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期望】
习主席说过,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已的梦想不懈努力,志存高远,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也辜负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很多人认为,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好好学习,是为了造福整个人类。
也许你要说我太狂妄,但只是为了自己的卑微而生活,这样的生活还是让那些不够狂妄的人去过吧!能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全球能有几个?但我却要做那几个中的一个!
徐老师说:“并非是梦想不可以成真,而是做梦都想的人实在是太少。”可能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并不一样,那些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最开始时,他们并非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哈耶克,牛顿,史泰龙,甚至是爱因斯坦,无不如是。
很小的时候,哈耶克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考第一名,可是我只考了第二十七名,而我的同桌他想考第一名就考了第一名。”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后来,又一次考试结束后,哈耶克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考第一名,可是我只考了第十七名,而我的同桌他还是想考第一名就考了第一名。”妈妈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当妈妈领着哈耶克一起在海边漫步的时候,突然看到起飞的灰雀和海鸥,便对儿子说:“看,灰雀总是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可以飞到天上去,而海鸥要想实现同样的目标则总是需要连续拍打翅膀很长时间才行,但最终能飞跃大海、跨越大洋的终究还是海鸥。”哈耶克受到了启发,从此以后像海鸥总是连续拍打翅膀一般拼命地学习,最终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了业。
小时候的牛顿也并不是很优秀,有一次他被同学欺负,他就掐着那位同学的脖子大声吼道:“走着瞧,咱比比,看谁能考得更好。”从此牛顿就拼了命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尽管史泰龙的父亲是酒鬼,母亲是赌鬼,父亲喝醉了酒就回家打母亲,母亲赌博输了钱就回家打他,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对自己说:“难道一个酒鬼和一个赌鬼的儿子就还必须是一个赌鬼或者酒鬼吗?”他选择了写剧本。为了获得拍摄的机会,他总共失败了一千八百多次,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他是一个荧屏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双料“硬汉”。
开始之时,这些人都不过都是一些资质平凡或者说平庸的人,但最终他们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自甘堕落?
【篇二:心中的期望】
我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但我有一个毛病贪玩,正是这样,我成绩很差,语文、数学等主课我一知半解。老师对我很冷淡,同学们也不怎么和我玩,在学校的每一天我都好孤单。
我最喜欢的美术课开始了。我拿出了精心准备的笔和纸,但是蜡笔却忘带了。我很客气地对同桌说:“能借我蜡笔用吗?”同桌用异样的眼光望着我,最后坚定地说了一声:“不行。”“为什么?”我有点不高兴。“我不相信你能画出什么来?这样只会浪费我的蜡笔。”我顿时感到心中一震,难道我就什么事都做不好吗?你们就这么不相信我吗?
一年一度的校际运动会快要开始了,同学们都在报名参加,我也想参加运动会。老师却对我说:“你学习那么差,还想去报名,那我们班不是要得倒数第一了吗?”当时我真想反驳老师,“学习和体育没有关系,您不能单凭学习来评价我这个人呀!”
老师,同学们,我承认我的学习很差劲,我不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但是我也是有优点的呀!请你们不要把我当成另类来看待。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得到同学的关爱,老师的器重。如果我做错题目,我希望老师是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斥责。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帮助和我自身的努力,我的成绩会提高的。
【篇三:老师的期望】
潘老师的期望就是让我成为一名朗诵家。
只要老师一教我朗诵,我就能朗诵得津津有味、朗朗上口,潘老师她朗诵的时候是那么的投入,一个个发音是那么准确。有一次,我上台朗诵,老师鼓励我:“南南,你行的!”我鼓起勇气,用那动听的声音朗诵着感人的诗句,我的表现感染了台下的评委老师,评委老师们一个个痛苦流涕,纷纷竖起大拇指,跟我说:“小朋友,你真棒!”这时,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别说有多高兴。
得知我得了大奖,潘老师说我将来肯定能踏上这条朗诵之路,每次朗诵兴趣课我都比原先更加自信,老师一次又一次教我更难的文章,教我朗诵技巧,我更专注了。随着我的进步,在参加的各类朗诵比赛中,我均有上佳表现,家里的墙上也贴满了一张张奖状。看着自己一天天的进步,看着老师那满意的眼神,心里喜滋滋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来感谢她,这时真想给她捶捶背,送上一杯热水,给她解除一点点的疲劳。
在我的朗诵之路上,潘老师的一句话总伴随我的成长,“付出总会有回报!”我感谢潘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