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重阳感怀
重阳感怀

【篇一:重阳感怀】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是这样一个日子,才想起南唐后主李煜这阙词来。流年总是有许多让人不甚伤怀的季节在岁月里无法躲过,重阳节给予我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感怀、无限感恩。

人生易老天难老,衰老是终究会到的盛宴。人生多梦,世事无常,但当我们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将爱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就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是人类的感恩。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祖母刘氏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成家立业,名扬四方。当李密可以为官腾达时,却不忘祖母养育之恩,放弃了为官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做官与报答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河南小伙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负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老母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在张尚昀的身上,传承着一个孝字。而且还承荷着千百年来铸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之孝,演绎成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让我懂得,他们尚且知恩图报,尊老孝老,而我也该明白:懂得感恩,孝敬自己的长辈、感谢自己的长辈,因为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人间的温暖与沧桑。

人生本来就是一段遇见与错过的旅程。普天下的儿女啊!不要等大树倒下的时候才知道要去拼命的将它扶起,人的亲情更是如此,不要错过更不要忽略,好好享受现在所拥有的,倍加珍惜。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于是,重阳之夜,夜色不再凉如水。感恩仿佛在一起可以凝聚一种暖的温度,勾勒出不眠的篇章……

【篇二:秋夜感怀】

充满杂味的生活呵,已然布满了忧愁与烦恼,人生路上,为什么不笑着面对,勇敢闯一闯呢?

秋天的夜晚,已有一些凉意,瑟瑟的秋风中,总是夹杂着无尽的悲凉与萧瑟,让人触及,心生寒意。做完作业,已是深夜十点多,独自在台灯下的我被疲劳困倦侵袭全身。拉开窗帘,轻轻地推开窗子,任由秋风抚摸我的脸颊,望着天空,一片深邃,心中感慨油然而生。

这世间呵!为什么总有如此多的烦恼?听课时的烦恼,做作业时的烦恼,考试的烦恼,面对父母希冀目光的烦恼……一切的一切都浮现出了脑海。“唉!”一声长叹后,正准备拖着那颗昏昏沉沉的脑袋离身,一束光辉洒在玻璃窗上,映入我眼底,一丝暖意瞬间凝于心头。

那轮明月,在这凄冷的夜空上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虽然世界一片昏暗,但它仍然浅笑盈盈,把缕缕清辉撒向大地,让光明充满整个世界。终于,它的光照亮了所有,也感染了身旁那些可爱的小星星,带给小星星们勇气,自信,也让他们独闪自己的光芒,变得勇敢,不再畏惧。就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天空已是星罗棋布,原来的黑暗,现已变得深邃,充满了光明,温暖与希望。

我早已沉醉在这片光明之中,父母的理解,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老师的教导,同学们的欢笑,伙伴的支持……充满整个胸臆,打开我沉睡的心灵,给予我无限的动力,此时,我已是自信满满,生活的困难与烦恼,臣服于我吧!无尽的忧愁远离我吧!

我在这片星光下也闪着自己的光芒,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那是充满阳光的,充满温暖的,人生路上,就让这一夜的月光一直照亮着我,伴我前行吧!

【篇三:冬之感怀】

品味四季——春天充满温情,夏日显露狂烈,秋天体验收获,而冬日孕育生机和成功。四季里,我最爱孕育生机和成功的冬天。

漫步于冬的旅途中,我最爱的莫过于苍穹间飘落的那一片片、一簇簇,潇潇洒洒、个性张扬的雪花。那白色的精灵回归大地,总是欢快的拨动着心灵的琴弦,用轻盈的歌,纯洁的情净化着凡尘的喧嚣。为了显示生命的博大,它毫不吝啬将自己洁白的一生与大地融合,演绎并折射出生命的美丽。

倾听雪花弹奏的声音,对它默默诉说心语,以往心存的哀怨,凄美都会在此时定格,纷繁的杂念也会荡然无存,留给心灵的只有细细品味以后才能感悟到的一种飞扬的惬意,一份浪漫的温情。

冬天是对生命的礼赞,置身于峻峭的山峰,透过朦胧的雾帘,默默地注视着峻峭的山峰间那一株株迎风傲雪的腊梅风姿,满怀的悲怆、忧郁都会因此而释怀,不是吗?腊梅是刚烈的,亦是倔强的。峻峭的山峰间,雪是腊梅的风骨,因为有它的映衬,梅花才红得刻骨,令人心颤。雾是腊梅的围裙,因为有它的装扮,腊梅的肌骨才有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硬朗。顷刻间,我突然感觉到,腊梅从成长的那天起,拒绝的就是对生命的虚伪,对生命的亵渎,而承载的则是历经苦难后放射出的坚贞和纯洁无暇。

梅花如此,人更应如此!(公众号:远方语文)

【篇四:感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总得心有所悟,才不枉此行。

幼时我们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对明月从满幻想,往后我们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我们叹息那轮孤月,再往后,我们感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同样描绘月,却有不同的画面,因为诗人对月的感怀不同。

小时候外婆喜欢和我说鬼怪的故事。天上仙,镜中月。我对这个神秘的世界充满幻想好奇。我猜想花儿中是不是住着一个小小的仙子,水里面是不是有一群调皮的精魅,云里面会不会有一群无所忧的神灵。这些好奇让我有所感怀,让我比常人多了一丝美丽的幻想,对这个世界多些期待与满足。大了一些,我懂了科学与真知,但还会对未知臆想。有人说,人死会化作游魂。他们一定是对这个世界的恋恋不舍,他们一定是逍遥自在的飘客。还有人执着于情“悠悠天宇旷,思思故乡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他们是为了什么感怀,是不满,是惆怅,还是郁闷。

外婆去世,再没有人说那些鬼怪精魅的故事。心里思念着人,看见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体出来梦游的魂。用这句话说现在的我再合适不过。我也想“往事已成空,怀如一梦中”,但若是往事随风,我又得到了什么感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谁能明白相见欢的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谁能体会出是人的不舍无奈,“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谁能明白痴情女子的痴情执着,我们都不是古之人,不懂他们当时的感怀,却能从字里行间明白他们的情怀。

感怀与情怀不同,感怀只在一刹那,突如其来的感觉。情怀能留在纸上,流传至今。所以感怀只有自己能体会。那我们又该感怀什么。是凄凄惨惨戚戚,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千林落叶声声悲,还是我言秋日胜春朝。悲与乐,一瞬之间。看黄花深巷,红叶低窗,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的美妙,就在于那么一个神出鬼没,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

睡时用明月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

那么今天又有什么感怀?

【篇五:中秋感怀】

夜晚的风凉嗖嗖的,顽皮地翻起路上行人的衣襟。站在窗前,抬头仰望天空,那天边的明月已经爬上了树梢,惊飞了休息在枝头的喜鹊。此时,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街上时见飞舞的秋叶。今天是——中秋。

我深情地望着天空,望着那如同白玉般耀眼的月亮,而点点星光已被月光遮住,心中不禁有一丝凄凉,暗暗感叹道:中秋是代表着团圆,是欢聚的象征,真是“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但远在他乡的父母又何时能与我团聚呢?也许他们也在望着月亮,谈论着何时能回家吧。

此时,月亮慢慢升上了天空最高点,皎洁月光如同流水般倾泻下来,洒满了大地。坐在餐桌前,亲人们举杯畅饮,诉说着农事。桌上的菜十分可口,但我总觉得少了父母的这份爱。也许,此时他们也吃着晚饭,看着电视上关于中秋的节目吧。

吃完饭,大家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着月饼。看着手中的月饼,心中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果一家人真能团聚那该好多啊!

“桂花浮玉,正月满街,夜凉如洗。”向窗外望去,街上行人稀少,只听见家家房中传来的欢声笑语。看着白玉盘般的月亮,不禁期盼明年的中秋能和父母团聚,那时月亮会更圆吧……

热门推荐
1浮生若梦
2激发渴望,成就梦想
3读《绿野仙踪》有感
4用心灵感受美
5小黑鸡历险记
6选择决定命运
7五指争功
8我熟悉的一个人
9不屈的灵魂——观《血性山谷》有感
10谈宽容
11七年级英语作文
12优秀记事作文
13给妈妈的信
14我的妈妈
15点亮心灵的灯
16劳动节作文
17快乐的旅程
18我爱大海
19感恩母亲
20我之国学观
21记住这一天
22有这样一种声音
23晨练
24祖国的变迁
25爱,还要会爱
26走过“青春国道”
27沟通创造奇迹
28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29探秘城南书院
30家乡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