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和气
和气

【篇一:和气】

过年了,走亲访友不乏要送一些见面礼,仔细数来,礼品包装上“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的字词的出境率很高。是啊,谁不想在新年讨个“和和气气”的好彩头呢?不过,这仅仅只是新年的彩头而已吗?

“和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待客的基本礼仪。“和气”能增添友好的氛围,即使来客是一强硬之人,“和气”同样也可以缓和气氛。如果说水能以柔克刚的话,那么同样,“和气”就像是酒精的一种特征。

用酒精消毒时,并不是浓度越高效果就越好的。因为那样会使细菌的外壁很快凝固,使后续的酒精由于这道屏障的阻挡而无法进入,而细菌却在壁垒后面依然活得自在。而最为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我想,“和气”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柔和的力量。它有时能比风暴更有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与误解,促进亲情、友情。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中所应注意的事项。

当然,这里所说的“和气”并不意味着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像我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不正是这样一种态度吗?希望能和平解决统一问题,坚守着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便是“以和为贵”的最好体现。有一则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一点:有个叫拉布歇雷的年轻人曾在圣彼得堡做英国使馆官员。有一天,一位傲慢的贵族前来拜访,他要求马上会见大使。“请坐,大使马上就来。”拉布歇雷说。贵族对于他没有客套的态度大为恼火,说:“年轻人,你知道我是谁吗?”说着便报出了一长串的头衔。“那么,请你坐两把椅子。”拉布歇雷说。

你瞧,面对贵族的傲慢,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还以激烈的言辞去冒犯他,不仅如此,他还以和气且略带幽默的方法拒绝了贵族的无理要求,坚持了人人平等的处事原则。

这也许就是“和气”这个词处境率如此之高的魅力所在吧!它所倡导的是欣欣向荣的风气,如果社会都充溢着这种风气,那不知要减少多少矛盾与纠纷。

作家毕淑敏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在此就让我修改一下作为结束话吧:我们的声音“和气”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和气”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和气”了,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

【篇二:谈和气】

古人常说:“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就是要以一个平和的心理,面对任何一件事物。

“和”,一般要以以下几点做:

人与人之间要和气。古代的韩信在年轻的时候,别人总是骂他,甚至忍受了胯下之辱,他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大将,成就了一番事业。

对人要和气,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

家庭与家庭之间要和气。听过一个故事,张家对李家非常好,李家平时出点小事,张家总是热情的帮助他们。有一次,张家被盗了,李家刚好遇见小偷,便把小偷抓住了,并报了警。从而使张家避免了损失。

如果各自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平时不时为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而对别人家大吵大闹,弄的邻里不安,这样对自己也没好处。你家被盗,说不定别人还幸灾乐祸呢!谁让你如此待邻居!

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和气,在电视上经常看到,A公司与B公司有激烈的商业竟争,A公司突然倒闭了,一查,哦,原来是B公司做的手脚,B公司的卑劣行径也遭到同行的不耻!后来A、B公司都从商场上消失了。这叫“损人利己”。

不光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和气,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和气。日本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就屡次想侵占中国的领土,他们的行径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日本国内也为战争负出了惨重的代价。作为一个国家对其它的国家要和气,不能因为自己国家的一点利益,而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不是战争和侵略,这样只会给全人类带来灾难。

从以上的四个方面来说,“和”字其实很简单,一个人,民族和国家,始终心平气和,那么,人才能进步,家庭才会和谐,企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如此,才能“天下大同”。

热门推荐
1端午节包粽子
2我是一片小树叶
3手机
4龙的精神
5最难忘的一天
6开心的一天
7雷雨读后感
8母爱
9开在心中的花
10万事始于礼
11真的不容易
12
13那段自由的日子
14爸爸的爱
15山林中的语文
16的作文
17论流行与永恒
18党啊,我为你骄傲!
19感动瞬间
20为我喝彩
21手套里的母爱
22一场雪
23遇见
24金色的秋天
25落叶
26童年糗事
27星空下的遐想
28我的端午节
29爱唠叨的妈妈
30我和父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