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范文作文>碎片化智慧
碎片化智慧

【篇一:碎片化智慧】

一个典型的双休日早晨依旧从打开手机开始,给几个朋友发一条早安,打开知乎点进首页上标题为“关于特朗普你不得不知道的十个真相”的推送。津津有味地看完后,早饭也煮好了,你一边刷着朋友圈一边匆匆填饱肚子,在出门的路上,又翻开一本《雾都孤儿》……

简直完美。仅仅一个早上你就完成了这么多项日常任务;尽管社交联系仅仅是为了保持QQ上的连续聊天记录,刷知乎仅仅是为了今天也能在朋友圈跟风地科普几条关于特朗普的偏史,草草看完地新章节,也仅仅是为了学期末能象征地宣称自己读完了那本书。

我们开始用碎片化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互联网为冗杂的信息提供了一个高度压缩再呈现的平台,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被拆开并再整合。想要了解朝鲜半岛的复杂形势吗?十句话带你纵观北朝领导人家族的政坛史,再分享到朋友圈带来一排排的点赞,再借着评论和几位好久没联系的朋友各抒己见,侃侃而谈。这一整个过程都被分散到了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个闲暇的空隙:等电梯时,上厕所时,电视剧插播广告时,车子被堵在路上时……曾经那些被浪费的时间不仅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还帮助我们完成了学习、生活、社交等等方面的必要任务。于是,我们信誓旦旦地相信自己在碎片化潮流下,得到了碎片化的智慧。

可是,疑问也应运而生。我们真的得到智慧了吗?当现代学者花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研究的国际关系,外交学院的研究生们花了整个大学时代学习国际政治局势,我们却试图看一篇千百字的文章,就知道特朗普赢得大选背后是怎样的民意时;当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等车,一边在手机上阅读古代文学大家呕心沥血写出地传世之作时;当我们通过每天一句早晚安,维持从前靠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建立起来的友谊时——我们得到的到底是碎片化智慧,还是碎片化肤浅?

碎片化智慧必然是脆弱且浅薄的,因为人们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时间和信息一样能被压缩。我们渴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前人总结的经验,就领悟出成功的真谛;殊不知,碎片化时代为我们提供的是更加灵活的汲取知识地渠道,而非智慧本身。如果想靠碎片化社交建立友谊,靠碎片化阅读研读名著,靠碎片化时间积累毅力——这样的碎片化生活,还真是害人不浅。

碎片化从来都只是一种媒介,而非手段。当你觉得碎片化信息让你变聪明了的时候,小心提防它已经打碎了你真正的智慧。

【篇二: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

赵老师,是我二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她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同时,我也认为她是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

记得三年级的一节课,数学老师有事来不了了,就让教语文的赵老师来代课。我们本以为这节课老师会改成语文课。但没想到,赵老师一踏进教室,就让我们从书包里掏出《数学导学》……

“来,翻开第三十五页,上次是讲到选择题吗?”老师拿起讲台上的《数学导学》,问。台下的同学面面相觑,惊得目瞪口呆。什么?语文老师竟然改行教数学了?!难道数学老师也要去教语文吗?!老师仿佛会读心术,淡淡一笑,说:“怎么,很奇怪吗?数学老师今天没空,就由我来帮她上课呀。”“可是,老师您不是语文老师吗?怎么会上数学课呢?”有个同学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疑惑地问。“语文老师也是会数学的嘛!”赵老师调皮地眨了眨眼睛说。

这节课我们都听得异常认真,竟然没有一个人窃窃私语或做小动作。哈哈哈,因为语文老师“改行”教数学了啊!

赵老师不仅很聪明,她还很平易近人,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我认为她有智慧的另一个原因。而且,她还会给我们糖果吃呢!

有去赵老师那儿辅导作文的都知道,每次写完作文,老师都会给我们好吃的,有时是南山枣糕,有时是一种含钙的糖果,有时是掺了盐的小桃子,苦中带着甜,有还点儿咸咸的,可好吃了……这让我们觉得,写作文这件事是多有盼头呀,因为谁都不知道下次会吃到什么样的美食。于是,我们都爱上了写作文。

虽然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赵老师了,但赵老师对我们的点点滴滴,依然存留在我们心里,尤其是那节“改行”课,使同学们都觉得她超有智慧,好厉害好厉害。往事历历,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我觉得赵老师真是我身边最有智慧的人了!

【篇三:生活给我智慧】

生活如书之情节:朝阳浮天,夕照柔地;流云似海,星起黧穹;尔时带雨,霜后飘雪;溪亭日暮,辗转归路……若无智慧,生活便如规章——轮轮回回,转转而归,一瞥二阅三回腻;可若有智慧,生活便如华章——跌跌宕宕,津津而忆,百乐千饴万有趣。

这智慧为何?

——答曰:静。

就像彩虹前面总有风雨,生活除了美,也会出现惊涛骇浪——然而,如何面对是个问题。

焦虑、苦恼是必然出现的情绪,但一直如此是于事无补的;恰如其分的静,才能让人稳住阵脚,正确地面对风浪。

时光像是夕阳下,沙滩上闪光的沙子,点点滴滴积累在记忆里。至此,最闪耀的那颗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归乡的富翁路途劳累,因雨在亭中小憩。多日奔波的疲劳使他熟睡。他将所有行李、包括那个藏了巨额的油纸伞,放在身边。醒后,伞却失踪了……

我想,若富翁睡前静静的想一想,是否应当将伞放在正确的位置,这伞也许不会丢吧?

“……富翁当然又气又急,可他马上静下来,他看外面仍连绵不休的雨,想道:只有伞丢了,而行李却没有丢,或许是有人将伞拿去避雨了吧。他静静思考……于是,‘旧伞换新伞’的活动,在当地举办了数日。终于,他见到了一个看来敦厚的中年人,将那把熟悉、却比当初更破旧的油纸伞递过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接过伞。于无人之地,商人在伞的最隐秘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富翁正因静下来去观察、去思考,才找到了属于他的东西。没有人能否定他后来做法的智慧。

暑宵良辰,冰清玉洁穿堂风,惊鸿漫引木草吟;庭户无声,寥落疏星渡河汉,美景无赋心却明……微渺却长久,景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能观察出其中的美是智慧的;静而观察是可以体会其中之美的。

静,是一种淡然安逸的“稳”;

静,是微渺而良久的“美”;

静,是一种生活智慧。

破旧油纸伞、暑宵的美景和生活智慧在“静”中闪烁——生活在继续,生活智慧也会继续。

【篇四:智慧选择人生之路】

人生起如白纸,写下,或轻、或重,由我们自己选择,留下,或曲、或直,由我们自己选择。选择什么人生路,也是一种智慧。

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弯曲,选择了变通,所以它探出了头;在峭壁边缘,孤松选择了向上,选择了挺拔,所以它耸立在峰。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同样充满智慧的选择。

如小草般不凡的选择,张黎刚做到了,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了如小草一般获得阳光的沐浴,他选择放弃,放弃了触手可及的博士、硕士学位,放弃了高薪厚禄、令人惊羡的职位,他选择前进,梦想一直在前方。他视荣誉如大山,躲着、避着。试想,如果他选择其中任一条道路走下去,那今天也是一名学术巨匠或商业才子,但他没有,他在别人都渴望的东西面前退缩,却固执地背上梦想前进。这样的他,不会在回首往事时为了重重大山下奄奄一息的梦想而懊悔。

小草的变通是对阳光的渴望,张黎刚的放下是对梦想的追求。智慧的人生选择,可赞!

如孤松般不屈的选择,李文波做到了,他的人生充满无奈与艰辛,但也充满无上的荣誉与光辉。20年来,守护着祖国南海的礁石。他有风湿病,潮湿的海岸环境使他骨疼如裂,但他依然挺立军姿;母亲病危,他只在病床前守护十天便奔赴使命,途中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他只能望海失声痛哭;结婚20年,与妻子相守不过3年,满心的愧疚却只能无言。他受礁20年,也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雨打。他也有爱,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他也有梦,却只肩上担子比天大。这样的他,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因为他活出了生命的伟大。

孤松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执着,李文波的不后退是对祖国的承诺,他的心中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未落下。智慧的人生选择,可叹!

很多人面对挑战与挫折,机智应对,灵活选择。如果乔布斯没有选择失败后重整旗鼓,建立Next,也不会有之后与苹果的“再续前缘”;如果郭沫若没有毅然选择弃理从文,也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文学成果;如果格登没有勇气去学习排名倒数第一的生物学,也不会有诺贝尔奖的青睐……太多太多的成功,只因他们智慧的选择。

如小草般,如孤松般,不管何种选择,褪去尘世的浮华后,都将为你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五:品国学经典走智慧人生之路】

说起国学,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人乃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大家都说,要学有所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孔子先生的这三句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使我懂得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了我在学习的生涯中,要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学习别人优秀的方面,并了解别人的缺点对照自身进行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先生望着滔滔江水飞奔而去,于是警告世人——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也如这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说起国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最具代表的事物非优美的诗歌莫属,那一阙阙美丽生动的诗句,无时不刻萦绕在我的耳畔。我背的第一首古诗便是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句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但那时的我一直不解月光为何洒在地上,难道大诗人李白将床搬到房子外面睡觉?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李白说的“床”是指“井边的围栏”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诗人借助皎洁的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苏东坡先生的宋词《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更是表达了众多远离家乡,漂泊在海外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眷念之情。

上小学时,每逢寒暑假,语文老师必会发一张古诗单让我们背诵,如今上初中了,发现现在所学的一些古诗词我在小学已经背会了,象什么《钱塘湖春行》、《黄鹤楼》、《渡荆门送别》等等。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岳飞将军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使我体会到了岳将军的豪情壮志,每念到这句诗词,我都有种振奋的感觉。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两句诗词里,我读懂了先生悲惨黯淡的一生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遨游在诗词的海洋中,领略文人佳句的道理和意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去细细品味她的精髓,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留下一路芬芳。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井蛙成因
3黄豆观察日记
4动物园一日游
5有一种声音
6史家之绝唱——《史记》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风雨中
9游青海湖
10简单与复杂
11时间
12有风吹过
1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14蚂蚁的观察日记
15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16搞笑的同学
17走进传统文化
18猪八戒办学续写
19我爱我的家
20奇怪的表弟
21记事的作文
22
23我的痴迷症
24她真美
25难忘的一句话
26读书百味
27难忘的一句话
28我最不喜欢奶奶
29小鬼当家
30让墨香留在纸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