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顺流逆流,遵从内心
顺流逆流,遵从内心

【篇一:顺流逆流,遵从内心】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我们应该紧跟潮流,还是逆向而行呢?其实,答案不言而喻。水因地时流时迂,鹏因风或起或落,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人生如流水,顺流逆流,当遵从内心。

是的,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茫茫丛林,而是茫茫人海。在社会大潮流中,每人都像碎纸片一样,很容易随风飘荡。有人执意愚顽自守,到头来他们讨伐时代的声音,都被潮流淹没。顺流逆流,唯有遵从内心,才能做到不逆风不随风,成就自我。

赫尔曼∙黑塞说:“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到自我,此后一生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找到自我,就等于找到了内心的中流砥柱,潮流袭来时,不会被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在不得已而面对潮流时,仍能清醒地有所取舍。正如歌曲《顺流逆流》中“只跟心中意愿去走”所言,不论局势如何,我们都要先明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人生是一张白纸,我们就是自己手中的画笔,前进的方向应该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书写内心的蓝图。我看见,当疫情来临,人们众志成城,共同向病魔出击,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这时,顺流而行,才能让病毒溃不成军;我也看见,当物欲横流,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们,逆水行舟,安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我们需要同时聆听自己和别人的声音,顺流还是逆流,遵从内心。

没错,正如苏轼所言,我们的人生,当如流水一样,“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在该走的时候走,在不得不停止时也不要强求,走或不走,顺流或逆流,均需慎重考虑,遵从内心。

顺流逆流,无关对错,遵从内心,方成人生!

【篇二:听从内心的声音】

你是否会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质疑自己的决定?你是否会因为迁就别人而放弃自己所爱?尔后,你是否又会有过因为盲目轻信他人意见的后悔?你当然会有。因为人生本就充满选择与机遇,随之而来的是踌躇不定,我们都会将求助的目光望向他人。但心不同,眼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最后去到的世界也不同。所以,走在自己的路上,尽管前途未卜,但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我窥见了这人生真谛。

十四五岁的我们相对于小学时的天真大胆,更多了一些依青涩与依赖,总喜欢和身边的好朋友黏在一起,不喜欢那“孤立无援”的感觉,不知不觉间失去了独挡一面的勇气,什么事情总是会拉帮结派,不想做那“离群之马”。但,通过新学期的选课,我又重新拾起那久违的勇气。

每学期的选课,我和死党总会挑一个都可以接受的课去上,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但这学期的一门选课紧紧的抓住了我的心,虽然它很冷门,但它介绍的是我可望而不可及,想要全面了解的文化。我将期许的目光望向了死党,尽管我知道他不喜欢这门课,但还是希望他同我一起。果不其然,他拒绝了我,抛下几句冷嘲热讽,便强烈建议我去那最受欢迎的课。

我无法又无奈,一面是我期待的课程,一面是死党的不断说服加半开玩笑似的嘲讽。钟表滴滴答答的走过,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紧握着手机不停地登录那网站,看着我所喜欢的课程渐渐报满,我开始陷入漫长的思索。手心沁出的汗将手机浸湿,手机啪的落地声将我的思绪拽回。眉头紧蹙,双目黯淡,心中急躁,遂变得面红耳赤,更加心烦意乱。没办法迈出那不知是否正确的一步。

终于,当我再次进入网站时,我所喜欢的课程只剩下最后一名了,我下意识飞速的点击了确认,提交了。那不假思索之快让我愣神了十几秒钟,纠结了一个小时的选择,怎的就这么结束了?并且一片释然和欣喜荡漾在心中。那似有为抢到名额的窃喜,为自己勇敢的欣慰,即将与喜爱课程接触的期待。

我不仅没有后悔,并且随着课程的愈来愈近而更加兴奋。所以,在这个人云亦云的时代,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顶着别人嘲讽的眼光还能坚守内心做自己。

【篇三:内心的声音】

如花般万紫千红,人生亦有千种姿态,万种风骚。而在人生傲然屹立的天地中,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使生命如花般绽放。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迹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召唤。生命是一场现场直播,请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定自我,让生命如花般绽放。

红尘万丈,回首追忆。在时光的深处我听到有一个深沉的声音在低低吟诵:“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好一个独爱!纵然是弱水三千,我亦只取一瓢饮。周敦颐对莲矢志不渝的深情,实际上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贞捍卫。在那个媚俗易浊的世界中,他始终坚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不与馋佞之人同流合污。他便如那一朵莲花,有着如莲花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品格。

美国电影《星梦奇缘》中有位科学家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可以重来。可喜的是,它无须重来。是啊,今生的我们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那么人生也无须重来。孔子周游列国,为宣传自己的学说而四处奔走,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傻,虽屡遭挫败,他依然坚持。因为他正在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正是因为他的坚守自我,才使我国出现几千年来灿烂的儒家文化。

反观现实,很多人被社会羁绊了自己的脚步。广东佛山“小悦悦”在马路上被多辆汽车多次碾压后,却无一位路人伸出援手。还有一位老人骑车摔倒,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却无一人搀扶。他们为什么不帮助小悦悦和那位老人?他们是害怕被受害者讹诈,害怕舆论的压力,害怕被诬陷,从而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坚守自己的信念,使得生命之花暗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坚定则国坚定。青少年的我们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我,勇敢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那么整个国家也会变得坚定。

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根植土壤又坚守自我的人。他的心是强大的芦苇。浩渺田野中,汤汤河水畔,纵使风吹过,但见他随风飘扬,却不让昰风改变自己的脚步,动摇自己的根基。只因他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自己。

【篇四: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发爱好,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如某某某聪明,认为自己笨,加上许多人这么认为后,都去问身边的人,得知身边的人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或者希望自己想谁谁谁一样,那些人知道了,从而模仿聪明人的一切活动,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掩盖了自己应有的爱好,失去了自己成大器的机会,让我来告诉这些人: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去变成别人希望你变成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无法变成别人,更没有必要变成别人的样子,你要试着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想要知道这一点,就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篮球飞人乔丹成名前,在一家二流职业棒球队打棒球,成绩一般,后来只好悻悻而归。可是他却在篮球方面发挥了他的天才。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找到自己能力和职业的结合点。要找到这个结合点,必须要你自己去发现。

可是,有些人往往有很多爱好,他想要把这些爱好都做得很完美,可是他们不知道,想要每件事情都做好的人,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每一个人会有许多爱好,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将这些爱好都做的面面俱到,十分完美,反而弄巧成拙,每一样爱好对你的职业或学习都没有很大作用。所以说,将爱好划分等级,不做完美主义者。

当然,也不能一样爱好也不追求完美。首先,将自己的爱好列出来,如果超过五项,就尽量合并或删除,然后开始行动,光一时行动可不行,想要成功,必须持之以恒。不论是爱好还是学习,都不能半途而废,因此当你决定了自己的爱好,不管有多累都要努力坚持,直到做到最好。

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该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一片树叶总有露珠养着,人人都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一定要将自己的爱好一一列举,从自己最拿手的开始做,坚持到底,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通过奋斗取得成功!

【篇五:一点一滴看内心】

每个人的的胸腔里,都有一颗心,这颗心或是浮躁,或是沉静……

人们往往不会在意的细节,却能展示一个人真正的心,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每颗真正的心。

在作文班的门口有扇门,它总是关不紧,需要进来的人拉一下,就这样一个简单、自然的动作,却没有多少人做到。一个刚放学的小孩,好象后面有人追他要钱一样,“砰”地一下就把门撞开了。那扇门,在寒风中晃来晃去,就好象找不到妈妈的小兔子,独自一“人”在风中摇摆,特别可怜。还不等门停下来,又来了一位成人,骂骂咧咧地一脚把门踢开了,连旁边的窗子都像见了疯狗似的,被吓得颤颤栗栗。

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比如说有位家长,在作文班门口打电话,说话的声音极小,还用手捂着手机,生怕吵到我们学习。接着,她用手轻轻推开门,进来后还不忘回头,用手将门轻轻带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恰到好处。

同样是关门,可每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大家或许不会在意,“不就是关门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有没有人想过:在你不以为然的细节上,彰显出的往往是你那颗没有伪装的心。

一滴一点看内心!

【篇六:回顾内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纯净的人,眼睛里也透出纯真,心思缜密的人,眼睛里也透出一丝丝的算计和狡诈。

我们平常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她说:“我最了解你了,你想干嘛我还不知道吗?”我们也说过这一类的话,但我们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了解她这个人的喜好,还是了解她真正的内心。

这一学年,我明显感觉和上一学年不一样,我感觉我周围的人都在改变,而我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学年,我也遭受了很多事情,学习上的压力,玩了半年的好友背叛,心里特别乱。我可以说,每天都有一丝忧愁,我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当她背叛我的那一刻,我心里反反复复的在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怎么了,她怎么可以这样做。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想这样的话。最后,我还是去找了她,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也非常明确的告诉我,说:“我们玩不下去了,我听说了你之前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玩了吧。”

我听到这些话后,眼里出现了一层层的薄雾,别人随随便便一句话,半年的友谊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现在回想,我们俩当初一进班,就特别投缘,聊得特别开,一起去吃饭,一起上课间操,一起去上体育课,一起做其他的事情,那时候真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一起,我感觉我比较了解她,我慢慢地感觉她也比较了解我。但后来,就因为别人的一句闲话,我们俩那么多美好的记忆,都变成回忆,再也回不去了。现在想起,内心还隐隐作痛,即使她回来给我道歉,请求我的原谅,又回到一起玩,那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纯正的友谊了,内心难免有隔阂,还能回到那样吗?回不去了,她也问我这样的问题:“还能回到过去那样吗?”我说:“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把握好现在就可以了。”现在的我,想起和她认识到现在,我们彼此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还看不到各自的内心。由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自己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就不要从别人的嘴里去了解另一个人。

人本善良,只是通过一变再变,自己慢慢地就看不到自己的内心了,找不回儿时的童真了。

热门推荐
1因为有我
2一路上有你陪伴
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痕迹
5一件暖心的事
6学骑自行车
7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8三生有幸遇上你
9星空遐想
10乡村风光
11我爱古琴
12游莫愁湖公园
13活着读后感
14春天的脚步
15妈妈,我爱你
16清迈之行游记——参观夜间
17与梦同行只为那一瞬辉煌
18我心中的麦田
19爱在细微处
20书简,重拾那份精华
21月球探险
22花园
23向祖国献礼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26在碰撞中发展
27我咋这么帅呢
28最后一次广播操比赛
29游杭州野生动物园
30学画画的过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