,带上带下万一丢了呢?而且知识产权不被保护。

我认为,虽然如此,但碎片阅读仍会成为我们阅读的趋势,因为人们太忙了。我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泡一杯热乎乎的红茶,捧上一本厚厚的《红楼梦》来读,满满的书香气息,或是来到一家图书馆自由地穿梭在那些书架中,满满的回忆,捧上一本在图书馆的角落阅读,乐哉!

还有一点其实是我最想说的,碎片化阅读虽说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但是,我们读的那些真的是时间名著吗?真的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那些历史故事吗?真的是那些名人语录吗?不,不是,而是网络小说,娱乐新闻。我不得不说说网络小说的虚构,现下当红的网络小说有两种。第一种,校园小说,就是那种学生时代就开始互相喜欢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多数情况下都是学霸,而且还是学习只花几分钟就可以考好的那种,这样的思路,这种想法只会误导他人。第二种,穿越小说,多半以在现实生活中死亡的理由开端,引得很多不明事理不知道死亡多可怕的人效仿。虽说我个人无法理解,但还是会有。

我认为很讽刺的不仅仅是碎片化生活带来的思想误导,更是因为进入了网络时代,身上没有一本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手机却是很奇怪的这种事实。

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在地铁上看见各位闭目养神而不是挤破头地去看闲杂无聊书,一无所获。能够有一天捧本书,嘴里叨叨着:“乐哉,乐哉!”

【篇四:碎片化的阅读】

碎片化,顾名思义是完整的东西分成诸多零块。在我眼里,它是一个新名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甚至已经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碎片化的阅读也是其中之一。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手机电脑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需品。记得小时候,我曾手捧着一本书,里面夹着一张精美的书签,忘我地在书海中遨游。那时候我没有QQ的呼唤,也没有游戏的诱惑。如今手机电脑里有着大量的信息和书籍,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让阅读内容碎片化,已慢慢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成了不可逆转的洪流,身处其中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过多的碎片化阅读已经使人们不能静下心来,并且失去思考的能力,过多地依赖于网络。内容较浅,无法学到其中知识的精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碎片化阅读带来的信息,也是不连贯的,片面的,甚至还可能是不真实的,所以需要我们的一双慧眼去识别。

不过碎片化阅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阅读也因为它变得更加的便捷和方便,查找资料也更加的快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以开拓眼界,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手机看健康养生之类的。年轻人可以看他们喜爱的网络小说。应有尽有,各取所需。世界是美好的,但它不会围着自己转,适者生存。碎片化的阅读,虽然让我们也成了碎片,但我们仍可以重新完整自己。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本无对错,古人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在碎片化的阅读的潮流中,需要从自身做起,不去盲目跟风,能够在网络时代的潮流中明辨是非。有选择的阅读碎片化,有计划的多读点纸质书籍。寒暑假中多看几本学校推荐的书籍,读后感也会自觉地去写。

遇上碎片的生活,虽然它影响着我的心,但也会让我充满好奇,我还是选择拨开迷雾,完善自我。

【篇五:小议碎片化阅读】

眼前的真实变为数据代码,手中的笔杆变为智能设备。如今科技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也逐渐加速。人们无暇腾出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阅读逐渐变为如今最流行的阅读方式。

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既有利也有弊。

碎片化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在这样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都运用手机,电子书来阅读,便于携带,也便于随时随地在简短的时间里看一两页内容。许多人选择短小精简的文章来阅读,缩短了阅读时间,也同时阅读更多种类的文章,得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拓宽知识面。

碎片化阅读有更多的选择更加便捷。在地铁上,公车中,人们都选择运用手机来阅读,碎片化阅读不同于传统书籍,要去图书馆借阅。而手机直接搜索便可得到想要的书籍,即便捷也可以收藏多样的书籍选择。

万物皆有利弊。碎片化阅读既然有它受欢迎的有利条件,自然也有它的不利方面。

就像郑板桥所写:“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碎片化阅读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书中的精华。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翻阅几百遍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书中的主旨意义。而碎片化阅读只能是我们了解片面,错失书中藏有的真正的宝藏。

碎片化阅读使人变得急躁。碎片化阅读追求快与短,这样会使人们不会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书中文字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不仅仅会使在读书中追求速度没有质量,也会在工作学习中变得焦躁,最终酿成大祸而失利。

碎片化阅读容易遗忘。我时常也去碎片化阅读,偶尔在简短的课余时间内看一两页外国文学。然而,在时间的推移中,碎片化阅读更加容易将看过的内容忘却,再一次要去翻阅这本书时,我早已忘记了之前的内容情节,反而要重新去回顾重温,阅读变得没有效率,没有用处,没有理解。

所以我们在这样被数据冲刷的信息时代,更要学会如何去利用碎片化阅读,剖析碎片化阅读,而不是盲目去跟风去阅读。这样,碎片化阅读才真正有益于生活,让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创造真正有益的碎片化生活。

热门推荐
1筷子和碗的启示
2苏州同里古镇
3我咋这么傻呢
4第一天上“足球课”
5最吸引我的迎春花
6我的理想
7那一次,我真的很开心
8妈妈我想对您说
9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10留住美德
11蹲下来抱抱自己
12圣诞礼物DIY
13小区里的秋天
14最美晚霞
15我的班主任
16辛苦的爷爷
17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8观察家人擦玻璃的过程一段话
19浓浓的父爱
20油菜花
21那段难忘的时光
22分享是快乐的
23寻找春天
24家是幸福的泉源
25迷人的冬景
26春天在哪里
27玩抓娃娃
28那片绿地
29轮回
30学包粽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