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
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

【篇一:鲁迅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看法】

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这样评价汉族历史:“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话语如利剑般直达本质,听得让人椎胸顿足,气结一时。尽管我明白那是事实,我很想为此狡辩,那不过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罢了。只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一部份。但是暗暗一想,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似乎真在于鲁迅所述那样,因为西方的封建与中国一比倒是有着明显的反抗性与短暂性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寂寞”二字也大有此意。一个在铁屋子中较先醒来的人,他试着叫醒那些沉浸在各自梦中的人们,但应者寥寥无几。仿佛心甘情愿地被囚禁在铁屋子中,只求能够享受短暂的美梦,安逸地闷死在这铁屋子中。而鲁迅正是深感到这点才弃医从文,希望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远不如西方提倡的民主和自由,中华民族的思想传承是由董促舒改革的专制之儒。而后来又融入了道家清心寡欲的思想和佛家的脱尘入世的思想,也算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吧。于是“三纲五常”,“天下太平”的思想也成了百姓心中的标量幸福指度的尺度。在鲁迅眼中,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百姓迫不及待想找一个给予他们的方向,一个奴隶的游戏规则。从而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再者中国人重视正统,嫡系与非嫡系,男子与女子,农民与商人。这些态度的差异看似与民族性格相差甚远,其实也间接地操控着百姓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正如日本人,大和民族,政府的所作所为使得这群人骨子里有一种疯狂,“切腹自尽”认为是犯下再恶劣的罪行,只要切腹自尽就能得到对的原谅,崇尚强者,欺凌弱者,日本人的民族劣根性就体现而出。

而鲁迅所期待的中华,乃大毅力之中华,强者不必拜,弱者无用欺,人人得以沐浴皓阳之光泽。

【篇二:探访鲁迅故居】

幽深的古树,白墙黑瓦的房屋,推开门,“嘎吱”一声,仿佛走进了新的世界,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来到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

外面是被无数葱绿树木掩映着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木结构房屋,似乎还能够嗅到一点儿岁月的气息。啊!这就是那位大文豪鲁迅生活过的地方吗?一步一步踏进去,那些青石板砖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似乎在叹息着岁月的沧桑。哎!连这石板砖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鲁迅故居,真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穿过天井,我们就来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桃木家具,似乎在庄严地宣告:这是主人们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纹路,却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样。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就连大厅上摆放的挂画,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种红艳艳的牡丹,如今社会已经难觅踪迹。椅子上落满了尘埃,静静地躺在那里,也许是岁月将它们变得沉默。

走过大厅,木板房依旧是“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着游客们踩得太重了。我连忙放轻脚步,不敢惊动地板上的浮尘,将脚轻轻地抬起,又轻轻地落下,不留一点儿声音。夕阳从狭窄的门缝穿越而来,将我的影子照得又细又长,不知鲁迅当年有不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历过,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鲁迅的故居,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树,那些细细长长的斜阳,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尘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浮想联翩!

【篇三: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拿着书读了一遍又一遍,鲁迅先生的谆谆教导使我铭记在心。

鲁迅先生生前十分受人们的爱戴,死后,仍被人们尊敬。文章中所讲的几件事就足以回答为什么社会上的各阶层人世都爱戴他。

其中能教育我们青年人的一件事是:鲁迅先生教育青少年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内容仔细看看,汲取其中的精华。这一点我就做的不够好,看书时,第一遍我总是看得很仔细,但只注意了故事情节。第二遍读的就不仔细。最后只记住了书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动人心的情节,而真正应该记住的却被我忽略了。读了这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决定一定要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以后读书一定要认真,慢慢地去读,去汲取其中的精华。

文中的“鲁迅先生在冬天的一个傍晚,冒着严寒给一个车夫包扎伤脚,还给车夫钱让他回去养伤”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段话说明了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乐于助人。

鲁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关心他的女佣人阿三。阿三因为丈夫失业而心情不好,眼睛生病时,鲁迅先生就不让她干重活,让她多休息。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崇高品质。

合上书,鲁迅的高大形象好像就在眼前,他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等名言警句、高尚品质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篇四: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中国曾有过这样的大文豪,他忧国忧民、憎恶旧社会。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牙黄羽纱长衫,瘦的叫人担心,头上那寸把长的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似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先生。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对它的侄女周晔,鲁迅先生用幽默又委婉的话批评她读书不认真、太马虎。并且在一个寒冷又阴暗的地方救助了一个与他素不相识的黄包车车夫。甚至连它的女佣阿三也曾回忆,鲁迅先生对它的关怀,常常叮嘱她多休息,不要干重活……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的人。他的文章犹如一支支锋利的匕首,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反动派的霸道。在旧社会,人们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能够安居乐业。而鲁迅先生却用笔划破了黑暗,无情的揭露了反动派的恶行;他用笔唤醒了民魂,让那些绝望、懦弱的人重新站了起来……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青年的人。他一生接待过来访的青年约305位,亲自写给青年的回信更是不计其数。她还为萧红等一代青年人在荆棘满地的前面开路,帮助一批青年作家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他一生对青年人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没错,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写照,他把一生全部献给了人们,人们尊敬他,爱戴他。

【篇五:我跟鲁迅比童年】

翻开我记忆深处的图册,那一抹欢乐的气息触动了我最敏感的神经——那是我的童年……

翻开他的《朝花夕拾》,那一条条天真、幼稚、欢乐的线条织成的名叫“童年”的梦,那是他的童年——鲁迅的童年。

我在想:他和我的童年谁更幸福、快乐呢?

从他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到去看社戏;从我的菜园、幼儿园、到去防空洞冒险;这都是我们最好的回忆,属于童年的回忆。

那片绿油油的菜园,有我欢乐的童年回忆。记得那时,那篇菜园虽说长得茂盛,但就是被老鼠咬得千疮百孔,凌乱不堪,于是,我就展开了一个“灭鼠行动”。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石块放到一旁,然后把我外婆施肥的水挑来,一大勺一大勺地灌进老鼠洞(我想这样他们就能被熏死),然后用捡来的石头把洞口堵住、塞实、踏平,这样,我舒心的拍拍手,叹了口气说道:“谁叫你们摊上我了呢?”后来结果我不知道,是我外婆给我讲的,说老鼠又在其他地方钻了好几个洞。

鲁迅也有他的百草园。那也只是一个平凡的菜园,但在鲁迅看来,也有无限的乐趣。弹着钢琴的蟋蟀们,低声歌唱的油蛉们;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等等。那是他的百草园,

他对它有着其他人理解不到的情愫在里面,就像我对我的菜园,那里只有属于我的记忆。

我的幼稚、天真全藏在那段幼儿园的记忆之中。那是,才开学,当家人把我的手交到老师的手里,摸了摸我的头,说“要听老师的话,知道吗?”转过身就走了,当时我就吓哭了,抱着家人的大腿,不让他们走,一想到要离开生活那么多年的家人,我的泪水就更多了。但是家人是要死要活地把我送进幼儿园,我也绝望地被老师牵进去。可后来上去了就不想回家了,里面的那些快乐,那些趣事,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过的就很快乐,很充实。

鲁迅的三味书屋充满着从自由到规律,从欢乐到带点枯燥的课堂生活,这也有鲁迅好的回忆,差的回忆,他的老师,他的同学,那些都是他珍贵的回忆,一点一滴贯穿着他的生命。

童年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实在是最值得回忆的部分吧!那些酸甜苦辣都深深地刻在了心间,那种感觉只有我们知晓。

那一段童年……

我和鲁迅都有一段珍贵回忆!

【篇六:我眼中的鲁迅】

从小学到现在,我已经读了不少鲁迅写的和别人写鲁迅的文章,对鲁迅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

您说,年轻人,字不一定要写得非常好看,但起码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字。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浪费了别人多少功夫。这句话我很赞成,也让我很惭愧。以前的我写字是那么潦草,可老师还是认认真真看完了,也不知道老师看了几遍才看明白。我现在正照着您的话去做,很努力地把字写好,一笔一画地。

当然对您有的做法我并不认可。我不喜欢您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还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我不喜欢您每天陪客人陪得那么晚,一陪就是一个晚上。客人走后,又开始工作,直到天亮。尽管大家都叫您休息,可您偏偏不听,反而更起劲了,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

虽然我也知道您是想用有限的时间去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但我还是不赞成您这样的做法。身体好了才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呀!

热门推荐
1美丽的秋天
2拼积木大赛
3《狼国女王》读后感
4窃读记
5给月亮上个框
6春雨作文
7“乐事牌”奶酪
8承一捧陶土,献一腔热血
9含羞草的启示
10春天
11老房子
12安全生产
13保护地球
14打羽毛球
15家务的作文
16灭蚊记
17偷穿高跟鞋
18记忆中那独一无二的你
19帮爷爷戒烟
20我心爱的文具盒
21多功能爸爸
22黄山雪景
23秋天的美景
24像鸟儿一样幸福
25遇上碎片化生活
26开学作文
27老师去哪里了?
28做好自己
29最好的礼物
30玩具爸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