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苏州的美食】
【苏式薯片】
古城区里为数不多的青石板街道上,人来人往,时而还有拉三轮老汉的吆喝声。街道两边的店铺,有斩着熟食的,有做海棠糕的,有烙大饼的……卤香、甜香、焦香,争相进入行人的鼻腔,一个个仿佛都长了手似的,看谁能留住那些馋嘴人儿的脚步。
我和外公两人却直奔一口大铁锅,锅边早已围满了人。只见锅里金黄的油吐着气泡,咕嘟嘟地叫个不绝。片片金灿灿的薄片不停在锅中上下翻滚着,浓郁的香味爆散开来,众人皆不禁吞咽着口水。
我和外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片金灿灿而来,我叫它“苏式薯片——茨菰片”。很快,锅中薄薄的茨菰片边缘开始微微卷起,泛起棕褐色,中间的部分像极了饱餐了后的肚子,鼓鼓的。只见老板娴熟的拿起大漏勺,在油锅里轻轻一划,片片金灿灿迎了上来。很快,满满一袋茨菇片递到我手上。这些茨菰片真不老实,在阳光下闪着油光,发出阵阵香气,触手的热度与接触到袋子发出的“嚓嚓”声,无一不在吸引着我。不自觉的就拈起放一片在嘴里,“咔”地一声,茨菰片鼓起的“肚子”就破了,里面残余的油星子在舌尖萦绕。刹那间,我的口腔、鼻腔便只剩那股独特的味道——咸中带甜,甜中还微微带着茨菰独有的清香。
不知不觉中,好几片茨菇片塞进了嘴巴,外公笑着对我说:“咱苏州人饮食上讲究不时不食,冬至开始茨菰最肥大。知道你等这口已经很久了,可也不用吃得那么急吧!慢慢吃,吃完了外公再来买。”我清了清嗓子:“外公,最近我有点咳嗽,多吃几片正好润润肺。”外公笑而不语,无奈的看着我这个嘴角泛着油光的外孙女,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喧闹的街头。
【状元府的红烧肉】
外公家住得是市区的老宅,宅中曾出过多位状元。外公虽没有继承状元们的读书天赋,但却在厨艺上颇有造诣,他退休后把时间都花在了潜心研究美食上。
这不,我刚踏进家门——准确的说是被香气指引回来。此刻外公正拿着木筷,身上的围裙还没来得及摘,夹着块红烧肉向我走来。瞧,那块肉!袅袅热气缓缓盘旋在空气中,只见这块红烧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又不见锋棱,肉皮红扑扑,肥肉晶莹剔透,瘦肉纹理清晰,被筷子夹得还颤巍巍的,娇羞极了!
我的馋虫瞬间被叫醒,此刻我自己都感觉到眼睛在发光,直勾勾的盯着那块红烧肉,张大了嘴巴啊呜一口就咬了上去。外公连忙道:“烫!”但为时已晚,我烫得眯起了眼睛,只得一边吸着凉气一边咀嚼着,嘴巴又不敢张太大,恐怕红烧肉“出逃”。“瘦而不柴、肥而不腻,酱汁的调配上上等,肉也完全吸饱了汤汁,不错不错!”直到意犹未尽地吃完,我才大着舌头摇头晃脑的点评了起来。外公满脸期待看着我,听了我的点评,眼睛立即笑眯成一道线,忍不住伸手刮了下我的鼻子,嗔怪道:“馋老胚。”一碗红烧肉很快就在笑声中被消灭干净。
自从搬到园区,见外公的次数也变少了,吃到美味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但只要外公来家里总会带上我爱吃的,茨菰片必然是常客,只要有了它,薯片的重味调料便在它的清香中黯然失色。但凡在别处吃到红烧肉,总是会和外公做的红烧肉来一次PK,当然结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在进步,生活节奏在变快,但那浓浓的姑苏味不会被时光冲淡、因为它回味在我的舌尖、烙印在我的心间。
学完《昆明的雨》,大家也纷纷写起了故乡风物,小姑娘的笔触轻松细腻,食物中有味道,也有情感。
【篇二:苏州游记作文】
每个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是最具特点的园林景观。它有亭、台、木栈道、竹桥、水流……仿佛一幅幽美的画轴。
定园是苏州市诸多园林景观中的一个,我是慕名来此的。我最先参观考察了美人的井,它是美人用于整理穿着打扮的地区,如今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时间了。如今里边也有水呢!那水十分清亮。接下去大家又来到凤凰台,台正中间坐的是秋香,有句话说:“有秋香的地区毫无疑问免不了唐伯虎。”我禁不住想起唐伯虎点秋香的情况。秋香两侧坐的`就是江南地区的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听着导游员讲他们的小故事,我好像走来到明代时期里。接着,大家又来到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一座桥称为“鸳鸯戏水桥。”桥下边有很多钱,听闻大家是为了更好地祈祷幸福快乐而仍的。大家摆脱四合院,进到到古时候的磨坊,里边有磨米的,压面的……各式各样的古时候的专用工具让我惊叹不已。
接着大家又赶到了摇橹船,导游员对大家说:“赶到江南地区,不坐摇橹船,相当于白来。”船在河面一摇一摇的,大家仿佛睡在摇蓝里一样,很舒服。最终,大家有越过了一千零一米的木栈道,如在画中游。让我惊叹不已的是还标着我国一年中的节日习俗呢。例如:重阳节登高,七夕节送鲜花,中秋佳节吃月饼这些。
此次游苏州园林,让我提高了眼界,我终生难忘。
【篇三:苏州游记作文】
这周六,巨程学校带我们去苏州采风。我高高兴兴地上来车,一边欣赏着窗外的优美景色,一边感叹着这次旅行。
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我们到了苏州去参观了苏州金砖博物馆,刚到门前,只见古色古香的'气息,各种砖型的墙,墙上印满了梅花,桃花,梨花的图案。再往里走,来到了大门口,只见上面有几个大字,苏州市金砖博物馆八个大字,博物馆外形如城堡,进到里面,到处是瓷器、刺绣、缂丝。最著名的就是金砖了,金砖长60厘米,宽40厘米,是用来打造紫荆城的,这种砖坚硬无比,用枪打野打不穿。我来到了一个大蒸炉前,厘米应该是烧金砖的。参观了接近两个小时,我不由得佩服明代人的智慧。
我们又来到了下一个景点---金鸡湖景区。我们刚到那里,就望见了那湖泊,水呈浅绿色,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海草漂浮在水面上,水上有一座小亭,说不定曾经李白在此吟诗作赋。向远方眺望,可以看到一座像裤衩一样的大楼。
最后,我们去了山塘街,这里如同水乡一样,各种美食、服装、玉器应有尽有。我本来准备大采购一番,可是,因为钱太少,所以只好买了两件物品。
苏州之旅,使我难以忘怀。
【篇四:苏州的美食】
离开上海,来到苏州了。一下火车,当然要品尝精致的苏州茶点!我们立即来到一家饭店,点了一桌的苏州特色小吃。过了一会儿,上菜了。
第一个:八宝饭。我咬了一口,嗯,甜甜的咸咸的,味道很特别。这时老妈突然来考我了,“小悦,你说说这个饭为什么叫八宝饭呢?”这哪能难倒我?我眼珠骨碌一转,对妈妈说,“那得让我先吃一口,才能告诉你”。我一口咬下去仔细看看,哇,原来饭里面有那么多东西,红豆、红枣、莲子、葡萄干、瓜子仁、果脯还有核桃,但是一共也才七种呀,怎么会叫“八宝饭”呢?我疑惑的望着妈妈。只见妈妈微微一笑,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既然你吃的是饭,那怎么你把糯米算漏了呢?糯米也算一宝呢!”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真的是有八种食材呢,“八宝饭”名不虚传,哈哈!
正当品尝八宝饭,我“无肉不欢”的妈妈咬着一个黑黑的东西,说:“这肉好吃”,爸爸又说:“而且还是瘦肉呢”,咦,正中下怀,我最喜欢这种的卤肉呢。于是,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把这盘肉吃完。经了解,这个菜叫“太仓肉松骨头”,有“鸿顺骨头锅里煮,武陵老街三里香”的赞美。
吃完肉以后,大家几乎都半饱了,但、还、有、菜、没上呢!服务员送来一盘糕点,松松软软的,糕点上印了“必胜”两字。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字,服务员笑着解释说:“这是南宋时韩家军为了鼓励士兵而做的‘必胜糕’,喻意逢战必胜!”原来“必胜”糕点有这么一段故事的,真有意思。
等等,来到苏州,必须吃苏式小笼包。一口一个,汤汁浓郁,咸而鲜香,真的有蟹黄和虾肉,嘻嘻,太好吃了。
接着又上了船点、老汤面,三味糕……我们全都吃了,拍拍肚皮,太满足了!
【篇五:苏州的美食】
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就要乘坐着火车,来到苏州。到了苏州,已经是中午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咕叫“,爸爸妈妈就带着我来到了一家饭店,点了一碗面和一盘盐水鹅。
我观察了一下面条,发现这里的面条都是细细长长,和我们杭州的面条有点不同,我迫不及待地吸了几条面,面一入口,一股诱人的味道就钻进了肚子,这味道好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连肚子里的馋虫也争先恐后地爬了出来,享受着这人间美味。嚼一口面,我发现这面条不仅细细长长,还很有韧性,真好吃啊!接着,我三下五除二地把这碗面干光了。
然后,我又开始品尝盐水鹅。盐水鹅的皮既软又渍,还是金灿灿的。撕掉它的皮,出现了厚厚的肉。咬一口,很鲜,而且鲜里面带着一点咸,美味极了。
我以前只听说苏州的风景不错,没想到这里的美食也是一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