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桂花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爱吃的美食数不胜数:米线、东坡肉、汤包、地锅鸡……但我最爱吃的,就是一叠普普通通的桂花糕。
桂花糕,身材秀丽,外表金灿灿的,镶嵌着一朵朵娇小、可爱的金桂银桂,打眼一看就觉得很美味。再凑近一闻,香气扑鼻,让人垂延欲滴,真想抓起来咬上一口。那“香”,简直无法形容,似乎站在八尺远的地方,都有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像一个调皮的娃娃一样,使劲钻进鼻子里。盘中的桂花糕,一摸即软,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越吃越软,越吃越香,让我白吃不厌。
桂花糕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将采到的桂花洗干净,并且晒干;然后,在糯米粉中加些水、糖、晒干的桂花,还有一个鸡蛋,搅拌成糊状;最后再把糊糊放入盘中,隔水蒸十分钟左右,一道美味佳肴——桂花糕,就做成了。不过为了美观,我制作时会将面糊糊倒入蝴蝶、蛋糕、爱心等奇特形状的模子里,让我品尝时心情愉悦。
一般人吃桂花糕都是一勺勺挖着吃,而我却不是。吃之前,我会先深吸一口气,然后使劲地嗅一嗅,直到自己已经垂涎三尺的时候,才拿出我的专用小勺子,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吃起来。有一次,由于桂花糕太烫,而我又迫不及待地想吃,所以刚碰到桂花糕,就被烫的“哇哇”乱叫,让我哭笑不得,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中国的美食都令人赞不绝口,但我最爱的,依旧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桂花糕。
【篇二:桂花糕】
清晨,我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是一阵甜润的、清凉的香,我很好奇,是什么竟有如此的香气。
我循着香味走下楼去,在前后院来回地寻找,当我找到这香气的“源头”——桂花树时,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爷爷站在桂花树下,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仰着头在枝桠间捣来捣去,颗颗桂花落下来,跳进木桶里,像遗落人间的小星星,金黄金黄的,还有一些顽皮的,落在爷爷的头发上,肩膀上。爷爷肩膀一抖,它们就乖乖地滑进了木桶里。
我的玩心实在藏不住了,抢来竹竿,用力地捣,可掉下来的不是桂花,而是树叶子,我气鼓鼓地,冲着桂花树喊:“臭桂花!快给我下来!”在一旁的爷爷笑着说:“好了,快把竹竿给我吧。”我只好悻悻地归还。
桂花打下来之后,按照惯例,我们要做桂花糕。以前我总是在一边看着热闹,今年,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终于答应让我加入搭把手。
我们分工明确,我负责第一道工序:挑花。就是把夹杂在桂花中的一些杂物、脏物挑出来。你还别说,要不是有桂花的香味支持着我,我早就头晕眼花了,这么多的桂花,这么小的颗粒,要一粒一粒检查,真是考验人的耐心和眼力啊。我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挑完。
接下来,轮到大人们出手了。首先,妈妈负责清洗桂花,放满一盆清水,将桂花用纱布包起来,放入盆中,轻轻地摇晃几下,把脏东西从纱布里滤出来。然后将纱布平铺,桂花在上面自然风干。这大概需要一两天时间。
桂花完全干透后,妈妈用研磨机把它们磨成粉,拌入糖。下面,就要开始揉面了。这重要的工作是由奶奶和外婆来完成的,她们经验丰富。糯米粉、桂花糖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水,经过反复地翻、推、抻、揉,大约半个小时左右,面团就成型了。
这时,可以准备塑形上蒸架了。我又玩性大发,捏了几个“另类”:星形的、爱心形的、梅花形的……
要开锅蒸了,为了使桂花糕更香,下面用来蒸的水也是浸泡着桂花的。真期待!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桂花糕蒸好了。奶奶一打开锅盖,我就眼疾手快地抄了一块,管他三七二十一,捏起就往嘴里塞。妈呀!舌头都要烫掉了。奶奶笑骂:“馋猴子,急什么?”我只好乖乖等着,等得花儿都谢了时候,桂花糕终于凉下来了。我抓起一个,整个儿塞进嘴,啊!刚一咬开,桂花的清香就从我的舌尖弥漫到我整个口腔,然后沁入我的脾肺之中。一缕清香,一丝微甜,软糯却不黏牙,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嘴里甜,心里更甜!
【篇三:桂花糕】
“八月风儿正歌唱哎,百年桂树风中笑耶。桂花开放幸福来,金色的蕊儿层层的叶,哎……哎……清香满园心欢畅耶。”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望着我家门前的桂花树,我心中无比欢畅。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神秘地问我:“下午想不想吃桂花糕?”我听了十分激动:“想呀,那是我的最爱!桂花糕在哪儿买呀?我们立刻去买……”没等我说完,妈妈摆摆手笑着回答:“你整天就知道吃,我们今天去超市买些原材料,再到我们家门前的桂花树上摘一些新鲜的桂花,自己动手做。”“啊?我喜欢吃,但从来没见过怎样做桂花糕呀,更不会自己去做呀?”“你不尝试,永远都不会做的!”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讲,我也决心挑战一下自己。
材料准备就绪:清水500克,白砂糖500克,生油10克,板油5克,淀粉10克,水磨糯米粉500克,我采了最香最新鲜的桂花。开始做桂花糕了,只见妈妈先将清水加热,再放入白砂糖,妈妈让我把糖、水按顺时针地搅匀,把糖水烧开,再放入桂花,倒入淀粉、糯米粉再继续按顺时针搅均匀。搅拌要费一些力气,不一会儿,我的胳膊累得抬不起来,脸颊也渗出汗珠,妈妈看到我狼狈的样子摇摇头说:“还需要锻炼呀。”说着接过我手中的筷子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桂花和米粉揉成一团,最后把米粉团放入桂花糕的模具里隔水蒸30分钟,香甜可口的桂花糕做成了。
起锅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赶忙塞进嘴里。咬上一口,糯糯的、软软的,满嘴都是桂花的清香。当时的我就觉得,这是人间最美味的糕点。
我和妈妈吃着亲手做的桂花糕,妈妈又给我讲起桂花糕优美的传说!相传,桂湖的桂花是杨升庵从月宫摘来的。一天晚上,杨升庵在书房睡着了,魁星入梦,问杨升庵想不想上月宫折挂,杨升庵说想。于是,魁星命西海龙王载杨升庵飞上月宫摘挂。到了月宫杨升庵看见一座宫殿和一株桂花树,他努力地爬到桂花树上折下桂枝放到书房。后来,杨升庵进了京,考中了状元。到了明朝末年,新都有一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经过了这次体验,我尝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今昔,桂花糕将桂香永久留在我的心间……
【篇四:桂花糕】
有一种花儿叫桂花,十里飘香惹人喜爱;有一种情叫祖孙情,血脉相连世代相传。
爷爷和我都喜欢吃桂花糕,奶奶说我铁随爷爷。我却从不这样认为,我会在奶奶说我的时候反驳道,“爷爷抽烟喝酒,我却从来都没做过这些事儿呀。”奶奶总说我是“鬼精灵”,说这个“精灵”劲儿像奶奶。
奶奶经常给我和爷爷做桂花糕。奶奶做的桂花糕香甜软糯,晶莹剔透,像这世上最美丽的琥珀,又像这人间最甜蜜的布丁。每次吃过奶奶做的桂花糕,我就感觉自己像个花精灵,在桂花树间飞舞,飘飘欲仙呀。爷爷总是和我抢着吃奶奶做的桂花糕,所以呀,我就总会向奶奶告状,奶奶就会说,“你这个‘老烟鬼’,总和孩子抢什么,又不是没有你的。”爷爷总是乐呵呵地给我个白眼,然后继续和我抢。因为这,我每次都会把爷爷盘里的桂花糕全都抢到我的碗里来。那场面,现在想起来,我还是会忍俊不禁。
那一年秋天,我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上学了,我舍不得奶奶,更舍不得奶奶做的桂花糕。从此以后,奶奶就经常给我寄桂花糕来。一次,当我打开寄来的桂花糕时,发现包装桂花糕的绳结有些不同。奶奶每次系的绳结是类似一个中国结一样漂亮的结,可是这次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蝴蝶结。我没有想那么多,打开包装就开吃了。
我咬了一大口,虽然桂花味儿很浓郁,可是却不是原来我常吃的味儿!我生气地将嘴里的桂花糕吐出来,“爸妈,这桂花糕被掉包了吧?这根本不是奶奶做的桂花糕!味儿不对!”我嚷着。爸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嘱咐我不要吃了,担心有问题。爸爸拿起电话,说要问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再说。
爸爸放下电话,和我说,奶奶身体不舒服,所以,这次是爷爷做的桂花糕……
“什么?奶奶不舒服吗?”我很担心,想要和爸爸一同回去看看奶奶,可是爸爸却拒绝了。他让我好好学习,不要担心。
时光总是会带走一些东西,即使再不舍。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奶奶做的桂花糕。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想把爷爷接来一起过年,可是因为疫情原因,爷爷没有来我们家,也没再寄他做的桂花糕来,只是在电话里叮嘱我好好学习,好好中考,等中考之后回去,他再给我做桂花糕。
前几天,我家楼下的面包店里推出了新品种——桂花糕。眼前晶莹剔透的桂花糕如琥珀,像布丁。我站在柜台前许久。我想要的桂花糕,它还会回来吗?我想要的那个与爷爷奶奶共同度过的童年,还会回来吗?
有一种糕叫桂花糕,有一种爱叫不能重来。
【篇五:木香桂花糕】
卖糕人用力推板车,上面有个木制蒸笼,出气孔“嗞嗞”冒白烟。
黄昏中小小的胜昔桥,隐在排排柳树之间,青苔满布,幽幽散绿光。上面有放学的孩子,结伴去买,卖糕人拿透明塑料袋,用手一抓一个准。特别的桂花糕,用竹叶包着,木香,竹香,还有桂花香,蒸气腾腾。一口烫嘴,它在手中舞蹈,柔软的身躯弹来弹去,像极了那块海绵。
但,从十几岁开始,我就再没见过这样的桂花糕了。
人群极为嘈杂,五马街道,路灯微黄,人影摇曳,灯火间有条小巷,四周都是老屋,裸露在屋外的空调箱被镣铐固定在空中,颤抖着残肢躯架。现在都六点了,学校排练到很晚,这条巷子是回去的必经之路,但这么晚了,我难免有些胆战。
但我还是去了,远离繁华的街道,巷子极为清冷,空调箱的响声和摇摆的电线竟还给它添上了生机。走远了,竟看见一个爷爷,二郎腿、香烟一根,看守着一辆木制推车,白烟气氤氲。诧异,快步走去,“这车里是桂花糕吗?”“是啊,但是不做了。”我伏身掏开蒸笼盖时,一大团白气,暖烘烘的,蒙上脸,眼镜一下子,全都看不见了,只有一股木香,桂花香,竹叶香由然而生。但再闻,就淡了,没有了,眼镜儿恢复了透明。蒸笼内,整齐排列着着横竖十方列桂花糕,那小巧的桂花,星星点点分布在奶白色的糕点上,白气四散,飘飘渺渺,很像刚出浴的孩童,肌肤嬉滑,白白胖胖。
“为什么不做了呢?”我习惯性的掏了十元,十元三块,然后很急切地抓口来一块,还是一样烫手。
“没人买了。”爷爷不爱说话,回答完,便一个人坐着抽烟,吐圈圈,然后看到桌上的十元,瞄了一眼,“不了,拿回去吧。”就没有再说话,
就这样,我捧着一块桂花糕,走出巷子。回首,老爷爷吐出一大口烟,那烟跟白气融为一体,就好像把自己也变成了蒸笼内的桂花糕,放在那里,也没人理会。
桂花糕凉了,我吃了一口,一样软糯,但味儿,淡多了,不浓了,清清淡淡,明明白白。冰冰凉凉。我凝视几块桂花糕良久,心中有点难过。
因为谁知道,是桂花糕的味道淡了,还是我们的味儿淡了呢?
【篇六:怀念桂花糕的香】
一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我就会万般地想念外祖父,万分想念外祖父做的桂花糕。
桂花盛开的季节里,整个院子飘散着桂花香,树下的藤椅上,是刚出炉的桂花糕,淡淡的桂花香顿时弥漫了整一个院子;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满满的香,满满的甜。一瓣桂花飘落在我手中的桂花糕上,我顺口咬下,外祖父乐得呵呵笑,一瞬间,满满的爱,慢慢地萦绕。
那年夏天,院子里的桂花开得异常的耀眼。外祖父心血来潮,想起为我们做桂花糕。我们几个小孩听后激动得直蹦起来!
说干就干。外祖父提来一袋子糯米粉,调配上白砂糖,继而招呼我们拾捡桂花瓣,交代我们小心清洗。看着花瓣在水池里打着转转儿,觉得它们是那么美。花瓣洗好了,只见外祖父翻揿,揉捏糯米粉,然后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方块儿,撒上桂花花瓣;接着放进蒸笼里。
外祖父双手向外拱,叫唤着让我们出去院子里玩游戏,蒸桂花糕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还有得等。我却挪不开步子了,坐在厨房的椅子上,守着,眼巴巴地望着蒸笼,十分期待。
蒸笼打开了,桂花香顿时扑面而来,清新的香,就像外祖父身上的味道。外祖父招呼着我到院子里去吃。我跳着蹦着,坐到了秋千上,手一抖,桂花掉落在外祖父的身上,我们嘻嘻哈哈的品尝“粉身、白心儿”的又香又甜的桂花糕,闻着外祖父身上的桂花味,觉得无比的惬意。我常常问外祖父:“您为什么不吃呢?”外祖父总是和蔼地回答我:“我看着你吃就满足了。”桂花糕被吃完了,外祖父让我坐在秋千上,他慢慢地荡起秋千,我轻轻的唱起童谣。
这样美妙的时光并没有持续下去。那年九月,父母接我到外地去读书了。
和外祖父离别的日子里,我常常想念起他做的桂花糕。却苦于没有机会回去看看,再次细细品尝。八月的一天,外祖父突然打电话过来,说院子里的桂花又开花了,得空的时候回去看看吧。我知道,那并不是桂花花开的季节,听妈妈说起,外祖父近日的身体欠佳,他念得做多的就是“小嘉喜欢我做的桂花糕……”
一天,我放学回家,妈妈坐在客厅抹眼泪。外祖父走了。我们连忙赶回家。刚踏入院子,悲痛汹涌而至。外祖父没有骗我,今年的桂花提前开花了,花瓣一片接着一片打着转转儿,似乎追外祖父而去;飘落至地,安静沉睡,仿若一声不出的外祖父。
因为有了桂花,我喜欢上了吃桂花糕,喜欢一边欣赏桂花一边荡秋千,喜欢上了外祖父乐呵呵的笑声。只是,我再也不愿吃桂花糕了,就如,我再也见不到最疼爱我的外祖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