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学中国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去年开始,学校开设了国画课。才学国画的时候我感到很好奇,什么是国画呢?
通过这几个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的绘画。它是用毛笔、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拿起毛笔时,老师告诉我们毛笔的分类。原来不同动物的毛做出来的笔可以画出不同的效果,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的粗犷,有的细腻……国画用的纸是生宣纸,纸薄薄的,一沾水就会浸湿很大一片。不过只要掌握好了技巧,就能画出各种各样富于变化的色彩来,真是太神奇了!
我喜欢荷花,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的个性,所以我最喜欢画荷花,用笔轻轻的在宣纸上勾勒出荷花和荷叶的形状,然后用中白云描出荷花,再勾出它的叶脉,使它线条变得更明显更漂亮。画完之后就用水调出浓淡不同的曙红色,把它涂在荷花的花瓣上。然后用花青加藤黄变成了深绿色,用调制好的绿色把荷叶涂上,这幅荷花图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画出的国画,我别提有多高兴了。中国画,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画种,它的确有自己的特色。它和我以前学习的水彩画相比,更显得清新高雅。我喜欢中国画,它是我们民族的艺术,我为它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篇二:写中国画的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携着炎炎夏日悄然而至,蝉声噪噪,绿意央然,烈日慵懒的假日里,有人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流连于美景美食;有人喜欢阅读学习,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有人喜欢艺术创意,神交于艺术的殿堂;而我钟情于古色古香的中国画。
中国画就如一朵绽放在艺术殿堂上的奇葩,千年不枯,万年不朽,无论经受多少历史风霜的洗礼,还是如此淡雅古朴,别具一格,让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绕:徐悲鸿的马,白石老人的虾,郑板桥的竹等等。有词云:“黑笔丹青,如行云流水绕素笺,展瀚海崇山依旧颜,怎一个好了得!”
暑假集训我画了一幅长画“密林深处”,我展开略黄的宣纸,手握毛笔,浓墨勾勒,淡墨烘托,轻彩渲染,浓彩缀满,花草树木鸟在我的妙手下一一-展现,那碗口粗、凹凸不平的老树干延伸出许多树枝,盘根错节地交织着,一对比翼双飞的八哥栖息在树上,两两相对,数不尽的恩情爱慕,瞧那朱红色的嘴巴,机灵的小眼睛转溜溜的,这小家伙又在打着什么小算盘呢?树枝上粉红的嫩花瓣,淡黄的花蕊,不艳不俗,随着枯老的藤蔓垂了下来。黑绿色的小草在树干阴蔽出露出头来,绿得发亮的大叶子在融融的阳光下,卖力的展示着光芒。一幅美景在宣纸上的跃然而出,这也是我心中的美景!
中国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分为水墨、重彩、浅泽、工笔、写意、白描等等,无论哪种手法都要适当的留白,留白是国画中的大学问,一张纸填满是重彩的西洋画,而留白留得恰到好处是传统国画的精髓。比如画山峰上云雾缭绕,如果将山峰上画满了云,就适得其反,没了仙气,没了意境,也不会有美好的遐想;如果只少少布局几条飘逸的祥云,留点白,这样天高、山峻、云美,让人浮想联翩,也许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仙女在云深处呢!
与国画为伴,与国画同行,是一种享受。慵懒的假日里铺上宣纸,画出自己想画的,比如“小桥流水”、“桃花潭水”、“在水伊人”、“古道人家”,可以用墨线勾勒,可以用颜色层层渲染,可以写意,可以工笔。淡淡的国画香味,浓浓的古韵,让我浮躁的心静了下来,用心去画,用心去聆听,把自己的感悟、所思、所想的美景用一只毛笔表达出来,正如诗云“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
这就是我完美、简单、快乐、充实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